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屠魔工业-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一试,让他搜集到些有用的情报。

    他现在能确定自己继续修炼一段时间,范围法术的常规干涉区域直径可能会超过三百米,当然此类法术的力量都不会很集中,主要用于对付炮灰或拖时间。

    三百米干涉范围,似乎和之前的大沼泽相比,差距并没有很大。

    其中的差别在于沈文剑现在可以把大范围法术投射出一定距离,不一定要以自己为圆心使用。

    至于到底能投射多远而不影响法术效果,暂时还判断不了,需要再修炼几年。

    “师侄天赋过人,可惜心思却不在修炼上。”刘师叔说出自己的评价。

    他已经看出来,沈文剑的法术虽不高,可是施法法术时几乎没有任何真元与灵气被浪费,这是极为难得的天赋。

    对此沈文剑却摇头:“那万魔吞天非单纯人力便能稳当,比起个人修为,我更想看看外力是否能有更大帮助。”

    “师侄无需与我解释,我只护你安全便是。”刘师叔似乎意识到有些事不该他来说。

    回到科研部飞石,沈文剑直接去一号楼检查工作笔记。

    没想到刘香湘组织的不错。

    充能器开发组完成改进版土元灵石充能器之后,分成两组,一组由古老带着进行剩余三种灵石的充能推演与实验,另一组由高工老刘带着,启动了煤气动力炉的相关工作。

    三月份老刘几个已经完成煤气动力炉的初步地面实验,四月份到现在,他们都在进行大功率化与相关设备、管道的制作、设计工作。

    里面最难的,还是人工煤气的高压储存问题,从工作记录看老刘和其他两个工程师还吵了一架。

    吵架的原因是一名姓严的工程师,认为最优储存方式应该是部分液态储存,压力容器预留一定的减压余地,以维持液态储存的温度。

    反对方的理由也很充足,沈文剑留下的资料显示人工煤气液化是没出路的。

    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很多,重点还在人工煤气的成分太复杂,里面的氢气临界温度是零下两百多度,临界温度意味着在这个温度前,通过增压是无法将其液化的。可是在这个温度下,一氧化碳等气体都已经变成固体了!

    于是带来个问题:固液混合体在释放时如何保障燃烧的热值稳定?

    严工不信资料,非要做实验,结果耽误了十来天的时间终于认错,回到做高压容器上。

    看到这里,沈文剑也只能挠头,一边为工程师敢于质疑的成长高兴,一边为随时可能超支的经费心疼。

    最新的工作记录显示,他们几个设计了两个储存方案。

    一个是五十倍压力的分舱压力容器,占据近五十立方米空间(含外壳与隔离阀等),总煤气容量两吨。

    另一个则是一百八十倍气压的超高压容器,同样是两吨容量,可是它的体积就小太多了。

    如果让沈文剑选,肯定选压力低的,压力低意味着制造难度低,可选材料也更多,成本更容易控制,使用也更安全。

    接下来构架组。

    构架组这次十分谨慎,因为蛟龙珠只有一颗,他们的设计工作至今还没完成。

    上个月,构架组做出用符文储能材料的核心模拟装置,正在解决其中一些难题。

    以蛟龙珠作为机关兽的核心,就为它的灵气恢复能力,而蛟龙珠本身的灵气储量和恢复能力都不是无限的,一旦灵气耗空,就会失去恢复力变成废品。

    如何保证蛟龙珠的可持续利用甚至强化恢复力,就成为构架组的一个核心课题。

    在此之前,得先利用符文储能材料,设计出靠谱的能量出入线路,蛟龙珠能量水平控制器等周边零组件。

    不错,保持现有的谨慎,时间上多给些也能接受。

    沈文剑最关心的还是天基项目,那几个工程师已经带人把地面站和配套的天线、线路完成,现在正带着工程院的人在忙活地面站里的设备。

    望远镜没做。

    他们倒是知道沈文剑想先做望远镜,可是讨论了半个月,又试制了两个小样品,总觉得设计出来的望远镜没办法达到沈文剑的要求,所以干脆先放着。

    那还有啥说的,去那边帮忙吧!

