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长姐有毒-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头没有米粮,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证,梧州的百姓早已陷入水深火热当中,个个民声哀怨。

    梧州乃是济国的州县,州县的老百姓遇上这等天灾之事,朝廷理当为百姓化忧解愁。故而梧州爆旱,这一事梧州州县也言明上奏禀了朝廷,希望朝廷能尽快拨银拨粮,救了梧州百姓于水火之中。

    而这梧州三年大旱,自也传奏到朝堂,惊了上位的皇帝。

    因着三年无跟妄的天灾,朝堂之上皆是惊震,为着如何解决这事,朝堂已是一片乱争。

    天降旱灾,名不聊生,此事事关重大。不若是人力,还是财力,赈灾一事断非一件简单之事,故而这一事自上奏到朝堂,当今圣上便命朝臣禀奏,此事当如何解决。

    当官,自是为了民生,替皇上分忧解难乃是朝官之职。故而此事搬上朝事议程,堂下官员已是各抒己见,连着提了不少法子。

    法子虽是多的,可各家却也有各家的说辞,这不过才刚过了半晌,这堂下的臣子已是辨争了闹。闹杂之声,莫说得出个可行的法子,便是听久了,这耳根子也是烦闹得紧。

    当即那正位之上的皇帝也是受不得了,躁烦着心看着底下辨争吵到一处的官员。当今圣上一声厉喝,叫众人收了声请了罪,这才气声说道。

    “朕是命你们给朕寻思个解决此事的法子,不是叫你们在这处辨吵,囔囔吵吵的,半晌却没个准法,连点用都没有。你们说,朕要你们这些臣子有何用。”

    为臣之人,首要便是能为皇帝分忧解难,只是殿下这些个为官多年,位高权重的臣官,关键时刻却寻不出一个得用的。那一张张嘴除了能言善辩,旁的竟是一处都派不上用场,倒叫当今圣上怒了一肚子的火怒。

    圣上动怒,官臣自是该死,当下齐声“吾王恕罪”,这底下的朝臣已是无人敢再开言。

    不要他们闹心的时候,一个个吵得没完,这当口要他们提些有用的法子,倒是全数缄口不言,如了哑巴,如何不让圣上再烧焚怒。当即面上已是动了几分气色,怒眸瞪扫殿下众臣,圣上说道。

    “要你们开口的时候一个个闭语不言,不让你们开口,却闹吵得紧。你们这些,倒是能逆朕的心了。梧州连着三年天灾干旱,你们竟是等了这连着三年的天灾,民间颗粒无收,百姓名不聊生,方才上了折子奏了朕,叫朕知晓。民乃立国之本,食乃民生之根,这些话平素你们都懂得挂在嘴巴,可这事落到实处时,哪一个还挂着嘴记了心的?倘若不是连着三年的天灾,倘若不是老百姓的日子都苦得过不下了,你们是不是还打算瞒着朕,不如实上禀梧州旱情。”

    之所以设了朝官,为的是与皇帝一块处办国家大事,可如今天旱之事竟然连着瞒了三年当今圣上才清了知,如何不让圣上气怒。

    圣上龙颜大怒,官员当是惶恐,当下群臣赔礼垂目拜揖,齐声罪道:“臣知罪,求陛下降罪。”

    “知罪知罪,事已至此,你们再来知罪又有何用,难道朕命人将你们全数拉下去砍了头,这老天就能马上降了雨,田里就能马上长出粮食,梧州的老百姓就能马上缓了饥荒?”

    知罪。

    这世上最无用的便是这“知罪”二字,若是知了罪,便可赎了罪,这世上就无这样多惨悲之事。皇帝眼下要的,是如何解决梧州饥荒之事,而这解决之中最无用的便是这“知罪”二字,故而群臣此话方落,皇帝已是怒再萦焚。

    心中气怒明着烧烈不少,可眼下皇帝却无心神去折罚这些朝臣,便是气得再斥几句,皇帝这才看向户部,说道:“眼下梧州灾情,刻不容缓,户部尚书那处可有应解之法。”

    皇上名点,户部自然不敢衍敷,当即上了前,户部尚书回道:“回陛下,梧州如今三年天灾,百姓颗粒无收,处显荒饥。臣觉着眼下首当便是先解决米粮问题,这裹腹之事妥了,灾民的情绪自然也就得了安抚,也可避免躁乱之事。”

