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动声色憋个大-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犯了什么错,说几句就罢了,他必然是没有不懂的道理,夫人怎么把自己气成这样?”

    田氏不能说,只叹气。

    齐田到觉得好笑,阿弟也到了把家长气得跳脚又无可奈何的时候。只想,自由恋爱嘛,也没什么了不得的。一心惦记着人打成什么样子,叫随行的御医去看,劝田氏“夫人也不要生气了。他一路陪我去偏洲,我看不是个会惹大祸的,将来只有大好的前程。现在未必不是哪里想岔了,钻了牛角尖。等伤好些,我替夫人好好罚他。”又打趣“怕到时候夫人要心疼呢。”

    她总是不想家里人离自己太远的。去了老家,那便隔山隔水了。现在时不时还能看一眼,那时候又去哪里看呢?再说阿丑年纪起来,也要有个前程,自然还是在都城里好。他好了,对田家也有好处,到时候舅舅的儿子长成了,还得要他来帮扶。虽然不说要多么高官厚禄,但总也不至于要看着田家就那样败落下去了。

    她这样一劝,田氏心里也是舍不得的。回了老家,谁知道什么时候再来都城,什么时候再能见见女儿。

    再者,话已经说成这样,到底是太后呢,她也不能再坚持已见。

    只想着,以后把阿丑管得严些,再好声劝导,自然慢慢地就会好。

    于是便换了打算。陪着坐了一会儿说了些闲话,又陪着在周府里转了转,送太后和御医一行人走了,她在客厅坐了良久,才往阿丑那里去。

    御医看了,开了药。有抹的有吃的,院子里下仆已经开始煮了,屋子里头阿丑趴在那儿已经上过药了,散了一屋子都是药味。

    田氏进去,他扭头看了一眼,仍然是不肯开口说话。

    田氏摆摆手,叫下仆都出去。坐在儿子塌前,看着旁边换下来还没收走的血衣,自己心里先痛。

    坐了好一会儿,平心静气了,才问“你甚么时候知道的?”

    阿丑沉默,说“去大庙的时候。我见她,想问一问钱仙人的事。”认出了她,就肯定了自己阿姐的死一定有皇帝的份。不然为甚么不敢泄露身份。可到底甚么也不敢做。露也不敢露出来。

    那头虽然知道了,他回来也不敢告诉母亲。要怎么说呢?

    到底是自己无能,身为大丈夫,护不得家姐,保不得亲人。以前他只觉得周有容不好,不算个堂堂男人,可现在自己又算什么呢?

    所以才渐渐对军营里的事情热衷了起来。他想要自己有些用处,以后再有危难,敢大大方方站出来为阿姐撑腰。

    说来自己阿姐,哪个男人也不输。当年父亲不维护母亲与自己的时候,是阿姐把母子两个从废墟里刨出来的。舅舅在世,总拿这件事在嘴上说,怕他不懂。其实舅舅不说他也不会忘记。在他心里,姐弟之情要比所谓的父子之情深厚得多。阿姐是比父亲更可靠的人。

    既然是哪里都不输男儿的,那为甚么要历经艰险为别人做嫁衣?

    田氏长长地叹气,只说“你阿姐与徐争情谊非常。你这样是想帮她,还是想叫她难过?”

    阿丑好一会儿没有再出声。最后只低声说“我就是心疼阿姐。以前我有甚么,总有阿姐心疼,现在她有甚么,谁来心疼她。”

    田氏心里一酸,只掩面落起泪来。

    阿丑见她落泪,只闷声说“儿子知道错了。”

    母子两个伤感了一气,田氏见儿子果然是悔悟了的样子,这才完全落心。

    叫嫫嫫来吩咐下去,下仆们又把打包的行李摆放回原位去。折腾了个起伏,这件事才总算是完了。

    阿丑安安份份军营也辞了,不再去,成日在藏楼里看看书,写写字。时不时跟学馆的人一道去郊山打个猎什么的。

    幼帝登基五年时,神机已经装备了大半的卫军,三品以上官员也有配备。不过即没有军籍,都得将编号登录在册。阿丑也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一只来。田氏看他这样安份,弄来也只是少年人爱出风头打猎的时候用用,便也算了。

