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八爷-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心里面满意,但是面上却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呵斥赵申乔道:“胡闹,此番朕要众卿众议石琳、萧永藻互参一案,你却横生枝节,朕看你实在是太糊涂了!”

    赵申乔被康熙劈头盖脸的训斥了一同,连忙磕头请罪,随后站回了原位,然而心思通透如他,还有其他诸如李光地、佟国维这些十分了解康熙的人却都听得出来,皇上这番呵斥,连语调都没透出真火来,纯粹就是佯作愤怒。佟国维瞥了眼低着脑袋做惭愧状的赵申乔,心里面冷哼了一声,这种只会哗众取宠的小人,真是叫他怎么看怎么觉得厌烦。

    佟国维早就清楚皇上容不下万象居这样的庞然大物,倒是没把这件事的责任全都扣在赵申乔身上,但是他却是觉得,赵申乔撺掇着皇上对万象居的处理,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些,原本换了方式处理便能在不伤父子情分的前提下处置得漂漂亮亮,偏赵申乔求功心切,把事情弄到了这个地步,这让佟国维心里面对他非常的不满,连带着这段时间也没有再像从前那样积极的给康熙圆脸面,开始学会装聋作哑了。

    实在不是他偷懒,实在是皇上想要把他和雍郡王拧在一起的意图太明显,他实在是不想要搅进皇家父子相争的这趟浑水里——就算真要进去,他也不想同雍郡王绑在一起。因而便只能学着和稀泥了,也因为如此,这段时间皇上对伊桑阿的提拔和看重,便明显超过了自己,佟国维也没有半点儿的着急。

    就在此时,赵申乔刚刚缩回去,太子却是从另一头蹦了出来:“皇阿玛……”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补昨天的份,昨天被同学拉出去狂欢了,我继续去下面码第二更,大家么么哒~大朝会开始鸟!!

第一百零五章() 
见到太子出来说话,群臣和康熙的反应一样,都认为太子这是要力保石琳了,毕竟石琳和太子妃的关系大家都清楚,以太子平素十分护短的个性,便没有不为石琳出头的道理,谁知道太子开口就把所有人都给震到了,只听他说:

    “皇阿玛,儿臣以为赵大人前面所说还有几分道理,后面的话就有些无理取闹了。八弟受封钦差南下调查海寇犯边一案,追击海寇到福建、广东海域边界,乘胜追击进入广东境内实属理所当然,何罪之有?石琳以此弹劾八弟私入广东、越权行事,根本就是石琳在胡搅蛮缠、混淆视听意图脱罪。儿臣以为,证据如此确凿,此事根本不必押后再议。”

    太子这话,丝毫没有给石琳美言不说,反而竟像坐实了石琳的罪名一样,字字句句都是站在了八贝勒这一边,不单群臣感到非常不可置信,便是康熙也完全没有料到太子会是这个反应,一时语塞过后,康熙的面色便有些难看了起来。

    太子却仿佛没看到康熙难看的脸色似得,面上一片坦然。刚刚那些蠢蠢欲动准备为石琳说项的群臣便全都哑了火,他们中,石琳的亲朋好友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因为石琳与太子的姻亲关系而打算在皇上面前给石琳美言两句,如今见到太子都并不想回护石琳,他们就更没有必要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一时之间,没人敢接赵申乔和太子话中关于八贝勒的话题,大学士伊桑阿出面,又把关注点拉回到了如何处置石琳与萧永藻身上,附议最初傅拉塔的处断,重申石琳罪大恶极,但伊桑阿也言及石琳年岁已高,恳请皇上减轻对石琳的处罚。

    一时之间,原本被康熙把基调订成“互参案”的震惊朝野的一件大事,在这新年的第一场大朝会上,纷纷一面倒的成了论罪两广总督石琳。康熙端坐在龙椅上,腰背挺得直直的,手紧紧的捏着龙椅的扶手处,薄唇微微颤动了一下。这样的走向,明明就是他事先预定好的,按照康熙原本的打算也是要严惩石琳,只是眼下的形势虽然结果与他原本的设想相同,可群臣奏议出这结果的过程,却是和他所想大相径庭。

    他本该是高高在上推动这一切走到这一步的主导者,可康熙却分明在心里感受到了一钟无力之感,仿若置身于滚滚波涛之中,他没能掌舵前行,反倒是被浪潮推着他一步一步的向前,那力道让他根本无力抗拒。这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委实是糟糕透了,康熙的心情也随之跌到了谷底。

