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八爷-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此,傅拉塔脸上的笑容真切了不少,对胤禩说道:“八贝勒言重了,日后得了闲,还要请八贝勒指教一二。”

    胤禩一笑,并没有接话,而是拱拱手,转身往乾清宫的方向去了。傅拉塔心中暗暗叹气,要是雍郡王能像八贝勒这么“善解人意”,他这刑部,也就不会像现在这么鸡飞狗跳了。

    等到胤禩进了乾清宫,康熙事先已经得了胤禩发往京城的奏章和苏尔发、满图与李有行的请罪折子,对于陕西地方上的事情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此番叫胤禩过来问话,不过是将几处细节坐实而已。

    胤禩在陕西闹出的动静不算大、却也不小,可无论动静大小,最终传到康熙耳朵里的,都只会是胤禩和陕西官场达成一致的“事实”。毕竟眼下胤禩透了口风,皇上想要看到的是已经被平定的“小小匪患”,而不是什么声势浩大的反清复明,地方上也都明白了康熙要的是地方安靖,那么,整个陕西官场都会尽全力制造一个地方已经安靖的局面来给康熙过目,所以他们才和胤禩达成了共识,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将这份表象给戳破了开去。况且八贝勒的胃口也不算大,不过是要了一个区区阳平关而已,和他们的前途比起来,无足轻重。

    就算这件事胤禩是站到了汉官这一边,但是苏尔发和满图并没有伤筋动骨,他们心里也清楚,如今阿哥们都大了,如果八贝勒真下力气保他们两个,说不准还会被皇上猜忌,他们两个是不是暗中倒向了八贝勒。当年索额图和明珠要不是掺和进了结党营私,又何至于下场如此凄惨?

    如今满官们心中都有份共识,轻易不可再掺和到阿哥们的争斗中,要向裕亲王、佟大人他们学习,坚决的站在皇上身边,那前途才是光明的。因而胤禩越是对他们两个毫不容情,反倒能让他们两个在康熙面前留下余地,对日后的起复也有好处。因而他们虽然算是被胤禩给弄下去的,其实心里却是对胤禩并没什么恨意,便也没有什么鱼死网破的决心。

    就这样,在陕西官场上上下下的一力隐瞒下,并没有长出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康熙,对于陕西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根本就无从知晓。胤禩和地方上的奏折里没有前后矛盾的纰漏,又暗合了康熙的心意,康熙便没有生出什么疑心。

    看到胤禩一力打压苏尔发和满图两个,反而是力保李有行,康熙反倒松了口气,这个老八看来倒是个实诚的,这事儿要是换了老大去办,准是要一力拉扯满臣的。不过这样也好,康熙本来也不想太过发作李有行,毕竟兴兵噶尔丹的这几年,不少在陕西留下的军事上的尾帐都是靠李有行一力料理的。

    而苏尔发和满图这两个满臣,在这种事情上,到底是不如李有行这个汉臣懂得运作,康熙可不想再动用内库去填地方上的亏空,因此这件事原本康熙就像保李有行,胤禩这么做,反而等于给康熙递了个台阶过来。

    最终康熙将苏尔发和满图两个扔进了刑部大牢让刑部议罪,对于李有行,则是直接定了革职留任,让他继续在陕西处理匪患平定以后地方上的善后事宜,这就等于是让李有行继续待在陕西巡抚的位置上。

    康熙手指轻轻扣了扣桌案,问道:“阳平关是怎么回事?”

    胤禩早就料到了康熙必然会问这件事,便不慌不忙地说道:“陕西总兵董兴臣密报,阳平关主事勾结汉中知府私吞税额,并呈上了这份密账,请皇阿玛过目。”

    说罢,胤禩将账本拿了出来,交给梁九功,由他呈给了康熙。康熙翻开一看,脸色当时就沉了下来,胤禩便接着说道:“儿臣也看了他们做的明账,阳平关去年报给户部的税额是一百万两,可从这份真正的账本来看,去岁阳平关实际的税额是三百万两,他们二人竟然私吞了二百万两的税额,委实是胆大包天。”

    康熙微微颔首,问道:“那你以为,阳平关这件事,接下来的事,该如何处置?”

