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八爷-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不其然,闻听到两广总督、闽浙总督这两个人的名头,吴英的脸色立时便非常难堪了起来。闽浙总督郭世隆,那是吴英的顶头上司,因郭世隆与吴英的前任上司施琅关系不睦,对待吴英这个施琅的直系亲信,一贯都是淡淡的,吴英讨好他且来不及,哪里敢得罪他?

    而两广总督石琳,那更是吴英得罪不起的大人物,虽然两广总督管不着福建水师,但石琳那可是出身瓜尔佳氏,是当朝太子妃之祖父的弟弟,家世显赫、手眼通天,在皇上面前也是极有体面的。

    吴英万万没想到,这回打了个洋人,结果却是捅到了蚂蜂窝,竟是开罪了这两位他惹不起的总督大人,哪里能不吓得面无血色双腿发软呢?那南洋的翻译做狗腿子做惯了,一向都很是擅长察言观色,见到他说出的话吓坏了这个刚刚还牛气冲天的提督,当下头扬得就更高了,眼中那得意洋洋的神色便越发的明显了起来,甚至还挑衅的瞪了一眼刚刚将他脸都给打肿了的那个大头兵。

    此时那些个洋人虽然汉话说的不好,但也都不是傻的,见到那个南洋翻译的神色,仿佛也猜到了什么,当下也一改刚刚萎靡不堪的状态,一个个也神气活现了起来,当下竟用他们那一口怪腔怪调的汉话骂将了起来,张口就是“黄皮猴子”,强调和发音虽然奇怪,但是却也叫周遭的人都听了个真真切切。

    这会儿岸上的官兵虽然都听懂了那些洋人的骂声,一个个都气的涨红了脸,可却没一个敢上去叫那些洋人闭嘴。官兵们不敢动,不代表王怡锦他们也跟着忍声吞气,王怡锦那可是知道清末那些个洋人在华夏大地上犯下的累累罪行的人,此时听到这荷兰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敢辱骂华人,而周围的官兵竟然都只敢忍气吞声,只因为这些洋人背后有劳什子总督的关系,当下便气得不轻,一贯都脸上喜欢带笑的他,此时也生出了些怒目金刚的意味来。

    胤禩的脸色也是阴沉似水,没等王怡锦呵斥那些洋人闭嘴,胤禩便从腰间掏出了一把精造的短筒火{枪}来。这枪不同于王怡锦在观礼台前给众人展示得那些冲锋陷阵用的那些火器,其形状同后世所造的手{枪}颇有几分相似,只是还达不到后世的标准,看上去还是略有些笨重,但却比那些长杆的鸟枪更适合藏匿和防身。因这短筒在战场上用处不大,岛上便没有大批量的制造,而是只制出了十余把,其中王怡锦便留了一把给胤禩用来防身。

    这会儿胤禩十分恼火那洋人口出恶言,拿出放在身上的这支短筒火{枪},对准犹自在那儿骂人的洋人,一枪爆头,直把那人当场格杀了。这变故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那些洋人没料到刚刚还憋着气不敢吭声的那些人里竟然有人敢开枪,当时都被吓住了,再不敢再口出狂言,生怕自己成了下一个吃子弹的人。而官兵中,虽然大家心里面都觉得这少年的举动十分解气,但是看到长官们那一脸菜色,不觉也都跟着心里面七上八下了起来。

    吴英的脸越发的白了起来,简直要捶胸顿足了,这要是他手下人干的,这会儿准要被他骂了个狗血喷头,可这件事是那个气度不凡的少年做的,吴英心里面再气苦,也不敢对着万象居的人发脾气,只得苦着脸央求道:“这位公子,您千万消消气,这些洋人可恶,咱们大家伙儿也都知道,可是他们后头毕竟有两位总督大人,这打狗还要看主人,闹将出去,两位大人怪罪下来,咱们谁也吃罪不起。”

    胤禩却是说道:“听闻那些个洋人在海上为非作歹,原先我还以为是他们仰仗着船坚炮利强自霸占,如今听得他们竟然得了两广总督的庇护。早先我只听说葡萄牙人同朝廷命官勾结在一起窃居澳门,朝廷里面真是出了好一个卖国贼,竟为了贪图洋人厚利,把澳门给了洋人做耍,连百姓的死活都不顾了,真是该杀!”