    过去前,沈文剑还是确认了下小蜜蜂的货单。

    到今天小蜜蜂已经出货两百多台,出货一百五十台之后刘香湘把芥子袋结算货款改成了银两支付。

    这也是应有之意,按五千两的供货价,即便一半以银两结算,每架小蜜蜂会导致科研部银两储备减少近四百两银子,一百五十台接近六万两。刘香湘担心影响到后续的开发,既保障了研发经费,也让掌门能多赚几个袋子。

    现在在案的货单有九十多台,工程院留一半人就能保证四十天左右完成交付,再调几个人帮忙吧。

    弄清情况,去工程院调了几个人,又把两个土灵根的安全官抓了壮丁,先把人放回去休息两天准备加班,沈文剑才前往地面基站工地。

    “部长回来了!”

    “部长,望远镜没做好”老池挠头有点脸红。

    沈文剑招手跟大伙致意:“工作记录我都看了,你们的选择没错,现在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时间。接下来你们几位还是留在这里把基站系统弄好,我另外调了人过来帮忙建望远镜。”

    安抚了几句,沈文剑稍微检查了现场的工作情况。

    地面站是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占地面积一千五百平方米。

    地下层设计用于能量储备和数据储备。

    托符文开发系统的福,为建筑单独配置能量储备系统的成本很低。

    另外,开发系统开机十九个月以来,生成的成果中出现了个很特殊的定式,该定式能为某些材质赋予类似于玉简的储存特性,现在还没有人力去开发,预计之后会据此开发出新的高密度数据储存体系。

第151章 笨办法() 
空天体系地面站负一楼为能量与数据储存,而一楼则分作办公室区、休息区、维修零件小仓库与档案资料区。

    二楼是数据中心,负责控制空天设备,工程师们现在忙的就是这套东西。

    虽然现在还没有卫星,不过可以利用高空气球做出大部分需要的功能,预留一些地方就能满足后续的功能需要。

    三楼暂时没投入使用,留作以后做功能扩展时用,现在整层都是一个空间。

    看过现场,沈文剑才开始望远镜的制作准备工作。

    以玄学为基础制作镜面望远镜有很多优势,比如镜面的控制可以用阵法完成,省去了庞大复杂的传动机构,当然阵法也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需要有极好的微调精度,最好能接受外来信号做出指定调整等等。

    科研部不需要去观察那些乱七八糟的星星,目标就两个,灵月与星月,所以望远镜不需要多高的技术含量。

    沈文剑的打算是直接移植现有的长焦阵列拍摄技术,结构做适当改变将其放大。

    望远镜阵列做成两圈,内外皆为六个,为保证加工性与使用年限,单个望远镜的口径只有八百毫米。

    用法术做出直径两、三米的透镜的确不难,问题大镜片安装好之后,自重变形会影响曲率。

    如果要设计精确防止变形的阵法,还得先搜集几年的变形数据,变化的数字有时可能连纳米级都不到,还要有专门的测量手段,哪有那空闲!

    望远镜的思路出来,建筑形状就很好确认了,在竹石峰、玉石峰找几本专门记录灵月移动与变化的杂书,确定观测角变动率等数据,就可以开始设计了。

    沈文剑很快在识海的天河虚拟实验室里组装出个1:5的小天文台模型,试验平台转动机构与穹顶开合机构的合理性。

    他倒是想直接做出1:1的虚拟模型,只是虚拟实验室里的材料储存主要以齐全为目标,单一种类的材料还无法堆积出几层楼高的天文台。

    1:5模型也够用了,实际有两米多高,全比例应该有的零部件都能再现出来。

    做完模型测试,才是正式绘图。

    加班把基座既天文台一、二楼先弄出来,划定线路、传动机房,让调来的几个人先造着,沈文剑省出点时间为平台转动机构选择合适的基座材料。

    望远镜加穹顶结构的重量很可观,作为承载结构,最好的还是铸铁材料。只是原料组一直忙不过来,铸铁方面没有什么发展。

    想一想,大家都会法术,出了故障时,就算把望远镜加穹顶部分整个搬走也不算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