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将尊红颜-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没人听了,那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清君侧?你也配?”虽然说得是气话,但是连解司春这样的老人听来都感觉后背冒冷汗,这是要天下大乱的节奏吗?在场的人里面想苏绰这样的人倒是在心里暗暗高兴,盼望着宇文护早点下台。

    台下的人要上台,台上的人不肯下来,怎么办?只有开打。所以才有了那句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经典台词。那么像宇文护这样好不容易上位的二世祖,怎么可能让权给皇帝、元欣等人,他自然要把这些人全都踩在脚下,就像他的叔父宇文泰那样,做一个枭雄。

    有一句话叫做画虎不成反类猫,意思就是说游戏人挖空心思想要模仿和拷贝一些人或者事,却因为不得要领,最终变得不伦不类,成了四不像。那也有人成功过吗?答案是有,但是绝对不是宇文护这样的人。宇文护在他为数有限的执政时间里,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让关中原本统一的军阀纷纷独立军事化,割据起来,这是他的败笔也是宇文氏灭亡的先兆。

    但是在目前来说,还是没有谁敢轻拾宇文护的锋芒,刺耳卡的宇文氏毕竟还没有走到历史的尽头,还要再挣扎一下。但是作为局中人的李虎杨忠独孤信等人却好像已经看到了西魏的分崩离析。他们之间磨刀霍霍互相算计着,又相互依偎着,可是他们似乎忘了在东方还有一只蠢蠢欲动的大老虎:高欢。。

第二百六十章 西北风起() 
长安风云突变,东魏虎视眈眈,于虎纹处于内忧外困之际,又忽闻西北瓜州和凉州两地纷纷造反独立了。瓜州的反贼张俊直接扑向突厥人的怀抱,彻底和长安的中央征服翻脸,而且他还想要拉拢凉州的马福荣一起独立。马福荣跟难免的吐谷浑其实更为亲密,所以自然不会投降突厥人的怀抱,但是他自己也有当天子的野心,当年万俟丑奴的那一套这个人很欣赏。

    马福荣是凉州张掖土生土长的一个老百姓,少年时代以为人放马为生,因为身强力壮被一个商队聘为护镖的刀客。但是此人阴险狡诈,一次护镖途中,他现商人携带的不是瓷器,字画,丝绸这样的商品,而是大量的黄金、珍珠、和氏玉等财物。顿时他就起来贪念,纠结起几个镖师一起把商人和其他的护镖的人都杀害,后来这个人又因为和其他几个同伙分赃不均,把他们几个也杀了,自己独吞了所有的财物,逃回张掖隐居起来。

    有了这一大笔钱,他先是在张掖捐了一个城防管带的小官,相当于张掖城治安巡逻的局长位置。手下也有几十口子的属下。马福荣并不满足,他现在有大笔的金钱,为了保护金钱和自己的生命安全,他在张掖城内盖高楼,修碉堡,愣是把自己的宅子弄成城中堡,又招募了一大批浪客、刀客作为保镖。

    当时的张掖太守是宇文泰派来的一个文官,边缘之地文官如何能治理好那些刁民,马福荣此时已经做到郡都尉,相当于张掖城的治安司令,手下已经有两千的人马,势力膨胀的很快,他觉得这个太守徒有虚名,又经常碍手碍脚打他的小报告,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派人在太守回家的路上把他刺杀了,并且伪装成是谋财害命的意外。

    张掖的太守死了,真个个城内人心惶惶,马福荣威逼几个城里比较有地位和势力的大家族的族长,承认自己的代理太守地位,一面又广开粮仓赈济穷苦百姓,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原本对他十分不利的舆论忽然方向转变,一片赞美和推崇的声音。马福荣顺利爬上了张掖老大的位子。虽然他这个位子并不为宇文泰的朝廷所认同。

    尽管自己的地位不被认同,但是他还是每个月都上税给长安的朝廷,毕恭毕敬的给宇文泰送来政治献金,因为张掖已经地处边缘,宇文泰觉得实在没有必要为了整儿弹丸之地征大军前途清剿,关键是马福荣很懂得讨好卖乖,所以也就做了个顺水人情,正式任命他为张掖太守。

    原本大家以为是双赢的局面,却不料马福荣早就觊觎丝绸之路上的财富,每天有来自东西方往来于张掖的大把大把商人,这些人不但为自己带来了税收和其他娱乐收入,更是携带者大批带的之前的商品货物,有的堪称价值连城,马福荣经常派人在驿馆和城门处侦查,一旦找到目标肥羊,第二天保准有新闻上市:某某商队昨夜惨遭山贼血洗,财物尽失,太守正全力稽查凶手。

