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八爷-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阿哥和四阿哥也是没有见过这阵仗的,一时间也好奇心大起,虽然还很矜持没有像两个小的一样凑到前面目不转睛的看着,那眼神也是一错不错的。四阿哥阴郁的心情似乎也好了不少,不知道心里面在想些什么。

    最后小九和小十都吃的、玩的心满意足,几个年纪稍长的阿哥们也跟着凑趣尝了尝,兄弟之间和乐融融的,叫太皇太后看在眼里十分欣慰,对公主说道:“当年宫里的孩子们少,难免安静得很,如今孩子们都多了,性子都这么讨喜,我看着心里面也高兴。”

    阿图也笑道:“额娘喜欢小孩子,不如以后多让几个小阿哥去慈宁宫里坐坐,如今我瞧着太子十分能干,储位稳固,额娘也不必为了太子再疏远宫里面的孩子了。太子那时候还小,您怕他多心,如今太子这般明理懂事,您也不必担心了。”

    太皇太后点点头:“保成这孩子,这一年来确实成长了不少,差事办得好,在上书房里也越发的收敛了从前的性子,连对顾八代都尊敬有加。先生的话他能真的听进去,我这心也就放下了不少。”

    太皇天太后虽然能够理解康熙一再压制那些汉族文人是为了巩固大清的江山,但太皇太后对汉学研究颇深,当年也是以一己之力劝降了洪承畴的人,汉族文人身上的毛病的确不少,可他们的学问却并不能因此被小看。太子若是不能博采众家之长,日后只怕要再起祸端。

    康熙这般磋磨上书房的先生,让太子和这些阿哥们都失去了对先生的敬畏之心,又怎么能真的将先生教导的道理和学问记在心里?人怕的就是故步自封,只以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别人的看法都是荒谬。而身为一国的储君,将来的皇帝,这样的想法更是危险。

    更何况,若是上书房的先生因为惧怕皇帝的责罚而不再教导太子从严,而是曲意逢迎以博太子的欢心为己任,这样的先生,又能教出什么样的太子和皇阿哥?

    索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神秘的惊雷当初闹得朝廷人仰马翻,可如今看来,太皇太后却觉得是祖宗保佑,借着这件事,上书房的面貌一新,对于太子和皇子们都是好事。这么想着,太皇太后越发觉得,皇贵妃出宫为大清祈福,果然是正确的选择。

    想到这事,太皇太后不免又想到了那个梦境,那座宅子,看着着实眼熟,到底是在哪儿?太皇太后细细思索了一番,忽的想到,那处不正是热河的山庄吗?只是,没听说过热河那地界有汤泉呐?

    太皇太后把这想法与苏麻喇姑和公主一说,两个人却都露出了喜色,苏麻喇姑笑道:“若果然是热河的庄子那边有汤泉,便再好不过了。公主虽然不能在京城长住,却是能在热河长住的,那是朝廷和草原交界的地方。若是您每年都要去那边疗养半年,公主便可以去那儿陪伴在您身边,也可以为皇上分忧。”

    之前太皇太后每次去汤泉疗养,康熙都是亲自侍奉祖母前去,前前后后委实是太过耗时,太皇太后便觉得耽误了皇帝处理朝政,渐渐便不大去了。可若是热河那边真的有汤泉,太皇太后便可以让公主们去她那里侍奉,康熙便不必因为孝道的关系执意前去了。

    这可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难怪苏麻喇姑和阿图公主都十分高兴,太皇太后听了也连连点头,拉着女儿和苏麻喇姑的手道:“正是这个道理,还是苏茉儿你最懂我的心思。”

    康熙知道了这件事,也表示了赞同,甚至还提出了给阿图公主在热河建一个公主府。为了不让蒙古那边生出猜忌的心思,嫁过去的公主们无召不得回京。除非是遇到十分重大的事情,比如太皇太后的病重,否则康熙是不会轻易传召公主们回京。

    但是热河不一样,他去和草原王公们联络感情、商讨大事可都是在热河进行,热河那边也有不少草原王公们的宅邸,俨然成了大清和草原交流最频繁的地界。以阿图长公主的身份,还是因为侍奉出身科尔沁的太皇太后,即便是长住在那里,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更何况,太皇太后的身份对草原王公们而言非同一般,康熙已经能够想象得到,等到太皇太后真的去热河那边,科尔沁的王公贵族们肯定会全部都去给太皇太后问安,这对于巩固大清和草原的关系是件很好的事——自从太皇太后身子越发的不好以后,她已经很久都没有去热河会见那些蒙古王公了。

