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又春-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声明《又春》作者狴犴写的又春最新章节小说,实时同步更新又春最新章节,书友所发表的又春最新章节评论,并不代表要看书赞同又春最新章节或者支持又春读者阅读的此观点,我们的立场仅限于传播更多读者感兴趣的信息。如果小说又春最新章节浏览,或对小说又春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到站务管理区发帖,如果发现《又春》小说最新章节未及时更新请联系我们。如果您喜欢小说又春;请支持作者到书店购买正版图书。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总有那么一些人,在逆境中成长,在困境中前行,不卑不亢,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就像黎又春。讲述敏感自卑的少年又春,逐步成长为自信成熟的男人的故事。我终于凑够了入周五三章入V,大家愿意捧场吗?如果您对小说又春全本阅读,版权等方面有质疑的,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的请告诉我们,如果发现《又春》小说最新章节有错误请点击错误举报告诉我们。请支持作者的又春读者一定要到书店购买正版小说或者图书。友情分享从我做起。数万网友在行动,《又春》分享得多更新就越快。从下面的图标分享投一票,每人每天只限一次哦多了无效。
 72137

第1章 往事你好() 
总有一些往事,我们无法忘怀。——黎又春

    又春出生在j市,中国相对落后的一个小城市。

    初三那年,全市有了第一家肯德基,同桌俞小凡全家在料峭春寒中等了两个小时,最终因为排队的人实在是太多,只能无奈离开。

    两个星期后,俞小凡兴高采烈告诉又春,她终于吃上了传说中的肯德基。

    “之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呢!”俞小凡非常兴奋。

    她不知道,她的同桌黎又春,家里没有电视机。

    总有一些家庭,虽然是城市户口,却穷得让人难以想象,比如黎又春他们家。

    黎又春的爸爸黎大诚是电厂的普通织工,妈妈郑红梅初中毕业,以前在一家毛纺厂上班,厂子经营不善倒闭了,郑红梅只能在街边卖馒头。

    又春的妈妈郑红梅是个实在人,时下很多买馒头的都用硫磺熏一下,硫磺熏过的馒头白白的,特别好看,郑红梅却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她做的馒头有点发黄,样子不算特别美观,但是因为用料实在,价格也公道,吃起来像是自家做的,大家又都是老街坊邻居,知道郑红梅下岗供着儿子读书,也乐意买她的馒头。

    夫妻俩收入加在一起,日子也算过得去。

    不过,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两年前,黎又春的爷爷患上肺癌,一年前,奶奶查出了尿毒症,为了给二老治病,家里掏空了所有积蓄,能卖的都卖了,还欠了亲戚朋友好多钱。

    很多亲戚朋友私下都劝黎大诚,二老都这个年纪了,干脆别治了,好吃好喝伺候着,将他们送走得了,你还有老婆孩子要养呢。

    黎大诚却是个拧种,他偏不。

    他将郑红梅藏起来的存折从家里偷出来,取钱给自己父母治病,最开始,黎大诚还偷偷摸摸地,怕妻子郑红梅察觉,取得都很少,后来发现郑红梅并没有发现折子被人动过,干脆将折子里的钱都取了出来。

    当郑红梅知道后,折子上就还剩几百块。

    连儿子又春来年的学费都不够。

    东窗事发后,是无休无止的争吵。

    郑红梅对着丈夫又捶又闹:“那里面也有我的钱,我一天拼死拼活做馒头,一毛一毛攒的,你凭什么动我的钱。”

    黎大诚一边躲避妻子的撕打,一边对吼:“你赚的那点钱也是钱,什么你的钱,你哪有钱!”

    郑红梅使劲儿捶打黎大诚,大声嚷嚷:“你把钱都花了,咱儿子以后怎么办,又春,你有没有提他想过。”

    黎大诚也嚷嚷:“你要让我眼睁睁看着我爸妈死?你的心怎么这么毒!”

    郑红梅永远吵不过黎大诚,哪怕她的嗓门永远比黎大诚大,做出来的架势永远比黎大诚足,但她就是吵不过他,哪怕理站在她那边,黎大诚也永远掌握主权。

    渐渐地,郑红梅不吵也不闹了,因为她想要哭闹的对象根本不理睬她,这件事黎大诚觉得自己没错,是郑红梅无理取闹,钱花光了还可以再挣,他爹娘只有一个。

    只是对儿子又春,黎大诚有些许愧疚。

    至于郑红梅提到的“折子里面也有她的钱”,黎大诚还是那句话,郑红梅一个卖馒头的,能赚几个钱,家里的钱都是他赚的,他给他父母花钱,郑红梅有什么权利唧歪?!

