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侠龙套的逆袭-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像是被滋养很畅快,蛤蟆功肉身被操练捶打,看起来很累,但是杨过双目如电,精神奕奕。

    鹿清笃拍了拍杨过的肩头:“杨过,你好好练,这门神功的确十分玄妙,而且通俗易懂,除了每日练习劳心费力之外,也没什么弊端,假以时日,你也一定会成为大高手的。”

    杨过重重的点了点头,半晌,他忽然说道:“小鹿,我在蛤蟆功上,有些不明白的地方,你能教教我么?”

    鹿清笃纳闷,我又没练过,你问我管什么用啊?他拒绝的话还没说出来,杨过已经将蛤蟆功的要诀悉数说了出来,随后一脸正色道:“小鹿,以后我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就都指望你了。”

    鹿清笃哑然失笑,这小子,怕我和他一样,傲气硬骨,直白的教给我蛤蟆功,怕我不接受,这才拐了个弯,想多了,咱可不是那种人,朋友的好意不会拒绝的。

    不过对于是否修炼蛤蟆功,鹿清笃倒是心中也没个定论,倒不是怕内力冲突。虽说每一种武功修炼出的内力属性不同,不能简单的混为一谈或者吞噬什么的,否则定有祸事,例如令狐冲。

    不过令狐冲之所以体内真气乱撞,随时处于崩溃的边缘,是被其他人强行灌注的,不是他自己修炼的,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不同武功或者人修炼的内力不像血液绝对不能掺杂,精纯度也是内力是否强劲的一个标志。

    但是全真心法中正平和,有容乃大,他能融合或者被融合进绝大多数的内力当中,鹿清笃之所以不想修炼蛤蟆功,当然也不是因为姿势太丑,命都没了,还要姿势?

    他是在古墓里的九阴真经或者西域的龙象般若功,这两门武功可不会和蛤蟆功互相融合。

    蛤蟆功虽然厉害,但是练到顶也就是第二个欧阳锋,龙象般若功可就不同了,如果能练到第十三层,当世之内,绝无敌手。

    但是你让他放着这么一门神功不练,好像也有点太高看他的意志力了,脑海里来回的倒腾杨过说的蛤蟆功要诀,看着杨过酣然入睡的背影,他懊恼的骂道:“这小子,真给我惹了个烦心事。”

    哎,这可能就是甜蜜的烦恼吧,鹿清笃欠抽的想到。

    翌日。

    照惯例,练习完全真剑法和拳法之后,看着杨过在那满头大汗的吐呐,活像一只大蛤蟆,鹿清笃有些烦躁的捏着指骨。

    忽然,他脑袋旁边亮起一个小灯泡,想到了,额,为什么不是脑海里闪过一道闪电呢?啊嘞嘞,因为这不是凶杀现场啊。

    蛤蟆功自己或许不能练,但是它的吐呐,以及发力方式自己却可以借鉴啊,为什么非要全盘接受呢?

    蛤蟆功纯系以静制动,全身蓄劲涵势,韵力不吐,只要敌人一施攻击,立时便有猛烈无比的劲道反击出来,说白了,就是一种借力打力,移花接木的手法,跟慕容家的斗转星移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了,敌人即使不攻击,你也能出手,但是力道稍小,但也不会小到哪去。

    蛤蟆功其实也是一种外功,吐呐呼吸,蕴养内力,增强肉身,全真心法能否按照这种思路,以内力补足肉身呢?

    鹿清笃心中大定,决定尝试一下,他先是以正常的手法使了一招潇湘夜雨,随后身子小幅度下蹲,内里游走与蛤蟆功的路线,继而再使一招潇湘夜雨,速度竟比之刚才快了一倍有余,而且威力丝毫不减!

    这还是他第一次尝试,不怎么熟练的缘故,鹿清笃暗自大喜,如果假以时日磨合,单凭这套全真剑法,他也足够在神雕世界里混迹了,人家乔帮主可是一套太祖长拳打的群雄毫无脾气的,额,乔帮主还是去做吧,打打杀杀的,可不禁摔啊。

第九章重阳遗物() 
PS:新人新书,求。

    蛤蟆功的发劲方式的确强悍,但是在呼吸吐纳,蕴养肉身方面,鹿清笃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他每次行功之后,按照蛤蟆功的要诀搬运内力,但是都很遗憾的四散而去,毫无作用,他不由得暗自琢磨,难道非得趴在地上?