    这样的事情来过几次以后,张掖的名声就臭了。很多商队只是路过张掖并不过夜,有的甚至绕道张掖南面的临松郡去歇脚,马福荣没想到自己的贪婪害的整座城市都要失去财源。他开始不再打商队的主意,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临近的几个郡县上,如果自己的势力能扩展到临近的几个郡县,那他掌握的财富必定要翻上几番的。

    临松郡不用说了,没什么油水,倒是西面的酒泉,自从张掖变成黑城(黑店的升级版)以后,哪里倒是每天有络绎不绝的客商进出,邵龙这个人是汉族人,虽然也是个军阀出身,但是跟马福荣不同的是,他还算有点良知,不会去洗劫商队,但是酒泉的上税可以说是附近几个州郡里最高的。

    酒泉的出名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月牙泉,一个就是税收,吃饭要收税,住店要收税,卖东西要收税,种地也要收税,甚至连上公厕都要收费。没有他邵龙不伸手的地方,但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商队愿意来酒泉而不去张掖呢?原因很简单,酒泉的治安很好,可以很好地保证所有商队的财物安全,这远道来经商的波斯人,来回一次不容易,挣的就是个辛苦钱,只要能保证安全,税收高一点也能接受。

    马福荣看见邵龙的日子越过越好,大有过自己的意思,心里是嫉妒假眼红,于是他想出一个狠毒的办法来:故意让人假扮成一支商队,携带大量的财物进入酒泉城内,然后装成被洗劫的样子,连盗贼使用的武器都已经刻上了邵龙的记号,你想谁会抢劫带上自己的记号的武器?这只人马一进城就被邵龙盯上了,还没等他们开演,邵龙先下手为强,直接在驿馆门前把他们全部抓起来,从他们商品里搜出假的金银珠宝跟货物,又找出了打算栽赃的凶器。

    邵龙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在驿馆门口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他们安上一个走私假货,私藏军火的罪名,全部斩。消息传回张掖,马福荣气得要死,想要集合人马去打邵龙,可是主薄劝他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跟邵龙看来只有智取。

    他们两家闹的凶,吐谷浑早就觊觎中原地带的丝绸之路上的财富,于是派人联系邵龙,打算扶持他做凉州刺史,邵龙这个人前面我说过是个汉人,也是个比较有骨气有民族心的一个汉子,当卖国贼他肯定不干,于是斩钉截铁的拒绝了吐谷浑的拉拢。

    当时吐谷浑的可汗是一个叫夸吕的人,他英明神武,喜好中原文学,自己的国家也崇尚儒学,王宫里的士人大多担任险要的官职,在他的治理下吐谷浑拜托了游牧民族的特性,成为像西魏那样的封建制君主国家,并且定都在伏俟城,当时吐谷浑大概有几十万的人口散居在河西一带,其中伏俟城里有居民十几万人。

    吐谷浑在夸吕的治理下渐渐强大起来,他就把目光放到了中原的河西走廊上,那里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控制了河西走廊就等于控制了钱袋子。对于拉拢邵龙原本他是信心满满,可是却不料邵龙压根不买账,完全的不给自己面子,这让他脸上有点挂不住。

    于是他就想要该换人选拉拢马福荣,虽然他对马福荣的为人和做事风格很是不屑,但是有时政治上不因品德选队友,只因利益分左右。马福荣势力要比邵龙强一点,加上他凶狠的作风,在河西一带很多人都怕他,日后夸吕拿下河西走廊后,让马福荣做个总管,他可以放心不少。

    马福荣就是贪财,对于金钱有着近乎病态的**,这多少和他少年时期遭受的苦难有关,但是在夸吕看来一个喜欢金钱的人是容易被控制的,相反一个铮铮铁骨不畏权利和金钱诱惑的人,反而不好办,这样的人只有彻底除掉。(。)

第二百六十一章 治国如经商() 
宇文护没有想到自己把宇文导的军队调回来会让河西走廊发生如此大变故,这然他有点始料未及,可是如今后悔已经太迟了,关中此刻就要沦为战场,宇文护和宇文导两人要做出抉择了,是趁乱扫平这些外镇强大的军阀,还是做和事老继续和稀泥,维持西魏表面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