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八爷-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玛和皇额娘失望这个标准上,对于倒太子这种夺嫡的心思,还真是半点儿都没有——当初老大这么做的时候,老四心中着实是觉得老大为兄不友、为臣不恭、不讲规矩呢!

    这会儿老四心里面最大的不满,是觉得他和皇阿玛心意相通,已经很有前瞻性的察觉出了万象居给朝廷带来的不安稳因素,并且正父子齐心力图将这种危机化作对朝廷和皇阿玛有利的一面。可与此同时,太子、老八、老九和满朝功勋亲贵们,却只是因为万象居能够带给他们的那点子眼前的利益就和皇阿玛对着干,实在是鼠目寸光,叫人失望。他身为皇阿玛的好儿子,诸位皇子的好兄弟,正应当在这种时候忠言逆耳,坚定的站在皇阿玛这一边。

    可偏偏,皇阿玛和他的一片苦心偏偏兄弟们不能理解,一个跟着一个的找事,这总有种叫老四有种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憋屈感,还有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郁闷。

    其实不得不说,老四你真相了,八爷这么费尽心思的扶持万象居,所图可不仅仅是钱财上的宽裕,而是从世人皆不在意的商贾之事入手,开始愉快的撬动康熙和整个家国天下的墙角。虽说士农工商,这世道商贾的身份被大家认为是上不得台面的,可对于经历过后世百年沧桑的八爷而言,他可是真正明白,如今这不被众人看得起的商贾之事,在后世是如何的举重若轻。而这商贾之事所能带来的能量,又是如何的不可小视。

    不过眼下嘛,老四心里头再委屈,也不能说出来,只得满口请罪,帮着皇阿玛把这黑锅给扛了下来。一旁佟国维暗暗叹了口气,他原本也不乐于见到康熙把皇后和雍郡王放到火上来烤这样的举动,让老妻进宫提醒了皇后几次,事后皇后也透出话来,她能说的都说了,雍郡王也听话,奈何事情到了康熙那边,就是行不通。

    佟国维纵然心里面觉得再不妥当,听了女儿带出来的话,也无计可施了。眼下看到伊尔根觉罗家的景泰愣头青猛地蹦出来直不楞登的就把这事儿给捅了出来,佟国维丝毫没有被同僚们若有若无刺探的眼神给热闹,反而像是泡了场汤泉那样浑身所有的毛孔都舒展了开,酣畅淋漓的紧。

    终于有傻小子把这事儿给捅了出来,且不必他想办法给皇上找不痛快了!以皇上的性子,这事儿叫人当面捅了出来,皇上心里面再不痛快,也必是不能再留雍郡王这一大家子在宫里面的了。他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把皇后稍微从火上撤下来一点儿,且说不准在皇上面前表现一二,叫皇上还觉得委屈了他们佟家受累被人风言风语,还能多得些好处呢?唔,大哥家的几个侄子,前些年因为差事办得不好叫皇上给罚了的,这会子说不准能够官复原职呢。

    自打佟国纲过世之后,哥哥家的侄子们的前程便也被佟国维放在了心里,侄子们的日子过得不好,佟国维心里面也操心,这会儿只觉得前面的路光明了几分,心情自然更加的好了,恨不得同僚们多给他些白眼才好。

    不提满朝文武各自的心思,康熙坐在御座上头,看着跪在底下刚刚慷慨陈词完后腰背挺得笔直笔直的景泰,和一旁脸上带着些委屈跪着请罪的老四,觉得刚刚才平静下去的心绪又翻涌了起来,脑仁上的青筋也是一跳一跳的疼,半晌也平息了下来。

    听了景泰的话,在最初的震怒过后,康熙也迅速的明白了景泰会有这种举动的原因——之前老四想要抬举李氏却被皇后压下去的事情,连小九都能知道,更何况是康熙呢?

    想到了个中原因,康熙心中的怒火倒是消下去了不少。在对待万象居的态度上,康熙的确和老四是心意相通,但是对待女儿国的态度上,康熙却不是和老四抱有一样的心思。虽说康熙一贯给儿子们挑儿媳妇都是以女四书上的贤良淑德来要求,教养公主们也走的事这个套路,对于骄纵这种品性十分的深恶痛绝,但是这么多年下来,皇家女孩子们的确和骄横跋扈沾不上边,但是也有些矫枉过正,过于柔弱了些。

    他这么多年栓婚公主、宗世女儿到蒙古去,就是希望这些公主和宗室女能够多多开枝散叶,到时候蒙古王公的爵位统统落到拥有满、蒙两家血统的孩子们身上,子子孙孙如此这般,蒙古既能为大清做好屏障,又不至于对大清构成威胁,简直是惠及子孙千秋万代的好事。

