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竞月贻香-第6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夜命丧于“人厨”之手的那个陈姓男子极是吻合。旁边杨捕头连忙叫手下的捕快大致画出那陈姓男子的样貌,经过店主确认,买主正是此人无疑。

    杨捕头不禁心中暗惊,他先前还以为这匹红布缎子是陈姓男子之妻接回来的针线活,倘若是陈姓男子自己买的,照他们夫妻二人的用度来看,无疑有些奢侈。谢贻香此时已将手里的整匹红布展开,向那店主问道:“似这等上好的缎子,若是用来拉帷幕、逢被套,未免也太过可惜了些;但若是用来缝制女子的衣衫,却是再合适不过。然而这匹红布却只有四尺出头,又哪里够缝制一套女子的衣衫?”

    听到这话,店主顿时回想起来,脱口说道:“正是,正是!姑娘说的一点不错……不对,大人说的一点不错。记得昨天早上那男子选布的时候,便说过是要做女子的衣衫,最后才选中了这匹,却只要我给他扯个五尺。我当时也问过类似的话,说五尺哪里够做一身衣衫,那男子却说……是了,他说是要给自家的女儿做衣衫,不过才七岁年纪,五尺布便已足够了。”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皆尽骇然,谢贻香更是双眉一扬,冷冷说道:“果然如此!死者夫妇膝下虽无子女,但就在这几日之内,才刚刚领养了一个女童回家,所以要来扯布做衣衫。由于事出突然,附近的邻居都还不知道此事。”

    杨捕头心里此时已是倒海翻江,倘若事实果真如此,那么昨夜诸暨遇害的这户人家便不是特例,而是和之前的三起案子一样,属于“人厨”一贯的作案对象。想到这里,他忍不住问道:“那么……那么死者夫妇领养回来的那个女童,眼下又在哪里?依照凶手的做派,岂不是应该将那女童当场剁碎炖煮?难道……难道是因为邻家妇人忽然来访,凶手情急之下,只好将那女童带走,另寻它处烹食?”

    谢贻香沉吟半响,摇头说道:“此案跨越六年,可谓错综复杂,当中只怕还另有玄机。此时做出定论,还有些为时过早。”说罢,她又吩咐道:“仅凭店主的这一番说辞,远不足以证明死者夫妇当真领养了一个女童回家,尚且需要我们坐实此事。大家这便分头行事,调查死者夫妇这几日里所有的行踪,去过哪些地方、见过哪些人,都要一一核查,弄清他们是否往家里带回过一个女童。另外再找绍兴城里的名医,配合衙门里的仵作验尸,看看诸暨的这对夫妇是否有生育上的障碍。与此同时,还要请当地公差全力配合,以这诸暨为中心,搜查方圆三十里范围内是否有走丢的女童,又或者……或者是女童的尸骨。”

    当下所有公差衙役便照谢贻香的吩咐安排下去,在整个诸暨进行盘查。谢贻香和杨捕头则赶回绍兴府衙门,叫仵作仔细查验那对遇害夫妇的尸体。如此等到第二天傍晚,终于有公差在那陈姓男子生前做工的杂货铺里得到消息,说就在命案发生的前一天,陈姓男子从东面的金家山进货回来时,曾带着一个衣着破烂的女童回家,约莫有六七岁年纪,由于天色太暗,当时也没能看清样貌;待到第二天早上以此询问,陈姓男子却又失口否认此事。

    得到这一消息,无疑坐实了布行店主的话,证明诸暨这户死者果然也是领养了一个女童回家,当下杨捕头便加派人手,在整个绍兴境内全力搜查这个失踪女童。待到第三天正午,衙门里的衙役忽然来报,说有个神智不清的老者前来报案,说有失踪女童的消息。谢贻香和杨捕头连忙叫人将这老者请进厅堂,却是个肮脏不堪的乡野老者,言语间果然有些疯疯癫癫;而他的双腿更是早已残废,还是被两个衙役架着进来的。

    谢贻香和杨捕头耐着性子盘问许久,才终于听懂这老者的话。原来眼前这个残废老者,乃是绍兴城外东南面文山村里的一个老人,儿子和儿媳妇在沿海做些小买卖,却不幸命丧于倭寇刀下,只剩一个孙女死里逃生,也被倭寇的刀背击中后脑,整个人变得有些痴痴呆呆,一直住这老者的家里,终日只有爷孙二人相依为命。