    有了这一个,阿丑成日就开始捣鼓练起准头来。还在学馆里开了神机课。叫那些仕子们都学学怎么打得准。

    一时都城里好多儿郎都跑到学馆来了,就是想摸一摸神机。结果是他没一个月就往家搬了好大一箱子的大钱——那东西他好容易弄来,也不能叫人白摸。

    大概尝到了赚钱的甜头,又张罗着做别的买卖。对田氏说“我们家总要有些自己的营生。”如今又没有世家的包袱又没有官职在身,却又因为是先皇后的弟弟身上还有爵位,时不时又能入宫见见太后,在都城行走自然还有人卖他几分面子,想干什么没有不行的。

    田氏哪里不希望儿子有些志向,便是做商也没什么不行。她早看得透了。不在意这些。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阿丑还真当回事办起来,成日不着家。

    嫫嫫与田氏说“小郎君知道养家了。”

    田氏听得直笑“忙活了那么久,就只得那么一箱大钱,能养得活什么?”都不够女儿马场那些马吃半月的。但心里也是欣慰。

    到了三月便想他说亲。

    正当头,宫里开始招女官了。

    长公主到了年纪是要去封地的。身边不能没有人。

    听寿太后的意思,长公主与幼帝一奶同胞,除了这两位公主一位皇子,先皇帝也没有别的子嗣。所以打算让长公主享亲王的待遇。

    等去了封地,一应杂事都必得有人手,治地的家臣之中自然得有女子才方便,这些女子又必得是懂得俗务,懂得律法,知道如何治地的。不然怕长公主不谙世事,被外头行走的家臣蒙蔽。所以要招人来受教,再过几年陪长公主去治地。

    这回却不从宫人里挑,毕竟宫人中多是粗使的,而打算从庶人里挑。

    这件事,几位辅臣各执一辞,以为公主虽然是有封地,到底与亲王不同,自为女子都是娇养在宫中的,每年只受供奉,从来没有哪位公主真的去往封地主事的前例。

    可这种事,到底也是皇家的家事。算不到国事里头。

    就算是反对,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再者,先皇帝的子嗣确实是单薄了些,谁也没想到他会死得这么早。何况除去幼帝,统共就只有两位公主了,于皇帝来说是至亲。

    于是挑家臣的事还真提上了议程。本来只是内宫办,挑的虽然是并非家仆而是家臣,辅臣也只以为顶多有都城各家送来识字的下仆罢了。

    却不料,公告发布出去,宫门第一天就堵了一堆人。越往后,人越多。除了都城周边的,还有从较远的地方赶来的。

    嫫嫫们压着,车上坐着各地来的小娘子们。车下跟着家仆,在宫门口排起了长龙。队伍里时不时还有吵闹起来的。或是家里父母追来了要把人拉回去,或是兄弟族亲。但到底是宫门口,不敢造次,说几句人不肯走,也没有办法。

    说着官话在都城长成的小娘子们到没有这种困扰,好奇地看着操外地口音的人拉拉扯扯。

    阿巧也在其中。她不穿女子襦裙,穿的是爽利的骑装。原本骑装是为了骑马方便才有的,可因为穿着便利,看 着英姿飒爽,有先皇后和太后带头,这些年许多小娘子平常也爱穿。

    阿巧与都城小娘子们一道说话,见有一个孤身来的小娘子被人拉得扑在地上,过去打抱不平“咱们是为公主尽忠来的,你这样不情愿,未必是对朝廷有甚么怨恨?”把人一下便说哑了。看看不远处的卫军,气呼呼就走了。人也不敢再拉。

    把人扶了,都城的小娘子们便围来嘘寒问暖。一听家里是要拉她回去配个鳏夫,个个义愤填膺。拉着受了惊吓的外地小娘子与自己在一道呆着,免得那些人再趁着不备来拉人。七嘴八舌地给她出主意。

    花样的年纪,凑在一起很快便熟悉起来。这里头有像阿巧这样在学馆识字的,也有在家里请了先生教学的。只因为宫里太后喜欢聪明识字有学问的,官家的小娘子没有不进学的,又因为这样,下 头家境好些的但有条件,也要让女儿识几个字读些书。

    苏任进宫时看到门口那些人,也万分意外。

    进去在宣室外遇到了几个辅臣,当先的关阁老脸色就不好,脸上还有一道血印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

    早来的走到苏任身边,小声说“关家小娘子非要去考。他说了几句重的,跟家里继室吵了起来。”看着血印子,大概不是吵那么简单了。关阁老那个继室都城就没有不知道的,那是个蛮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