    可偏偏蒙古那地方不比经历,公主们和宗室女们性子太绵软,嫁过去之后别说是为康熙进行着子子孙孙大业了,能够活得久一些的都没几个,而细数那些寿数长一些、儿女多一些的公主和宗世女,大部分的性子,咳咳,骄横倒说不上,但也和柔弱温婉搭不上边。

    因此康熙对待女儿国的态度,倒没有老四那么绝对,私心里也是希望借着这个女儿国,能够把八旗女孩子们眼下过于柔弱的性子给掰回来些才好。既存了这样的心思,对于老四不满伊尔根觉罗氏和他他拉氏这两个满洲老姓的格格而想要抬举汉军旗的李氏,康熙和皇后的态度是一致的。

    只是这件事毕竟是儿子的后院之事,皇后和老四媳妇既然明理,康熙便也没有多说什么,私下里只是让皇后在过年的时候对伊尔根觉罗家和他他拉家进宫请安的命妇们多多宽慰一番,毕竟这事儿不仅仅是后院争宠那点子事,还触及到满军旗和汉军旗的上下尊卑问题。

    如今景泰跳出来找事,康熙扫了眼景泰虽然一脸正义凛然,但毕竟还是年轻城府不够,眼睛里还透着没掩藏好的委屈。再看着满朝文武,满八旗们大多数眼光闪烁互相使着眼色,汉军旗们都低下头,汉臣们更是各个都成了鹌鹑,康熙的心情反倒是平复了下来。

    这件事虽然有些打脸,但究其根本,不过是满八旗和汉军旗互别苗头那点儿事儿,且他家老四也是先打了满洲老姓的脸,说起来不是什么大事。而他留老四一家在宫里面住着,也不过是想要给老四再抬高一下身份,敲打一下太子,本也没想着让老四一直不开府,既然景泰跳出来说了,康熙在一阵别扭之后,也决定就坡下驴。

    当下康熙便准了景泰所奏,朝臣们见皇帝的脸色由最初的铁青变成了最后的从容,李光地更是适时的出来给皇帝来了一记不大不小的马屁,给康熙扣了个宽仁纳谏的大帽子,称颂皇帝是大大的明君。

    有了李光地开了先例,接下来的大朝会就成了群臣歌功颂德的舞台,新年的第一场大朝会,就在这一波三折,最后皇上的脸面终于没叫人给彻底拽下来的诡异气氛中圆满结束了。

    时候康熙留下了宗人令、工部尚书和内务府总管讨论给雍郡王开府的一干事宜,其他的大臣们便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不对,是回去各自的岗位上各司其职。不少满八旗的大臣们路过景泰的时候,要么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儿,要么拍拍他的肩膀,要么给他一句“你小子不错,好好干”的鼓励之语。

    傅拉塔心里面虽然正为自己刑部这差事恐怕又要起波澜而有些忧心,但也不知是怎的,自打八贝勒回京,他就像是吃了颗定心丸似得,总觉得事情就算再坏,有八贝勒在,他也有个问计所在,因而下朝后并未在脸上太过显露出情绪,也是走到景泰身边,安抚了几句。

    “这才是御史才有的样子呢,别学那些汉臣,软趴趴的不顶事。回去部里,用心给皇上当差,旁人若是因私废公找你的麻烦,自有皇上给你做主。”傅拉塔话里话外又损了老四一番后,这才回去刑部继续办公去了。

    其实,上到康熙下到群臣,都对景泰的觉悟看得太高了,这厮就是个疼爱妹妹的好哥哥,这会儿在新年的第一场大朝会上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炮轰老四,还真不是大家所想象的为满八旗报不满,纯粹就是他自个儿“因私废公”,为自家妹妹出气来了。

    按照一般人的心态,自家妹妹嫁给了雍郡王,这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身为姻亲,为了自家妹子一辈子的幸福着想,景泰也该安安分分的在老四那边刷好感度,以期自家妹妹能够更得雍王看重,在雍王的后院里更有些脸面。

    可偏偏景泰兄妹两个的心思和大家想的不一样,景泰妹妹性子十分倔强,是个宁折不弯的,自打被老四甩了几回脸子后,这姑娘非但没“痛改前非”学着老四喜欢的李氏等人的样儿来讨好老四,反而生出了些“你不喜欢我,我更讨厌你,姑奶奶不伺候了”的逆反心理来了。

    别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