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皇后在上-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渝回到坤宁宫,萧岭和朱颜正在用午膳,当然萧岭用的还是药膳,桌上的菜基本都是朱颜的。

    萧懿行也在,他现在八个月,除了喝奶也能添加点辅食了,乳母正在舀着蛋羹喂他。小家伙胃口不错,明明眼睛都要睁不开了,调羹喂到嘴边还是会自觉张开,啊呜一口把蛋羹吃下去。

    有朱颜和萧懿行两个胃口好的在旁边影响着,萧岭就是只能吃药膳,也没觉得那么难受了。偶尔,他会偷偷夹一点清淡的素菜,萧明川问过太医,说是没有关系,乳母嬷嬷们也就不管他了。

    顾渝暂时不饿,就在旁边看着他们,顺便等着萧明川一起过来用膳。

    萧岭最先吃完,吃完跑到顾渝身边,小心地伸手摸了摸他的肚子。萧岭被萧明川耳提面命过很多次,爹爹肚子里有小妹妹,他暂时不能缠着他抱了,有这方面的需求只管找父皇,他有求必应。

    “爹爹,小妹妹什么时候可以出来陪我玩?”都已经好多天了,爹爹的肚子怎么还没长大,他记得大舅母要生冬儿妹妹之前,肚子都是大大圆圆的,他妹妹怎么长得那么慢呢。

    萧明川进屋时,正好听到儿子的问题,就笑着答道:“岭儿不要着急,明年七月的时候,小妹妹就出来了。”想到季宜推算出的预产期,萧明川对顾渝真是充满同情。

    七月本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承庆十一年的夏天还是特别热,顾渝这个月子可不好做。

    若是单纯的天热,搬去京郊的太平行宫倒是不错的选择,那边地势高,夏日里相对凉爽些。但是承庆十一年的气候,却不是那么简单,那是真正的天灾,人力难以抗衡那种。

    开春的时候,紫金江春洪爆发,南方却是迟迟不下雨,南旱北涝的局面持续了一个多月,农时差点都给误了。到了入夏,情况一下子就反了过来,北方不下雨了,紫金江的流量降到了有史以来最低点,很多支流都干涸了。西宁河却是全流域雨水不断,这种情况是最可怕的,因为水太多了,根本没有地方分流,不时就有决堤的急奏报到萧明川的案头。也就临洮河比较温顺,那年没给萧明川惹出什么麻烦来,不然干的太干,涝的太涝,朝廷还拨不出赈灾的粮食,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如今想来,天灾只是一方面,**也是有的。往大了说,萧明川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朝廷的准备不够充分。之前钦天监就说过天有异象,萧明川不能说是没信,就是没想到会那么严重。

    当然,这个锅不是萧明川一个人能背的,顾太后比萧明川更重视钦天监的话,可他做的一切安排,也低估了灾难的程度。毕竟,事情发生之前,谁能想到整个西宁河流域都是连降暴雨呢。

    此外,部分河堤的质量存在问题,也有部分是洪水超过了河提的承受能力,但是临场指挥的官员应变能力不够,没有及时撤人,而是要求硬顶,最后的结果就是堤毁人亡,损失惨重。

    萧明川驾崩前总结过自己一生的功过得失,微末细节记不清了,大的天灾**还是记得的。重生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大事用别人看不懂的方式记在了小本本上。

    **还能从源头杜绝,天灾却是没法避免的,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这回,萧明川对钦天监的话高度重视,该修补的河提立即修补,该换抗旱作物的马上就换,省得到时候颗粒无收。西宁河的洪水非人力可控,该分流的提前就迁民,该死守的现在就加固河堤,全盘都要保住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减少损失,降低伤亡。旱灾过后有蝗灾,水灾过后有瘟疫,也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降低人员的死伤,不然人心惶惶也是极麻烦的。

    不管事前做了多少准备工作,萧明川可以肯定的是,明年从春天到秋天,他肯定是忙得不可开交,陪顾渝去太平行宫避暑是不现实的,要么他自己去,要么就留在宫里,没得其他办法。

    季宜还说了,孕夫畏热,却不宜多用冰,气得萧明川不行,那么热的天,他让顾渝怎么办。萧明川一向身体很好,自认为是寒热都不怕的人,可是承庆十一年的夏天,他也觉得难熬。

    萧岭眨眨眼,懵懂地问道:“七月是什么时候?”他还没读书,也不大会算。

    顾渝伸手揉揉儿子的脑袋,轻笑道:“就是明年最热的时候。”

    萧岭点了点头,表示懂了。他的时间观念不够,冷热的概念反而是有的。

74。第074章 温弦() 
十一月底,温弦陪着薛颐到了上京。薛颐给顾渝诊了脉,又看过花大夫开的药方,表示没有问题。他还说皇后的状态很好,照着这样养下去,这次生产会比上次顺利许多。

    萧明川苦着脸问道:“薛神医,朕不懂医术,你可别逗着朕玩。皇后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吐,吃了东西也会吐,最多能有一半的东西留在肚子里,这也算是正常的?”

