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为头越)-第1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淘宝这会真的被ebay压制得太狠。

    但现在好了,冯一平本身,就是一个自带话题的人物,有他投资参与,淘宝至少在未来的几天,能捎带着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七章 升格() 
五里坳镇,原来的车站下方,一个占地约5000平方的广场已经成型,这里,将是未来新的镇中心。

    虽然寒风猎猎,但此时的广场上,音乐响亮,红旗招展,人声鼎沸。

    广场中心有一个大沙盘,广场两边同样竖着两块示意图,以这三处为中心,穿着今年流行的皮衣、时髦的羽绒服、各色呢子大衣的大人们,聚成一个个圈子,多半都在吞云吐雾,面带兴奋的热烈讨论着。

    倒是那搭建得很气派的主席台,此时没人在意。

    这样热闹的场合,自然少不了孩子,一群小家伙乐此不疲的在人堆里钻来钻去,呼朋唤友的,好不兴奋。

    对他们来说,这样的日子,就是最快乐的日子。

    如果你仔细观察,场上的人可以大致分为两拨,一拨,高兴里带着自豪,但是比较淡定。

    另一拨,今天的穿着明显更用心思一些,他们就淡定不起来,都不止是高兴,而是夙愿以偿后的狂喜。

    淡定的,自然现在可以称为“老”五里坳镇的人,而这些掩饰不住高兴的,则是今天将正式加入五里坳镇的村民。

    由不得他们不高兴,行政归属的转变,不止是相关文件上地址的简单变化,就像以前不少人拼命的要把自己农转非一样,现在成为五里坳镇的居民,会享受一系列显性和隐性的福利。

    加入五里坳镇以后,从家里劳动力的工作,到田地里庄稼的收成,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没人过问,而是都会有安排。

    除了自家的口粮田,田地里种什么,每年都会有规划,到成熟了以后,也不用愁销路,当然,也不用担心收购价。

    至于工作,虽然没有明确的说,一定会有保障,但至少在遇到相关的工作机会时,会有优先选择权。

    在冯一平投资的带动下,随着工商业的快速发展,镇里每天都有新的工作机会。

    现在甚至邻省的几个县市,好多年轻人也不再朝南方跑,而是想办法到这里工作。

    目前镇里除了少数一些确实是乱泥糊不上墙的,一直游手好闲的家伙,其它那些哪怕是没读什么书的,也能找到一个工作。

    由此,他们这些其实一直游离在组织关怀之外的普通农民,终于能切实的体会到组织的温暖。

    新加入的家庭都喜滋滋的算过一笔账,粗算下来,有两个成年劳动力的家庭,工资收入加上田地里经济作物的增收,努努力,省着点花,一年下来,纯收入增加2万,不是什么问题。

    还不止如此,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终于也能到镇里上。

    别看这是镇里,现在连县里的一些家长,都把想方设法的把孩子送到这里来读书,因为软硬件比县里的学校高出一大截,目前五里坳镇的师资力量,是全县最强的。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五里坳镇从幼儿园开始的英语教育,那都是一水的外教!

    县里的学校,甚至是市里的一些学校,这两年经常腆着脸来镇里借英语老师。

    老人们一直操心的另一件事,孩子们的终身大事,从此也能放心下来,如果原来是整体要求及格,现在就可以考虑把要求提高到80分。

    这是真的,只要自家的孩子在水准以上,现在就绝对不愁找不到好的对象嫁娶。

    还有其它的一些公共资源,比如,村里的规划、到村里的路、公交车……。

    附带的其它的福利同样不少,比如,从此以后,他们去县城,去市里,终于不用担心自己的口音会被人笑话……。

    但不论是老的还是新的,这些人的目光,始终会不由自主的落在那边车停着的一辆车上。

    那是一辆像小巴一样的车,那是冯一平这次回来的座驾。

    他这会在哪呢?一会肯定能出面讲话吧!