    人,最为重要的便是衣食,只要这衣与食全数无忧,自然就不会有乱爆之事。户部尚书之意乃是先解决米粮问题,只有将解了灾民的饥荒,方才能躁动的芽子断折在萌芽时。

    解灾,先断引灾的根本,户部尚书此话自是贴了此事关键。当下皇帝点着头,说道:“天年天灾,灾民必是苦不堪言,如今这梧州怕因了这一份天灾,已存不少贼熏之心。这饥荒之事必须尽快压下,若不然等着由芽发了,这事便不好办了。户部尚书,这钱银米粮之事,朕便交予你户部去办,切记安抚民心,断不可让人借此机会翻搅生事。”

    当今皇上虽年事也高,不过却仍是一位心明眼清的主,梧州之事跟由究竟是什么,他心里头明白。当即也下皇命,要户部速办钱财米粮之事,必以最快的速度压下灾情,断不可让灾况借机散扩。

    钱财米粮,眼下对于梧州而言,最是要紧的便是这些,皇帝心里当然明着。不过清明着这事的皇帝,同样也明清另一件事,故而户部那处刚刚下了圣命,皇上已是移了眸,看向边侧的兵部尚书,而后说道。

    “连着三年天灾,饥荒之下梧州便已是熏乱之处,而这灾乱之地最容滋生叛邪之事。兵部,朕命你速速处办此事,全力协助户部,在赈灾的同时朕不希望有人借了此事闹出什么不当的乱事来,若是有人借灾起事,朕事后必拿你问罪。”

    只要有天灾,必然有人怨,只要有人怨,就一定有人会借机生事。朝权若是想要巩固,最重要的就是人心要稳,无人借势生事。故而这天灾之事,除了赈灾,同时压乱也是一大紧要。

    陛下已是亲下皇命,朝臣何人还敢盼言旁的,户部兵部二位尚书自然当即领旨揖命,受了这一份赈灾的责。

    兵部户部各领差事,其余几部自然也不得空闲,在命了工部权利协作,复兴水利的同时,其他三部也当各司所助,力将此灾尽数压下。

    如今的皇帝是老了,也上了年纪,有些时候确生了几分累倦,不再样样事事皆想亲历亲处。可即便如此,倘若真的出了灾事,当今圣上也是当断则断。

    一番厉言,事已配分,各门各部各司其职。

    待六部皆领了命后,皇帝直接命意六部尚书退下,随后看着丞相,出声询道:“王丞相,梧州此事,王丞相可还有旁事要提?”

    王丞相,乃当今圣上的得信朝官,虽然年事也已高了,可在朝堂上却有举足轻重之位。故而朝中大事,皇帝一般都会争求他的建议。

    梧州之事事关重大,故而皇帝下了旨后,也如往事般询了王丞相,问其是否还有旁的谏言。

    皇帝旨后多询,此乃信任之意,故而皇帝的话刚刚落下,王丞相已揖礼上前,说道:“陛下圣明,事处分落,户部主钱米赈灾,兵部兵防乱起祸,工部兴水利得兴。三部主协,三部合配,梧州在之事自是得控得镇。陛下事思,深爱天下子民,每事都处至根处,臣敬服,实无旁意可谏。只是……”

    皇帝此处,已是事事样样皆落实处,任何可能出事之事,他皆思到,也有对应之策。三部携下,梧州天灾自是得控得处。虽此事已无旁处不妥可谏,不过王丞相话最后的那一句“只是”,却明显还带了什么。

    当即皇帝那儿也是饧眯了眸,说道:“王丞相可是有事要谏?”

    “禀陛下,六部携手,事虽事细皆处,可依老臣愚见,六部携手还缺一物。”

    “何物?”

    “领头之人。”言下礼已揖,下拜之后,王丞相说道:“六部虽各司其职,各有本责,可六部尚书行事毕竟各有各风,免不得出了差偏。六位尚书官品相等,才能也皆是万上选挑,虽梧州之事交于六位尚书,陛下自无需多忧。可事处之事终有意思相悖之势,若是无领首之人,恐是六人难调。”

    王丞相此言,正揪其根。

    六位尚书官品相等,职权不同,若是意见相悖,如何得处?

    此事确是要紧,故而王丞相的话刚刚落下,皇帝的眉心也是锁蹙。半晌之后,思着片许,皇帝这才说道。

    “此事的确难妥,既是忧,那依王丞相所言,此事当何解?”

    “禀陛下,若依老臣所言,陛下大可再遣一人为六部之首,断处此事,免意悖乱事,徒添琐烦,慢了赈灾步处。”

    既然六个人的职权不同,官品同等,意有相悖时六人谁都管不得谁。那干脆就立个首,首意断,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