    薛颐颔首笑道:“陛下有所不知,孕夫都是这样的,有人吐前三个月,有人吐后三个月,还有人从头吐到生。殿下虽然吐得厉害,可他能吃得下去,这就算是好的,还有吃多少吐多少的。”

    萧明川闻言咂舌,觉得那样的情景真是太可怕了,要是顾渝一直那样,他早晚死于心力憔悴。他又想起前段时间,顾渝可不就是这样的,还是用了花大夫的方子,才稍有好转,不那么吓人了。

    薛颐诚恳地表示,他的专长到底不是孕产科,皇帝指望他给皇后安胎和接生,未必就能比得上宫里的太医或是那位花大夫,毕竟术业有专攻,他们才是天天和孕夫孕妇打交道的人。

    花大夫常年开着医馆就不说了,季宜是太医,宫里没人怀孕,他也给世家贵族的太太奶奶正君少君看诊,不然闭门造车,哪里能有进益。他治产后出血有绝招,可论其他,并没什么优势。

    萧明川原先没把花大夫放在心上,觉得他就是个普通大夫,喜脉而已,哪个大夫诊不出来。不料季宜说他好,薛颐也说他好,萧明川就动了心思,想把花大夫请进宫给顾渝瞧瞧。

    谁知萧明川和顾渝说了,顾渝却不同意,他说花大夫不知道他的身份,给他诊脉反而没有顾忌,有什么就说什么,要是知道了,也许会很拘束,那和宫里的太医还有什么区别。

    他现在有太医看着,情况也很稳定,不用麻烦花大夫。不如三个月过后,他还让顾湘陪着他,悄悄去花大夫那里。只要能够出宫,他就能去外祖父那里,简直就是一举两得,没什么不好的。

    萧明川想了想,竟然同意了顾渝的要求。他听太医说过,三个月以后胎儿就比较稳定了,孕夫正该多走动,以后也好生产,要是像他以前想的那样,整天让人养着,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花大夫的医馆就在内城,从宫里出去不算远,顾湘身手不弱,他再叫影卫跟着,一个月去一趟也使得,正好也让顾渝可以出宫透透气,到以后不方便出宫的时候,再请花大夫来也是一样的。

    顾渝的话说得有道理,医生只把病人当病人的时候,看脉是最准的,不说穿身份也好。

    温弦常年在外面飘着,一年也难得回一趟家,虽然萧明川让他找的游医不好找,可是只要不在上京,他就觉得浑身舒畅,一旦回来了,简直就是噩梦开始上演。

    由于年龄差距,温二太太和顾二太太年轻的时候不算熟,勉强只能说是认识,倒是最近几年,由于相同的烦恼,走的是越来越近。

    温文温雅兄弟都是标准的岳父命,闺女生了一堆,就是没有儿子。丹阳公主还在世的时候,最愁的就是抱不着孙子,担忧了十几年。

    代国公夫人生了整整七个女儿,死活生不出儿子来。温二太太稍微好些,虽然隔的年头久了些,可生了两个闺女以后,好歹是生下了温弦这根独苗。

    顾二太太和温家两位太太刚好相反,她是进门就生儿子,一口气生了四个,想要闺女却不能如愿,还曾经把小儿子当成闺女养过。

    温弦和顾湘都是对成亲生子不热衷的人,温二太太和顾二太太也因此成了知交。

    面对母亲的逼婚,温弦的反应是跑,跑得越远越好,反正他皇命在身,不是随意乱跑的。顾湘的办法就是拖,他从来不说不成亲,不过是要求高了点,找不到可以成亲的人。

    陡然被萧明川召回来,温弦想死的心都有,他的处境可比顾湘艰难多了。顾湘的兄长顾津是成了婚的,膝下儿女双全,顾二太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