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乐夜未央-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弊……

    ——考虑得再多也未必能衡量清楚……

    ——这样选择……也就罢了……

    心中一松,张安世便发现自己背后已经冷汗淋漓,贴身的衣服已经湿透了,贴在身上,透着一丝寒意。

    张安世也不年轻了,不禁就打了一个寒颤。

    霍光见了,不由关切地询问了一句,张安世连忙定下神来,笑道:“老矣……”

    霍光不禁莞尔:“子孺老矣,我复如何?”

    张安世这一应,霍光也轻松不少。

    ——张安世是光禄勋,掌宫中门户,如今又加上左将军屯兵,对京师的影响自然是举足轻重。

    ——虽然是霍光亲自简拔的,但是,人心岂是可控的?

    就在方才,张安世不过是怔忡刹那,霍光的心头便翻涌了几通,反反复复都是一个名姓。

    ——赵信。

    元狩四年春,汉军与匈奴单于所部接战,激战至日暮时分,风沙大作,汉军趁机合围,单于见不可敌,与数百壮骑突围而去,日昏之后,汉军方得知,虽然急发轻骑,大军随后,追击了一夜,终究也未能捕得单于。之后,汉军入至窴颜山赵信城,得匈奴积粟供大军食用,全军在赵信城留了一日,之后将城中所余之粟全部烧毁才班师还塞。

    当时的主将是大将军卫青。

    这番行动与卫青一贯的风格毫不相同,然而,举朝上下并无半点意外,原因也不是——赵信。

    ——翕侯赵信。

    元光四年,时为匈奴相的赵信降汉,被封为翕侯。不久,主持练兵的卫青在一干降将中选中赵信,一力重用。赵信也没有辜负卫青的期望,在元朔二年,汉收复河南之地时,赵信还立下军功,得以益封。

    元朔六年,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出塞,降汉不过八年的赵信独领一军,拜前将军。

    卫青没有想到,这个降汉的匈奴人会再一次背叛——右将军苏建与前将军赵信并军共三千馀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馀,汉兵且尽,匈奴派人诱降,赵信遂将其馀骑近八百,降单于,以致苏建尽亡其军,仅剩他一人逃出,自归大将军。

    那一次,汉军并非失利,但是,对卫青而言,那场始料未及的背叛已经是莫大的打击了。

    从那以后,卫青不再用匈奴降人,汉亦未再重用过匈奴降将……

    ——信任……并不难付出,也不难得到,但是,想失而复得……难于登天!

    ——背叛的痛……谁也不敢再体会第二次!

    霍光看着张安世,笑容稍淡:“子孺纵老,亦不可负此诺。”

    张安世一怔,唇角的笑意陡然褪去,随即,才看向霍光,缓缓言道:“我不负诺,亦望君不负。”

    (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了,我总算是恢复更新了。一月……很糟的一个月份,再加上一家人轮着发烧……不提了……在此向各位朋友郑重道歉。希望辞旧迎新能给我,也给大家带来一番新的好运!),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76、相逢灞陵() 
    霍光对“太子宾客”的事情十分在意,杜延年与丙吉刚回到自己的官署,出关的符券便送了过来。

    太仆寺中,杜延年是主官,自然无人议论,丙吉却是在高门殿,因为是在宫中,来的竟是新上升的大将军长史。同在高门殿的诸大夫见大将军长史亲自前来见丙吉,自是钦羡不已,如何能不关注、议论?

    等长史离开了,一干人立刻将丙吉围住,七嘴八舌地与丙吉叙话,待得知丙吉是要还故国,反应快的几个人更是立刻关切地询问:“莫非丙君家中有故?”

    丙吉一怔,随即哂然笑道:“诸君甚善。然仆早失怙恃,更兼福泽浅薄,无兄弟姊妹可亲。”

    ——他家中能有什么……故……啊?