    谁知就在十多天前,老者这个孙女出去玩耍之后,便再也没有音讯,至今未曾回家。老者本就有些神志不清,再加上双腿残废,所以一直没找官府报案。直到今日清晨杨捕头派出的人到文山村查询失踪女童,问到这老者家里,老者才拼死缠住来访的公差,说要来衙门报案。

    弄清老者的意思后,谢贻香和杨捕头都是大失所望,原来这老者并非是有失踪女童的消息,而是自家的村女失踪,所以要来报案。杨捕头正值焦头烂额之际,当下便想将这老者打发掉,谁知谢贻香忽然灵光一动,问道:“老人家那个孙女有多大年纪?”那老者夹缠不清地说了半天,最后终于回答道:“过了今年十月的初七,便该满六岁周岁了。”

    

14 缝碎尸偷天换日() 
听到老者这一回答,杨捕头也顿生警觉,事情怎会如此凑巧,又牵连出了一个五到七岁的女童?旁边的谢贻香已沉吟道:“本朝开创至今,朝廷向来以铁腕治国、严法治世,天底下又哪有这许多案子发生?正所谓有果必有因,这位老者的孙女也是五六岁年纪,而且同样是居住在绍兴地界,失踪的时间更恰巧是在十多天之前,只怕当真与本案有些瓜葛,说不定……说不定……”杨捕头见她没说出后面的话,当即接口问道:“你是怀疑诸暨那对年轻夫妇刚刚收养的那个女童,其实便是这个老者走丢的孙女?”

    谢贻香却并不作答,兀自沉思许久,终于决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便让杨捕头找人来替这个老者的孙女画像,拿着画像去那陈姓男子生前做工的杂货铺询问,看看是否便是陈姓男子当日领回家中的女童。待到杨捕头手下的捕快依据老者的叙述作出画像,众人上前一看,却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寻常女童,看不出有丝毫特异之处;再加上衙门里的捕快作画水平有限,仅凭一幅墨线勾勒出人像,又哪里能够对号入座,辨认出这个失踪的女童?杨捕头想起那老者说过,自家孙女曾被倭寇的刀背击中后脑,于是又叫作画的捕快在画像下面加上一句备注,写明这女童的后脑处留有伤疤。

    随后捕快们便照着这张画像临摹起来,准备人手一张,分头前往诸暨寻访。却不料就在这时,衙门里的仵作前来禀告,说已经和郎中验过诸暨这对年轻夫妇的尸体,那女子的宫壁犹如一张薄纸,显然曾有多次流产,的确不适合生育。然而谢贻香和杨捕头早已证实诸暨的这对夫妇确然领养了一个女童回家,此时才得到仵作给出的这一结论,显然已经没什么用处。

    那仵作为了验证此事,已经连夜熬了个通宵,哪知听到自己的禀告,厅堂里的众人却不理会自己。那仵作无奈之下,只得去看捕快们正在临摹的那张人像,继而喃喃念道:“寻找一个五六岁年纪的失踪女童,后脑处留有伤疤……李屠夫的女儿不是早已被凶手切碎炖煮了,你们还找她做什么?”

    这话一出,就仿佛是在衙门的厅堂里炸响了一道惊雷,吓得所有人同时停下手里的动作,齐齐望向这个仵作。仵作不料厅堂里的众人竟有这般大的反应,不禁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只是随口这么一说,之前银山村遇害的李屠夫一家,那……那女童的尸体虽已被剁碎炖熟,却还没来得及煮烂,容貌倒也勉强可以辨认,分明和你们眼下临摹的这幅人像极为相似。而且那女童左边的颅骨后面,分明有一道极深的伤疤,就连颅骨都有些凹陷进去,难道……难道不是你们画像中的这个女童?”

    话音落处,谢贻香和杨捕头不禁对望一样,心中都是同样一个念头:难道死在李屠夫家里那个女童,其实并非李屠夫夫妇领养来的女儿,而是今日前来报案的这个老者孙女?要知道李屠夫家的女儿乃是六岁年纪,而这个老者的孙女到今年十月也是六岁,两个女童年纪相仿,似这般将尸体剁碎炖煮,自然极难分辨,的确存在偷天换日、李代桃僵的可能。

    然而事实倘若果真如此,那么诸暨陈姓男子刚收养的那个女童,便绝不可能是老者失踪的孙女;而李屠夫夫妇领养来的那个女儿,也自然没被凶手当场炖煮,那么她如今又身在何处?谢贻香一时也不敢妄作判断,沉声说道:“还请仵作老师花点心思,将李屠夫家里的那个女童碎尸拼接还原,让文山村那位报案的老者前来认尸,同时也叫上银山村里认识李屠夫女儿的村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