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在秦末-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王山立刻领命,然后命人将秦兵带走。

    谁知这秦兵竟然挣扎着拼命喊道:“主公主公饶命啊小人是秦郡尉的妻弟,求您法外开恩啊”

    “嗯?”杨林顿了顿脚步,转身看向这么秦兵,见后者惊慌的神情,他沉声说道:“汝是秦明的妻弟?”

    “正是,正是”秦明立刻点着头,眼神希翼的哀求道:“求主公饶小人这一次吧,小人保证绝不会有下次了。”

    “主公,不可啊!”王山在一侧焦急的进言道:“我军军纪严明,怎可因为一人而法外施恩呢?”

    杨林没有理会王山的话,他仍旧对秦兵问道:“汝可知我沛军绝不扰民之军纪?”

    “这个”秦兵唯唯诺诺,低下头不敢看向杨林,他知法犯法,心中有愧。

    见此情况,杨林突然大声喝斥。道:“吾早在进城时就已经将绝不扰民的军纪告知了秦明,汝为其妻弟,更应该严于律己,今日你这番恶行,吾若不斩你。如何正军纪?”

    “走,给我带走!”听到这里,王山终于放心了,他恶狠狠的踢了秦兵一脚,然后立刻将其带走。

    然而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呼喊。“主公,请慢!”

    杨林循声望去,见一人带领几名亲卫火速的赶过来,闻其声,便知来人乃是秦明,而见其焦急的神态。不用问也知道是因为何事。

    “主公,末将恳求您饶恕这厮一次,此乃末将管教不严,末将担保,绝无下次。”秦明恭敬的行完礼,然后目光瞪视了自己妻弟一眼,又满面哀求的说道。

    杨林看向秦明。丝毫没有任何的心软,他指着秦兵,阴沉的说道:“秦明,吾早已言明,扰民者立斩不赦,此乃我沛军之根本,上至我杨林,下至一兵一卒,任何人都不得违抗。汝为郡尉,应该明白军纪无儿戏。岂能视若无物?”

    “主公”秦明还想继续求情,可杨林没有给他机会。

    只听杨林又一次督促道:“王山,还不去执行?”随后他便在亲卫的护送下离去,只留下怔了怔出神的秦明。

    “郡尉,现在怎么办?”见到杨林走远。王山也将秦明妻弟带走,一名士卒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秦明叹口气,咬牙切齿的喝道:“怎么办?还能怎么办?都给我回去,这件事情都给我当做没有发生过,还有,命我们的士卒绝不可像以前那般欺压百姓了。”说完,他就愤愤的挥着衣袖离去,至于是不是真的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那就不得而知了。

    杨林回到郡守府,王山也带着秦明妻弟的头颅复命,见此,他立刻吩咐王山将此头颅悬挂于军营外,以作以儆效尤之用。随后他想了想,又亲自前往被欺压的店主那里看望和道歉,并让王山带来丝许钱财以作安抚。

    杨林的此举,立刻在沛韩联军和投城秦军以及百姓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震撼。身为主公,他竟然不惜身份,亲自向百姓道歉,此等作为,不说空前,但在秦末也是绝有。如今正值天下大乱,人命比狗贱,谁还会去考虑百姓的尊严和困苦呢?而偏偏杨林做到了,他以身律己,言行于表,不折不扣的遵守自己制定的军纪。正所谓若正人先立己,如此才能军民一心,主臣一心,心齐力才大。

    次日,张良亲自到访,他见到杨林,也毫不掩饰内心的激动和赞赏,他急切的说道:“沛公大义,良自愧不如,有沛公在,乃故韩百姓之福。”

    “先生错也。”杨林挥手沉声说道:“非百姓之福,乃是我等之福,若没有百姓,我等何能在乱世中生存下去?所以,百姓不是子民,而是我们衣食住行的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等。林只不过是尊重他们而已,百善孝为先,小孝孝父母,大孝孝百姓。”

    “主公之见解,我等惭愧,今日受教了。”郦食其也是自愧不如的摇着头,对于杨林,他是越来越看不清楚了。

    你总以为今日了解了他,可明日他又变成了一个让你再次去了解的人,这就是杨林。

    见到众人到齐,杨林示意的说道:“汝等都落座吧。”随后他看向张良,低声细语道:“先生,林就先说了。”

    张良微微点头,也小声的回应道:“沛公请!”