    勘探热河那边有没有汤泉,以及修建公主府的事都要交给工部来办,因为考虑到皇贵妃的母族在这件事上的功劳,康熙便钦点了刚刚荣升为工部员外郎的噶达浑同内务府一道负责这件事。

    群臣的心里都雪亮的,这件事若是办好了,可是个大功劳,到时候在皇帝那儿肯定会记上一功,噶达浑只要不犯大错,多则三年少则一年,再度升迁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不去细说噶达浑如何被那些同僚们和有心交好的满汉大臣们拉出去吃酒,便是承恩侯老夫人也在畅春园里住了五日,期间太皇太后对她的态度也很亲和。

    承恩侯老夫人离开畅春园后不久,康熙也奉太皇太后离开了此处。就像康熙之前所说过的一样,这一次他在园子里可没闹出什么和宫女们的罗乱事,倒是修身养性得很。

    等胤禩回到京城的时候,回去家乡过年复又赶回京城的何焯倒是带来了一个消息:江南有人在甄选容貌上佳的适龄女孩儿,准备在皇上南巡的时候进献。

    对这消息,胤禩并不意外,上辈子宫里也多了不少汉女,几乎都是在皇阿玛南巡的途中,当地的官员送上的。不只皇阿玛收了,太子那边也没少收。等到太子被废的时候,这件事还成了皇阿玛斥责太子荒银无道的理由,却没想想,皇阿玛自己后宫里的汉女不知比太子多了多少。

    要说如今胤禩听到这消息时只是在心里腹诽皇阿玛这宽于律己、严于待人的作派,等到王怡锦那边传来消息,胤禩的脸色可就变得铁青了。

    王怡锦家在江南也是小有名气的缙绅之家,家中为子弟娶妇也多看重门第与对方的品格。王怡锦这一辈的大哥是继承胡家姓氏的长孙,名唤胡怡钰,今年十五岁,幼时因母家的关系与苏州董家的姑娘董涵容订了娃娃亲。两家一直关系亲近,聘礼都送过去了,就等三个月后的良辰吉日娶亲了。

    谁知道因为江南正四处为即将南巡的康熙甄选出众的女子,董姑娘十分不幸的因为素有才名又生得模样极好而被苏州织造李煦看中,便派人去了董家晓以利害,希望董家能将这位董姑娘曾经订过亲的事给圆圆满满的解决了,不留一丝痕迹。

    董家十分不愿,为了将女儿献给皇帝而退亲,这样的事做出来,他们董家祖祖辈辈的脸面都会给丢光了!可李煦虽然只是苏州织造,却是天子近臣,在江南这地界,连总督见了他都要客客气气的,他们董家不过是小有薄产的家族,如何能够对抗得了李家?

    便是和旁的缙绅家族联络有亲,这件事并不触犯江南世家们的根本利益,这些家族们心里面虽然也很不高兴,却并不愿意为了这样的事再在江南掀起什么乱子来,便也都表示爱莫能助。

    董家赶忙联系了胡家,王怡锦得知了此事,却觉得这是个带领全家人诈死避祸的好机会。如今他凭着自己的实力得了姚鸿达的信任,大家也都不再把他当做小孩子对待,凡是也都听他的意见。

    他见姚鸿达海外的这座岛屿面积很大,环境也很宜人,便想着找个机会将全家人都搬到这海岛上来,远远的躲开朝廷——毕竟他之后要和八阿哥合作的事情,可是在老虎嘴巴边上搞小动作,他倒没什么,只怕一个不小心把全家人的身家性命撘进去。

    李煦逼迫董家的事正好给了王怡锦一个绝妙的借口,他有感于八阿哥利用入梦这个技能做了不少事,便打算从胤禩那里看看能不能给他祖父也编造个梦境,不用祖宗显灵,让崇祯皇帝显灵就行,只怕祖父二话不说就会同意搬家到海外,而且也不会再把他当小孩子看了,这对于日后他的行事很有好处。

    说这事的时候,王怡锦顺口提了一句:“我虽然只跟着母亲和大伯母去过董家一回,可我却见着了我未来的这大嫂,长得真是漂亮极了,和我大堂哥那绝对是天作之合的一双璧人!对了,我那个时候就觉得大嫂子长得有点儿面熟,现在我倒是想起来了,她的眉眼和你还有几分相似呢!”

    这话一说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