    瞧着杨过都睡着了,鼾声渐起,鹿清笃偷偷地溜下床,来到院子里,学着杨过的样子,趴在地上,运行内力,额,还是一样,内力根本无法留在肉身,仍旧周天运转,随后回归气海丹田。

    他盘坐在地上,有些伤脑筋,难道自己的想法是错的,非得是蛤蟆功本身练出来的内力才能滋养肉身?如果不是,那到底是哪不对呢?

    整整想了一夜,除了多了两个黑眼圈,鹿清笃什么收获也没有,黎明过后,当第一缕光线穿透黑幕,刺破苍穹,鹿清笃谓然叹道,也可能是自己现在的武学基础太差了,这才想不通其中的奥妙,这个理论应该是正确的,但如何实现,也只能留到日后自己的内涵更加时候了。

    打着哈欠,鹿清笃指挥着杨过洒扫庭院,哥们实在太困了,这时,忽然有人敲门,杨过打开门一看,是昨天那个崔师叔的弟子。

    他看起来十五六岁,狮鼻阔耳,嘴唇肥厚,个头不高,和杨过差不多,看到鹿清笃,他慌忙上前打招呼道:“鹿师兄,我师父召你去文昌阁。”

    文昌阁?鹿清笃有点不想去,太远了。

    重阳宫之大远超鹿清笃之前的的想象,光是殿堂建筑共计约5048间,东至东甘河,西达西甘河,南抵终南山,北近渭河,全真道徒往往云集于此,最盛时近万人!鹿清笃后世旅游的时候,也去过茅山,看过那里的道馆,但是比之此时的全真教完全就是个袖珍版的,小巫见大巫。

    想去文昌阁几乎要翻两座山头,离着后山最远的碑林都不是很远了,一上午估计都在赶路,额,可是长辈师叔相召,他哪有拒绝的权利啊,只能擦着眼泪跟着这小子走了。

    杨过也想跟着去,不过被鹿清笃拒绝了,文昌阁就像是少林寺的藏经阁,没有掌教或者当值长老的手谕,一般的弟子靠近都不允许。

    赶路最是无聊,闲着也是闲着,鹿清笃有一搭没一搭的问道:“师弟高姓大名啊?”

    这小子很惶恐:“不敢说高姓,贱姓名,上山后,师傅给我起了个名字,叫道一。”

    苗道一,嘿,这才像是道士的名字啊,赵志敬,尹志平,怎么看都像是儒家读书人的名字,修仙了道的还想要和平和尊敬?你修的一本道么?

    文昌阁一楼供奉文昌帝君,文昌亦称梓童帝君或文曲星,是中国古代总领功名、学问、文章及保护科举士子的神,在道教诸神中有很高的地位。

    “文昌”本是中国古天文学对“斗魁”星以上六颗星辰的合称,并被古代星象家们解释为可以为人们带来显贵地位的吉星,因而也就成为人们普遍信仰的一位星官。道教沿袭了民众对星辰的崇拜,公元6世纪后,中国封建王朝以科举选拔人才,科举成为知识分子走向仕途的主要途径,对“文昌星君”的崇拜逐渐兴盛。

    “文昌星君”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求学、官场升迁的主要保护神,并被历代帝王封为“文昌帝君”。旧时,文武官员、骚人墨客和社会名流都在文昌阁拜祭文昌帝君,希望在科举功名方面得到他的护佑。每年农历二月初三为文昌帝君的诞辰。在主神文昌帝君两侧供奉的两位童子,为天聋和地哑。在掌管文人仕途命运的神明身旁,特意安排了两个聋哑人,为的是防止向凡人泄露科场秘密。

    那位崔师叔其实就是王处一的另外一个弟子,在此负责打扫祭祀,保证香火不断,神雕里面他也有过出场,杨过大比爆种伤人之后,主持此事的他并没有盲目的怪罪杨过,而是先了解情况,这才得知了赵志敬只交给了他口诀,不教心法的事,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人还算是头脑清明的。

    崔师叔长得很和善,一脸正色,三绺长髯,有点像是有道全真,见到鹿清笃,他也不倨傲,很客气的说道:“师侄,一路辛苦了,先吃点东西,休息一下,有事咱们等会再说,可以吧?”

    鹿清笃自无不可,几个馒头下肚,心慌意乱顿消,三碗清水入口,一身疲乏尽去,小睡片刻,神清气爽。

    两人对坐,其实一般来说,在长辈面前,鹿清笃是没资格入座的,不过文昌阁此时只有崔师傅和他的弟子苗道一在,崔师傅又是个柔和的性子,也乎这些,鹿清笃自然不会再傻愣愣的站着了。

    崔师叔这才说道:“师侄啊,几天前你和申师弟的弟子起了争执这事,我已经知晓了,你做的很好,为人儿女,岂能容忍父母被他人轻辱,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