    可惜,黎大诚的孝顺并没有将父亲从死神那里拉回来,几个月前,黎又春的爷爷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或许对于饱经化疗折磨的老人来说,死亡已经成了一种解脱。

    又春爷爷的死,这个家里单纯难过的恐怕只有又春。

    哪怕是至孝的黎大诚,难过之余心底也送了一口气,至于郑红梅,她的感觉有些复杂,一方面她觉得一个负担去了,另一方面,她也有些伤感。

    这个公公活着的时候对她还是不错的。

    至于,黎又春的奶奶,她自顾不暇,没空为老伴儿的去世难过。

    黎又春的奶奶是个又春不好评价的老人。

    她恐惧死亡,但是面对病痛带来的磨难,她又表现的像一个钢铁战士。

    虽然黎家已经一贫如洗,但黎又春的奶奶从来没有放弃过治疗,哪怕她知道儿子儿媳已经拿不出什么钱。

    说她自私也好,胆小也罢,她就是不想死。

    没人想死,老人的表现是情理之中,就算对丈夫倾家荡产给双亲治病,完全不顾他们娘俩死活的郑红梅也不可能对一个不想死去的老人恶狠狠地说,您别治疗了,死了算了。

    哪怕她们婆媳关系实在算不得融洽。

    治疗尿毒症最好的方法就是肾移植,黎大诚是一个愚孝的人,为了给父母治病倾家荡产毫不含糊,捐肾给母亲治病完全没有问题。

    可黎又春的奶奶不愿意,她巴着儿媳捐肾,郑红梅又不是傻子,他们婆媳关系一直不融洽,自从自己下岗后,婆婆总给她气受,她才不干这缺心眼儿的事儿。

    至于黎又春,家里暂且没考虑过他。

    去世的爷爷,需要治疗的奶奶,留给这个家庭的除了无尽的哀痛,还有巨额的债务

    郑红梅的娘家人一直希望郑红梅和又春爸爸离婚,家里该这么大笔钱,要还到猴年马月?

    是靠着你卖馒头,还是靠着黎大诚那点死工资?

    贫穷真的是一件特别耗人的事儿,郑红梅心里也埋怨黎大诚为了给自家爹娘治病,拖累他们这个小家,连累孩子一年到头吃不到荤腥,衣服也是缝缝补补,捡着邻居不要的穿。

    她已经忘记当年她看重的就是黎大诚孝顺的品质,只记恨黎大诚为了他自己的爹娘,拖累了他们这个小家。

    不过,她还是不愿意离婚。

    对于一个思想传统甚至有些封建的女人来说,离婚是一件天塌了的事情。

    她可以忍受和丈夫无爱的婚姻,可以接受一个负债累累的家庭,但是她不可以离婚。

    夫妻俩,一次又一次为了钱争吵。

    孩子上学的钱、又春奶奶透析的钱、过节的钱、还账的钱

    每次争吵,夫妻的情分就淡上一分。

    黎大诚到阳台抽烟不语,郑红梅到又春那大倒苦水——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不和你爸那个混账玩意儿过了。”

    “春儿,好好学习,妈这辈子全指望你了。”

    “妈全部都是为了你。”

    这样的话,又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复听一遍。

    又春有点茫然,有时候他觉得自己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实现母亲郑红梅未完成的梦想,可他不太明白,为什么母亲如此讨厌这个家,却依然不肯和父亲离婚。

    他知道,这种问题的答案永远都是“我这不都是为了你”。

    可,真的是为了我吗?

    少年自己也很茫然。

    98年中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满电视都是抗洪抢险,新闻联播上,一个抗洪战士的妻子在电视上唱“真的好想你,我在夜里呼唤你名”,感动了大江南北。

    连黎又春这种家里没有电视的,也知道国家有难,因为学校组织黎又春他们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抗洪抢险新闻,不仅让他们回去写报告,还号召全学校捐款。

    全班67个学生,黎又春捐得钱最少,只有两块。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