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八爷-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起复也很困难。不像剿匪不力这种罪名,不涉及根本,等风声过了,起复也容易。

    有这么个对比在,八爷就显得犹为可爱了,因此满图见到八爷,脸上的笑容也十分真诚。八爷这时候过来,自然也是为了陕西的事情,陆行之想要谋陕西道员的位子,他也是赞同的。陆行之的资历不够,想要谋布政使是不可能的,道员比知府高一级,是布政使的副官,正好适合陆行之,有他在道员的位子上盯着,不管是谁调任了汉中知府,八爷都有挪腾之力。

    陆行之那边在走李有行的门路搭上陈廷敬,八爷这里也在伸手再推他一把,开口寒暄了几句,便对满图笑道:“拜音达里的祖父最近病重,太医院那边说,只怕就在年内了。”

    听了这话,满图先是一愣,随即脸上便露出了喜色。八贝勒提到的这个拜音达里现任广州将军,一旦他祖父病故,拜音达里就要为祖父守孝,这广州将军自然就出缺了。眼下他正想着从哪里再度起复呢,这驻防将军对他而言正合适,虽然广州偏远了些,但若真能谋到这个缺,偏远些也没什么。

    当下满图就定好了下一步要走动的对象,自己镶红旗这边的都统,还有兵部那里都要走动。见满图脸上喜气洋洋,八爷便顺势把陆行之的事情给提了出来,满图听到这个名字还哈哈笑道:“这小子倒是个顾念旧情的,我都已经不在陕西了,今年的炭敬他还是送了过来,不错,不错。”

    哪里有什么旧情,原先不过是个绥德知县的陆行之在当时作为总督的满图眼中不过是个小虾米罢了,只是八爷提到了这个人,满图又刚好收到了这人送来的炭敬,就不留余力的将陆行之夸了一番。

    库勒纳虽然不是很灵通的人,但坐在吏部尚书这个位子上,对八爷的言下之意还是听懂的,等八爷离开后,满图又开始给他敲边鼓,让库勒纳心动的还是满图说的那话:

    “都说皇上想给皇子们分入八旗,如今成年的这些阿哥们,不知谁会被分入咱们镶红旗,那可会是咱们这些镶红旗人正经的主子,谁知道八贝勒有没有机会呢?总之先交好,总不会是错的。从知府升道员也很正常,不就是你提提笔的事情吗?”

    就这么着,有李有行的推荐,吏部两位尚书的倾向,其余的竞争者中虽然有比陆行之有分量的,但也没足到能够在康熙面前挂号的人,陈廷敬和库勒纳自然不当那拦路虎,最终在转年后,陆知府升任陕西分守道的任命便正式下发。

    新任的汉中知府蔡茗是从四川夔州调任过来的,夔州的夔关也是四川的油水肥关,这位蔡知府深谙税关的门道,到了汉中便想着如何打通姜沐英的门路,在这阳平关里面捞油水。可惜他的计划落了空,姜沐英可不想让他把门人安排到税关衙门里面“帮忙”,只同意按原本的分例给蔡知府分红。其实这笔分红也不是什么小数目,只是蔡知府在夔州那边被娇惯坏了,哪里肯依,想着他之前打听过,姜家在内务府不是什么重量级人物,他又有关系能通到内务府董家那边,自是不必看这姜沐英的脸色。

    明着不行他自然有法子用其他手段安排人手进去!蔡知府这么想着,最终他安排进去的人手没能逃过账目审计和商户告发,不但被革了职,还被税关衙门的人打了板子。蔡知府安排的这人是他带来的刑名师爷的小舅子,哪里能咽得下这口气,自然闹到了蔡知府那边,这位小舅子非常不忿的叫嚷道:

    “大人,小的看这阳平关当真邪门,哪个地方有这样的规矩?小的以为,那姓姜的就是要吃独食!”

    蔡知府心里面也是这么想的,当下越发恼火,可还没等他发作,来自上面的压力就下来了。先是他的钱粮师爷火急火燎的拿着册子过来,急道:“老爷,这账目不对,您可要找陆大人问个清楚,这么多新垦的荒地,要是收不来银子,可是亏大了啊!”