    他的目光扫过自始至终一言不发只是站在皇子那一列的老八,老八一言不发,脸上带着一贯的恭谨的神色,然而康熙却总是有种感觉,这个沉默的立在那里的老八,正是推着一切向前让他无力掌控的那个人。

    似乎是察觉到了康熙的注视,胤禩抬起头,对上了康熙探究中带着一丝厌恶的神色,心中却早已是波澜不惊,最是嘴角微微勾勒出了一个弧度,看似是在恭谨的微笑,内里却暗含了无尽的讽刺之意,叫康熙的瞳孔猛地一缩,当下心中的怒火越发难以遏制了起来。

    康熙冷哼了一声打破了殿内群臣关于这个话题的热议,当下拂袖说道:“此案内情复杂,还需再细细参详,容后再议。”

    一句话,便将群臣中还想再出来说话的人都堵了回去,梁九功伺候大朝会几十年,同康熙非常有默契,见大殿上十分安静,连忙又喊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康熙坐在龙椅上糟心透了,凌厉如鹰隼般的目光扫向群臣,知情识趣的大臣们便都察觉到了皇上此时的不快,掂量了一番他们想要奏报事情的轻重缓急,不少人便都熄了继续上奏的心思,皇上已经不耐烦了,他们最好都学那锯嘴的葫芦,让皇上快些结束这个大朝会便罢了,免得给自己引火烧身。

    因而梁九功的话音落下了好半晌,都没有人再站出来说话,梁九功正要继续喊一句“退朝”的时候,偏有个年轻的御史从群臣的队伍里站了出来,跪倒在地朗声说道:“启奏皇上,奴才有本上奏。”

    康熙的眉头微微蹙了蹙,待看清来人的时候,才稍稍舒展了一些。康熙还记得这个年轻人叫景泰,是伊尔根觉罗家的孩子,在旗人中并不算家世显赫,却是个勤奋刻苦的孩子,虽是满科举出身,但在殿前奏对的时候,却是文采丝毫不输大科举出身的汉人三甲,加之景泰生得高大英俊,称得上是才貌双全,叫康熙对他的印象非常好,甚至还说出了“又一个纳兰容若”的高度评价。

    因而康熙虽然已经不耐烦到了极点,但看到是景泰出班上奏,便把那火气又压下去不少,沉声说道:“所奏何事?”

    景泰的腹稿已经打好了许久,当下便说道:“太子是国之储君,入主东宫,居于紫禁城中,诸皇子成年大婚则理应建府出宫,此系朝廷规矩、祖宗家法。而今主子分封诸王,直郡王、诚郡王、五贝勒、七贝勒业已建府出宫,独余雍郡王,大婚多年却仍留居阿哥所,与礼不合。奴才惶恐,蒙主子皇恩浩荡领御史差事,正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恳请皇上切勿以爱之切罔顾祖宗家法,宜按规矩,尽早为雍郡王建府离宫才是。”

    这下子,原本就已经十分安静的朝堂上更是鸦雀无声、寂静得吓人,连呼吸声都几乎听不到了。群臣还道这景泰要说什么,却没想到这个家伙一张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把雍郡王给弹劾了,不,更确切的说,他弹劾的是皇上,他这是长了几个胆子,竟然敢做这样的事!

    多少年了,朝堂上没人胆敢再摆出御史的那一套来给皇上找不痛快,这景泰真是不要命了!更何况,景泰的妹妹还是雍郡王府的格格,虽然这新官上任三把火,景泰这个刚刚走马上任的御史想要出一下风头大家可以理解,但是这火怎么竟往“自己人”身上烧,这不是缺心眼吗?

    群臣们心里面惊涛骇浪的屏住了呼吸等着皇上的反应,而诸皇子那边,老四的脸色涨得通红,连忙出列跪倒,请罪道:“皇阿玛,儿臣惶恐。”

    被景泰当众弹劾,老四心里面还委屈着呢,在宫里面住着可不是他向皇阿玛求来的,私下里皇额娘也同他说过,虽然住在宫中是莫大的恩典,但也荣宠太过,也叮嘱他早与皇阿玛请辞为好。他自然也同皇阿玛说过两次,奈何皇阿玛只是说让他再在宫中住几年给皇额娘尽孝,绝口不提给他封府的事情。皇阿玛不吐口,叫他能怎么办?

    说句实在的话,老四这会儿虽然对诸兄弟有些不满,但那都是因万象居等一系列事情上引来的摩擦,时至今日,他将自己的定位还是放在力争做位贤王、不叫皇阿玛和皇额娘失望这个标准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