    “既是如此,丙君何故告休还故国?”听他这样说,众人自然是更加好奇了。

    丙吉叹了一口气,一边将符券收起,一边起身,道:“仆之子已渐长,当在长安觅宅……”

    这话一出,不少人神色一黯,悄悄地就转身离开。

    大夫一职看似清贵,但是,除了光禄大夫,秩位都不高,官署又在宫中,虽然一应供给皆由太官负责,但是,这也意味在着他们不得不与家人隔绝——不少人的妻儿根本都不在长安。

    丙吉的一句话让同僚中的不少人都兴起了思念之情,自然也没有几人还有兴趣关心他的事情了。就算有一两人仍然好奇得很,但是,见众人都散了,他们也不愿独自打探,便都按捺下好奇,与丙吉别过。

    既然是大将军准许的,仆射也没有刁难,很爽快地办好告休事宜,丙吉谢过之后,便收拾了一番,直接出了宫,赶在宵禁前回了家。

    丙吉现在只有一妻两子,长子方入小学,尚不足十岁,次子更是不过始孩之龄,因此,他在长安的家宅并不大,不过前后两进,听说夫君回来了,丙吉的妻子领着两个儿子迎出了北堂。

    看到一本正经地站在妻子身边的长子,丙吉倒是觉得,真的得换个家宅了。

    有了这个想法,进了北堂,丙吉便直接对妻子道:“我明日将往鲁国。汝留京中,不妨留心前后左右有无欲卖宅者。”

    丙妻不由一怔,等回过神来,便让长子领着幼弟出去,随后才坐到丙吉的下席,低声道:“吾君并非高爵。”

    大汉对每户的宅田按照户主爵位的不同各有限制。不过,对逾制并无刑罚,民闾之中,多有逾制之宅。

    然而,夫妻多年,丙吉的妻子对丈夫也算了解——丙吉是打算为官的人。

    ——既然有如此打算,行事也就不能与制度相悖,更不能让名声蒙尘。

    ——逾制恰好就是这样的事情。

    ——既不严重到让人获罪,又能让人无法再得重用。

    丙吉垂下眼,唇角显出一抹若有似无的弧度,却也不过瞬间,随后,他抬眼看向妻子,神色郑重,语气却更加不容质疑:“汝勿需为此忧。”

    见夫君如此说了,丙妻也不再多说,应唯之后,便询问出行事宜以便她做好准备。

    ——丙吉夫妻都是鲁国人,亲人自然都在鲁国,虽然不甚亲近,但是,多年未还,丙吉又是从长安回去,无论如何都当备些礼物。

    然而,明白了妻子的打算,丙吉立刻摆手阻止,苦笑着道:“此番虽是告休,实则另有要事。”

    丙吉的妻子顿时神色一变,半晌才低低地唤了一声:“吾君……”

    丙吉看了她一眼,随即垂下眼,片刻之后,淡淡地轻声言道:“确是要事。”

    见夫君不肯多说,丙妻也多了几分郑重之色,没有再多问什么,起身离开,安排夜食,又将两个儿子领了进来。

    第二天平旦时分,丙吉便准备出发了。两个儿子还小,夫妻俩都没有惊动,因此,为丙吉送行的只有他的妻子与家中的奴婢。

    “吾君正行敬事。”丙吉的妻子郑重祝辞。在她的身后,一干奴婢也伏首向主君行礼。

    因为事情紧急,又需要遮人耳目,丙吉不能乘传,只能用自家的辎车,在前院,丙吉向妻子叮嘱了一番,才登车。

    辎车迎着晨光远去,丙吉的妻子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才扶着婢女的手,慢慢返回北堂。

    方进正院,丙吉的妻子就看到长子衣裳不整地冲出了北堂。见到母亲一行,他连忙止步,唤了一声:“阿母……”随即又看了看母亲的身后,他的神色陡然一黯。

    “显……”丙妻不由好笑,走到长子面前,为他整理衣裳,“季秋寒重,岂可如此出室?”

    丙吉攥着母亲的衣袖,闷闷地道:“昨夜,我言,今晨为阿翁送……”

    “尔尚幼。”丙妻忍俊不禁,携了儿子登堂,“尔翁不欲扰尔休憩。”

    不说丙家母子如何叙话,丙吉一路行去,将近午时心情格外不好。

    丙家靠近清明门,因为时辰尚早,丙吉也就没有往别处去,直接从清明门出城,在城外取道向南,再从灞桥向东。

    丙吉本以为自己已经是极早了,却不料,在灞陵邑,竟已经有人在等着了。

    “子卿果然恪己尽责。”

    杜延年笑得十分客气。丙吉却是眉头紧皱,随即便有些愤怒了:“杜君尽责更甚!”

    因为是告休出行,丙吉的行事格外低调,连他自己在内,也不过四人,所乘更是最普通不过的青衣辎车,车上也毫无标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