    前后两任账目的交接应该是在蔡知府走马上任的时候就办理好的,可因为陆行之不过是省内升迁,衙门从汉中搬到西安而已,他这边拖拉着,蔡知府也没办法强压着陆行之做好交割,这事情就拖到了现在。

    眼下看到账目,蔡知府心里面也发急,这朝廷为了鼓励民人开垦荒地,以免田粮赋税七年作为奖励,一般知县那边都不会据实写年份,就为了能够尽量缩短民人免税的时间。只是七年太长,又有那个知县能够坐七年呢,拿捏着年份,知县都是从民人和后任那里拿好处。

    民人为了能够享受到尽可能多的年份优惠,当然要孝敬知县老爷。后任为了让自己能够早早收到这粮税,自然也会给前任些好处,帮着前任收拾一些烂摊子。因此这新垦的荒地虽然在田册上记上了,年份却总是拖到前后两任知县交接的时候才会写上去。

    上头知府也是知道这个事情,毕竟田册上知府要用印。知府这边不用印,这事情便要重新议定,不过知府也都不在这上面做文章,下头孝敬得还是很足的。偏偏陆行之这回交接给蔡知府的账册便没给用印,也难怪蔡知府的钱粮师爷这般焦急了。一般前任做这种事,都是在刻意刁难后任,若是一般人也就罢了,这陆道台是自家老爷的上峰,这般刁难,若是处理不好,也很麻烦。

    蔡知府连忙派人去道台那边问清楚根源,可等他的人回来之后,蔡知府的脸色就非常难看了,一字一句从牙缝里蹦出来似得:“他当真这么说?欺人太甚!他的胃口也太大了,人都走了,竟然还不肯从税关那里松手,凭什么叫我不要坏了规矩,这是哪门子的规矩?”

    回来禀报的下人哆嗦着说:“陆、陆大人说了,如果老爷要问,就说是李大人原来留下的规矩,望、望大人海涵。”

    其实陆行之原话说的很不客气,只是下人不敢据实说罢了。蔡知府听了这话倒是像一盆凉水浇了下来,李巡抚指的自然是前任巡抚李有行。这位李巡抚已经调回了京城,升任户部左侍郎。那可是户部啊,掌管着钱粮……蔡知府低头看着这个田粮册子,终于想通了陆行之有恃无恐的所在。

    脸色一变再变,这事儿他没法子来硬的,只能先从税关那里收手,好好解决这件事。至于以后,蔡知府想,看来还是得和气生财,走通走通董家的门路,看能不能和这位小姜大人一起发财。

    就这么一会儿,原本他还不是很看得起的姜沐英,就成了他嘴里的小姜大人了。

    除开这些后话不说,当初八爷给陆行之活动关系,为的就是能够将阳平关牢牢把持住,这个目的,在八爷见过满图和库勒纳之后,就已经算是板上钉钉了。那时候康熙正想着各地要员的安排、年后南巡的事情,哪里会关注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知府和道台的升调变迁呢,混在那奏章密密麻麻的名字里面,陆行之还真是非常的不起眼。

    康熙只想着把和老八交好的刚安、富达浑从地方上调回来,哪里知道就在他不经意间,八爷就稳稳的操控着一只看不见的手,把他真正想要的目的给完成了。

    而就在康熙批复这些堆成小山的奏折时,遥远的南海之上,荷兰和葡萄牙的舰队正在互相对峙,正在就澳{门}一事争论不休。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两更,感慨我的存稿遥遥无期……

第117章() 
葡萄牙与荷兰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作为老牌强国,葡萄牙正日渐走向式微,原本在锡兰、好望角和天竺那边的土地都被荷兰人抢走,在倭国长崎的贸易权也同样被荷兰人霸占,甚至荷兰人还在觊觎他们在澳{门}的势力,趁着他们主力去东帝{汶}巡视的时候强行企图霸占澳{门},还和清朝的官员有了勾连。

    不过上{帝}保佑,叫荷兰人因为清朝自己人内斗吃了大亏,不但阴谋没有成功,还有不少荷兰人被抓成了俘虏,如今他们葡萄牙人已经带着主力赶了回来,到时候要好好用这批荷兰人做交易,让荷兰人把长崎给还回来。

    葡萄牙的军官这么想着,对荷兰那边自然非常不客气。荷兰那边原本十分看不起已经不再强盛的葡萄牙,但想到他们在清朝人手里面吃了亏,还要借助葡萄牙人的势力来报仇,便也把到了嘴边的脏话咽了回去,心里面叫嚣着等把自己人要回来,再好好教训这些葡萄牙人。

    毕竟眼下澳{门}还是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那上面葡人很多,又有教会的人在,会是他们索要回自己人的绝佳助力。至于长崎么,以后再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