    吴英刚刚那番话原是想劝这位小少爷不要怒火撞头得罪了大人物,谁知道这位听了不但没有消了火气,反而由这些荷兰人觊觎台{湾}想到了那些个窃居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将石大人给骂了个狗血淋头,当时心里边感慨道,果然是少年意气,想当年他十几岁那会儿跟着石侯爷建功立业,在茫茫大海上拼杀,心中也有几分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气。无奈这太平官做久了,胆气便也都渐渐磨没了,一心就想着最后能够吃够了油水得个善终。如今再看这意气风发的少年,他心里面也不知是个什么滋味了。

    最终吴英只得练练摇头,叹了口气道:“话虽是如此,可是大人物的事,哪有我们这种人质疑的余地?王会长你们万象居背后虽然也有满洲老爷大人物支应,但听我一声劝,这浑水你们也是趟不得,还是息事宁人为好。”

    胤禩一笑,对喜寿点了点头,喜寿便昂首阔步来到了吴英面前,拿出了胤禩的印鉴交到了吴英的手上,说道:“这件事我们爷是非管不可了。”

    吴英一面结果那印鉴,一面听到喜寿说话声音不同于常人,不觉心中一动,再仔细看到了那印鉴的模样后,当时便惊得膝盖一软,差点儿就跪到了胤禩面前,眼睛瞪得老大,捧着印鉴不可思议的看着胤禩,哆哆嗦嗦地道:“您……您是……”

    胤禩微微一笑:“自北面来此,有感于本地风貌与北边大有不同,便没去官家叨扰,先寻了我的至交好友领略一番此地的名堂,倒真是受益匪浅,打开了眼界。”

    吴英觉得心跳得非常快,心中暗道,哎呦我的爷呦,您老哪里是什么受益匪浅,这分明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把我们福建的老底都给摸得清清楚楚了!从前听说这八贝勒是个有能耐的皇子,当年在陕西就做了好一番事业,如今看他在福建做出的事,才知道这八贝勒的确是名不虚传,他们这些福建的官人儿连人家的影子都没摸到,结果八贝勒就已经快把他们的小辫子都给捏在手里了。

    吴英战战兢兢地问道:“您……您可是为了这些洋人而来?难不成,劫持了万象居那两位管事的罪魁祸首,就是这洋人不成?”

    胤禩却是摇头道:“原本听闻沿海有金蛟岛和小南山两伙海寇为患,便想着去这两处平贼灭寇寻管事的踪迹,没想到竟意外得知了洋人的不法行径,这才先收拾了这群洋人。”

    听到金蛟岛和小南山这两处,吴英这回是真的跪下了,他暗中收受这两伙海寇好处的事,如今想来已经被这八贝勒全都知晓了,刚刚那番话,分明就是在说给他听。这会儿他见识过了八贝勒的雷霆手段,半点儿都不敢有所隐瞒,不等胤禩主动问下去,自己就和倒豆子似得,把他这罪状统统都说了一番。

    最后当然免不了是告饶:“八爷明鉴,那两伙海寇虽然是贼寇,但并未在海上伤人,只是早年行差踏错成了贼人,再想变回良民却是比登天还难了。小人也是可怜他们,便允了他们为客商护航牟利赚些小钱,既能节制他们枉造杀孽,也能回护这海上的安靖,虽也谋了些私利,但实则是有苦衷,还请八爷高抬贵手,千万不要和小人计较。”

    吴英心里想的是,想必八爷这会儿的火气大部分都是在那和洋人勾结的总督大人身上,他坦白从宽,说不准八爷就高抬贵手饶了他这一遭。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要真得了造化,不但罪过免了,他还能攀上八爷这颗大树。

    胤禩知道吴英所言虽然极力在给他自己脸上贴金,但其中所说的大部分还都是事实,和福建那些个贪官污吏比起来,吴英的情节并不严重。而且胤禩也从姚鸿达那里听说过,吴英是当年跟随施琅的亲随,麾下水师兵丁和绿营兵一样,都是军户充任。军户们父传子、子传孙,世代皆为军户,当年姚鸿达所在的郑家军和施琅率领的朝廷水师是死敌,当年的海战死伤不知繁几,施琅那个人虽然对郑家不忠义,但是对底下的兵丁却并不差,抚恤兵丁的银子并不吝啬。

    吴英是施琅旧部,也秉承了这一点,对部下尤为优容,有些同袍或是部下如今家中老弱病残太多,吴英也都每每多加看顾,他可不敢像老上司施琅那样肆意妄为,便只能和小南山、金蛟岛那两伙人做些交易,得来的好处也大半都用来看顾那些个同袍将士的亲眷了。这一点,饶是姚鸿达非常厌恶施琅,也不得不承认,施家军待部下亲厚。

    而胤禩便是事先从姚鸿达那里得知了吴英的这些底细,心里对吴英并没有什么厌恶之感。否则如今便是任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