    …………

    冯一平现在忙得很。

    这次合并,盛正是按照自己仕途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操办,为此,他毫不避嫌的请来了叔叔为自己站台,这也是省级领导第一次来五里坳镇视察。

    盛副省长到下面来,自然不是他一个人,同行的省里的一些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民政厅方厅长就在其中。

    有盛常务副省长在,县市两级的领导自然不能缺席,于是今天应该是五里坳镇自那次希望小学落成之后,来的领导最多的一次。

    难得回一趟镇里的冯一平,此时正忝为地主,招待各路各级父母官。

    “今年,在国内和国外,我们都会有比较大的动作,按照我们一贯的传统,所有的这些投资,无一例外,在设计的时候,就都规划着把很大一部分的好处,都放在家乡,”

    “如我们的便利店,以及筹建中的线上平台,将可以为越来越多的厂家服务,同时,年内,我们准备在市里召开一次订货会,我们希望能在市里,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希望能帮助市里的一些特色产品走向全国,”

    工业园综合楼的小会议室里,冯一平正在向盛副省长一行通报嘉盛今年的一些举措。

    此时坐在桌旁的,除了盛正他们三个处级,其它的最低也是副厅级干部。

    此时听着冯一平的通报,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埋头做笔记,当然,这并不是冯一平第一次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不管那些人这会在本子上记什么,这都是他待遇的又一次升格。

    “好,”盛副省长笑着说,“我们都知道,嘉盛每前进一步,我们地方就会跟着朝上升一截,这一点,我们很欣慰,也很放心,”

    他朝窗外指了一下,“闻名不如见面,我这第一次来,就被惊到了嘛,这是我们全国贫困市下面的全国贫困县里的一个小镇?这不是南边的那些典型的经济强镇吗?而且整体规划上还更要好,”

    “昨天下午,我们到下面的一些村子实地走访,很震撼,”他敲着桌子说,“村里的变化,同样大得让我不敢认,”

    “第一印象,就是现代了,最直观的就是进村的路,都已经硬化,还有我们老百姓的房子,很现代,很漂亮,而且选址都经过规划,一些公用设施也建设得很好,商铺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品类齐全,”

    “第二个印象,就是环境变好了,山更绿,水更清,完全不是好多人印象中的道路坑坑洼洼,到处农家肥的脏乱差的景象,倒是比城里的环境更好,比那些住在高楼里的市民更舒服,”

    “第三个印象,是大家的日子,确实是真的富足了很多,穿的好了,精气神也好了,机动车也多了,”

    “老实说,之前我在省城办公室看报告的时候,不是没有过疑虑,真的有这么好?实地走访后才知道,确实是好得让我们出乎预料,”

    “这些可喜可贺的成就的取得,除了我们的各级组织的努力,嘉盛,是最主要的因素,一平你的大笔投资,是最主要的因素,”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冯一平又一次表态。

    “呵呵,一平你总是这么谦虚,”盛副省长赞赏的看着他说。

    “嘉盛对地方的带动,是多方面的,尤为可喜的是,我看到了镇里这些年不断增长的工商企业注册,这说明,在嘉盛的带动下,我们这些只会握锄头把的乡亲们,也看到并能把握住眼前的商业机会,其中的一些,估计已经在创造一些商业机会,”

    “这样的特质,才是我们持续发展的底蕴和保障,当我们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了职业农民,成为了工人,成为了商人,我们的经济,自然而然的就会实现起飞,而且在我看来,这一天不会太远,”

    “五里坳的扩张,今天是第一次,但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也就是会有越来越多原本还很困难的村庄,会受到这样的良性影响,而带来这一变化的源头,或者说播下火种的人,就是一平和他的公司,”

    “我们的各级官员,在感谢的同时,也不要忘了适应这样的转变,不要还跟以前一样做老爷,要切身的替企业考虑,要从思想上明白,替嘉盛这样的良心企业考虑,就是替老百姓考虑,替老百姓考虑,就是替我们自己考虑,”

    领导讲话嘛,最后都会落到工作上。

    听他这么说,冯一平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但官员们纷纷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