    胤禩略想了想,这才说道:“税关历来都由内务府和地方上分别管理,依儿臣看,阳平关不适合再由地方上管辖,还是由皇阿玛派内务府专员管理才最妥帖。”

    其实内务府的专员到了税关上,捞起银子来,比地方上也不予多让。但是胤禩摸准了康熙的脉门,皇阿玛见到阳平关每年能有三百万两的入账,不可能不对这笔钱财不动心,铁定是起了让内务府包衣去管理的念头,毕竟这么多年来,地方上税额最多的税关都是内务府把持得,反而是亏空大又清贫的税关是由地方上管理。

    眼下他可是得了消息,皇阿玛正有意提拔姜沐轩他们姜家,这阳平关一旦皇阿玛有意派内务府的人过去,十有**是要从姜家挑人,如今姜家暗地里已经是他的人,过去阳平关那边,能更好的帮衬小锦他们,何乐而不为?

    跳出了想要讨好康熙的怪圈后,冷眼旁观姿态的胤禩,拿捏康熙的心态,几乎算得上是一捏一个准,他这话说完,康熙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来,点头道:“这次的事,你办得很好,老祖宗知道了,也会感到很欣慰。”

    自打上辈子被群臣推举为皇太子未果后,他就再没有听过皇阿玛过了明路的夸赞,若是换了从前,想必他一定会感激得热泪盈眶。可是此时此刻,胤禩的心却全无一点波动,脸上的表情也只是适时的露出了些少年得意的模样,全然没有跪下来谢恩的冲动。

    康熙倒是不以为意,这阵子他被老三跪烦了,都懒得夸奖老三了,眼下见了胤禩不卑不亢、脸上还带了些骄傲得意的样子,反而越发觉得这老八是个实诚孩子不作伪,有几分老祖宗养大的孩子的气度在。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陕西的事情随着钦差八贝勒的回京落下了帷幕,得了胤禩口风的傅拉塔给苏尔发和满图拟定的罪名并不重,呈到康熙面前后,康熙又修改了一番,最后苏尔发和满图两个只不过是被革职兼罚银,回家反省去了,连牢房都不用坐。他们交了银子,出了刑部大牢朝着紫禁城的方向跪下来嚎啕大哭,叩谢皇上皇恩浩荡一番后,才被各自的家人给接了回去。

    因为李有行的举荐,富达浑协办有功,由玉林县知县擢升了绥德府知府,原绥德府知府则平调去了汉中。虽然看似是平调,但绥德在陕北,汉中在陕南,靠近由陕入川的几个重要税关,实际上也算是擢升了半步,成了陕西巡抚的心腹,陆知府原本只想着保全,如今得了额外的好处,自然也是欢欢喜喜的去赴任,对于阳平关的王怡锦等人鼎力支持自然也不在话下。

    而如同胤禩所料,康熙委派了姜沐轩的胞弟姜沐英为阳平关主事,赶赴了陕西赴任,临行前,胤禩已经给他打了招呼,姜沐英更是表示,一定不会辜负八贝勒的期望。

    至于胤禩,并没有因为陕西的差事办得漂亮而像众人的猜测一样被康熙升爵到郡王,而是只得了不少御赐之物,看上去,好像有些吃亏。然而胤禩自己却是十分清楚,其实他才是这件事情里最大的收益人。

    富达浑和刚安在陕西扎了根,他的心腹姜沐英成了阳平关主事,正好配合小锦他们将这税关牢牢的控制住手里,汉中知府、陕西巡抚李有行、总兵董兴臣都承他的人情。虽然人情总有淡忘的一天,但只要小锦他们把税关的收益分出些给这三个人,那份人情加上切实的利益,还怕不能把他们牢牢掌握在手心吗?

    作者有话要说:  八爷是闷声发大财~然后老四被告黑状,这对比,啧啧~

    貌似康渣是个抖m;上辈子八爷各种求看重,结果被虐,这辈子八爷不想搭理他了,结果他反而觉得八爷实诚,真是……给他点蜡好了~

第72章() 
然而虽然胤禩心里面清楚,这件事他是闷声发大财,看似被亏了,实则里子却是满当当。可对内里门道并不清楚的旁人,却实打实的觉得康熙委实是太过偏心——尤其是和雍郡王对比起来。

    诸皇子分封了爵位入各部参办朝事以来,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看着这些天之骄子的能耐。自打大阿哥受伤退居二线偃旗息鼓以后,明面上就没人再给太子不痛快。聪明的朝臣凡是效仿得宠的佟国维和李光地,对太子恭敬有余、亲近不足,蠢笨些的想要攀附太子,却也都是不成气候的,引不来皇上的猜忌。

    可以说,东宫自打没了索额图上蹿下跳以后,这么多年以来,着实是圣眷优渥、品行端方,处理政事也鲜少出错。有这么一位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