    “今日召集汝等,是想听一听大家的意见,目前颍川郡已经尽在我等掌控中,但各县城的内政、防御、建设、生产,以及百姓的饥饿冷暖仍然是个大问题。”杨林正了正面色,高声说道,他扫过萧何等人,又道:“有何意见,但说无妨。”

    “主公、丞相”郦食其抬头,拱手而道:“目前来看,各县内政仍然需要前秦官吏治理,我军此等人才甚少,不宜过于干涉,只需节制便可。”

    韩信也接着开口讲道:“至于防御,信以为应在郡内招兵买马,充实两军。另外,还应以阳翟为中心,长社、尉氏、颖阳、襄城、武安、密、应等县城为外围,同时并以许、鄢陵、颍阴、舞阳等地为接应,组成一个双拱形的防御。”

    闻此言,杨林和张良都颔首认同,韩信的此法确实可行,此乃将全郡的城池相互连接,相互照应,以阳翟为中心,各地为外围的拱形战阵,只要兵力足够,颍川郡将成为一个铁桶。

    ps:求月票啦,有保底月票的朋友帮帮忙。同时感谢副版主一直不辞辛苦的管理书评区和支持本书,喜欢的人可以多去留言,副版主都会给加精的。

第一百七十四章 张良效忠() 
“先生以为如何?”杨林询问身侧的张良。

    张良笑道:“有韩将军在,沛韩两军何愁?”显然他对韩信的评价甚高。

    韩信拱手道谢:“丞相谬赞了,能为主公解忧,信义不容辞。”

    “汝等还有和建议?”杨林又一声询问。正所谓集思广益才可开拓阅历,兼听则明、偏听则隘,每个人的见解不同,才能从中找到最适合的一条。

    萧何闻声,沉默片刻,也拱手进言,说道:“不论的内政还是军事,都离不开人,人是这一切的根本。何以为,应先利民,才能利政和利军。”

    “好一个利民,萧何,汝有什么想法,速速说来。”张良双眼闪烁,当即追问道。

    萧何点头,又继续开口讲道:“主公曾言,民最重、社稷次之、君最轻。无外乎就是以民为本,现在我等初收复颍川郡,百姓民心惶恐未稳,应当以安抚民心为首要。只有民心稳了,内政才能见效,兵马才能招募。”

    “孟子曾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郦食其是儒家学者,立刻引述自家学派圣人的论述附议道:“主公,仁义礼谦乃安抚民心之方针。”

    杨林也想了想,萧何和郦食其的见解和他颇为相同。于是他点头道:“萧何,汝便起草一份安抚方案,尽快呈于吾与先生。”

    “诺!”萧何接令,然后请辞离去,急忙起草施政之法。

    随后众人又各抒己见,不管内政和军事,只要有利于沛韩联军和百姓,所有人都畅所欲言,不管对错和差异,杨林都认真的听取。而后取精华去糟粕。一来填充自己的见识,二来可以凝聚众属下的心力。

    待一切结束,众人也相继散去,最后只留下杨林和张良二人。杨林拱手笑道:“先生刚才的一番见解。林钦佩。”

    “呵呵。沛公谦虚了,良只不过是和沛公兴趣相投,均是以民为重。沛公若是无事。良也先走了。”张良回应的说道。

    “先生请!”杨林伸手请送道。

    张良出了大堂,便返回自己在郡守府内的庭院,他现在和杨林平起平坐,各自住在一个院落内。刚进庭院,便见到郦食其已经等候多时,他上前一步,寒暄道:“郦先生有何事?”

    郦食其笑道:“丞相可否屋内说话?”

    闻言,张良也点着头,道:“先生请!”对于郦食其,私下里张良都是以学生自居,毕竟张良同为儒家弟子。

    进入内堂,宾主相继落座,郦食其又言:“可否请去左右。”

    张良也依其所言照做,命左右亲卫离去,虽然如此做,但他内心已经惊讶不已了,他本不笨,自然明白郦食其找自己定有要事。“先生究竟是何事,还请但说。”

    “丞相觉得我家主公如何?”

    “沛公?”张良不知郦食其为什么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