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红楼去写文-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烧碱,土碱行即便说不上满大街都是,但都中随便也能找出七八家来,一分银子一斤,童叟无欺,量大从优。

    香油是四分银子一斤,清油是三分银子一斤,猪油是五分银子一斤。

    贾琮回忆着从荣国府下人那里听来的物价,估摸着算一下成本,刹那间,他风中凌乱了。

    没有进入工业时代,没有便利交通,没有科技进步,好吧,在古代,肥皂也是一项极昂贵的生活用品?

    想像现代那样,走物美价廉的路线,明显是行不通的,就算贾琮头脑发热,亏本求好评,用惯了不花钱的草木灰和皂角的人们,会不会掏钱买账,也是一大问题?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当年是连日不落帝国都无可奈何,只能出下三滥的阴招来破局的。

    贾琮可没有破产了还为推广工业制品而自豪的情怀,更不想成为时人笔记的笑料,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何必再自找苦吃呢。

    大概,只能走奢侈品路线了,贾琮在脑海中比较了一下,肥皂和荣国府日常使用的胰子,觉得肥皂的去污力,还是极有竞争力的,如果包装合适,营销得力,走高大上的路线绝对没问题。

    现代人花样百出的营销手段,顺便拿出几样来,也能花式吊打古代淳朴的经商思维。

    然而,营销是花钱的,靠口碑逆袭的是极少数,概率比中体彩大奖还渺茫。

    而贾琮手上只有两百两银子,要出产品,还要搞营销,这么一点钱,他好想仰天长叹,微臣做不到……

    纠结了许久,贾琮把心一横,如果说着做不到,就什么都不去做的话,那么更什么也做不到。

    不管那么多了,先把产品做出来,营销的事以后再考虑,说不得哪天又能发一笔儿,实在不行,大不了拿着荣国府的名号再去骗一笔银子,以后产品出来了,再加上利息还回去。

    一拿定主意,贾琮立刻去找贾环,叫上赵国基,出去找房子,没办法,年龄是硬伤,没大人带着出不了荣国府大门。

    彼时,贾环正斜靠在榻上装睡,头上蒙着块秋香色的毯子,而赵姨娘一边缝着鞋底子,一边喋喋不休的抱怨,窗外此起彼伏的蝉鸣声和赵姨娘的抱怨声,混和在一起,极有节奏感。

    看见贾琮进来,只是抬了抬眼皮,皮笑肉不笑的说了句:“琮哥儿来了啊!”

    贾琮仿佛浑然不觉,笑着问了赵姨娘安,说:“我找环哥儿教我念书。”

    赵姨娘白眼一翻,不耐烦地笑道:“不巧的很,环儿睡了,改天再过来吧。”

    突然,贾环腾的一下从榻上坐起来,揉了下眼睛:“谁说我睡了,我醒着呢,只是闭目养神罢了。”

    说着,跳下榻来,对着贾琮说道:“琮哥儿,你等我一会,我换身衣裳——”

    话还没说完,就被赵姨娘打断了,她鼻子里哼哼两声,手往腰里一叉,指着贾环道:“兔崽子,你要往哪跑?不在家里呆着,成天儿东跑西跑,外头有好的给你。”

    贾环抓了件衣裳穿上,嘀咕了一句:“总比在这儿听你唠叨强。”

    说完了,拉着贾琮,扭头就跑。

    赵姨娘追了两步,气得大骂:“下流没脸的东西,你有本事跑,有本事别回来。”

    往日贾琮过来,赵姨娘便不是满脸带笑,也是和气有加,全不似今日这样反常。

    跑了一阵,贾琮停下来,站在树荫里弯腰喘气。时下,树荫正浓,半绿半黄的叶子落了满地,斑驳的光影洒下,落叶仿佛又染上了零星的金色,色彩是如此和谐绚烂。

    怔了一下,贾琮揉了揉肚子,咳嗽一声:“你姨娘今天是怎么了?好像不大高兴。”

    赵姨娘这是大姨妈来了,还是更年期到了,这脾气真是来的莫名其妙……

    啧啧。

    不过,这样的话,在心里腹诽也就算了,说出来难免让人尴尬,说出口的话还是委婉点比较好。

    贾环咬了咬唇,转头往赵姨娘的院子看了一眼,嘟了嘟嘴:“还不是三姐姐,同姨娘说什么便是兄弟,也只有一道上学,没有一道逃学的,我不成器也罢了,带坏了你,太太在大太太跟前却不好说话……”

    在每个护短的家长眼里,自个的孩子都是十全十美的,凡有不对,定然是被别人家孩子带坏了的。赵姨娘只是一个糊涂人,有这样的迁怒,也不算莫名。

    对于探春认为贾环会带坏贾琮的结论,贾琮只能耸肩,少女,你太天真,想左了。

    “唉,女人啊,你的名字叫麻烦。”

    贾琮长叹一声,拍了拍贾环的肩,漫不经心的一笑:“走吧。”

    “去哪儿?”

    “去找你舅舅”

    “我舅舅,哪个舅舅?”

    “笨,赵国基呗,难道还能去找王大人?”

    赵国基十分好找,他自从得了二十两银子的赏钱,几乎天天都在荣国府二门外候着,目的嘛,十分显而易见。

    要知道赵国基一月的月钱才一两银子,贾琮小手一挥,就赏了他二十两,这是他一年多的月钱。赵国基自觉得了大甜头,怎么能不对贾琮毕恭毕敬,车前马后的侍候着。

    按现代人的逻辑,这事基本是赵国基去办的,贾琮就出了本不值钱手稿,完全可有可无,银子应该是赵国基得大头。

    然而,没有贾琮贾环掺和保证,给赵国基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做这样的事儿。

    万一事发了,有贾琮贾环在前头顶着,他最多挨顿打,扣些月钱,而没了贾琮贾环,他自个这么做,一棍打死他,旁人还要说活该。

    阶级社会就是这样,奴才都命如草芥,一文不值。

    似赵国基这样暂时没了差事的人,偶尔进来逛逛还可,天天进来,就有些扎眼,难免有人往凤姐儿跟前说去。

    亏得贾琮知道了,让赵国基不要太爱惜钱,买些不值钱的瓜子花生散给二门外的小厮和婆子,那些人吃人嘴短,自然少了是非。

    赵国基听说贾琮和贾环要出去,正中下怀,不到盏茶工夫,便央人弄了辆马车来。贾琮笑道:“几日不见,你本事见涨啊!”

    赵国基有点儿不好意思,含糊道:“闲来无事,请马厩那些人喝了两回酒,有点儿小交情罢了。”

    贾琮脑子里灵光一闪,笑的十分和气:“有交情总比没交情好,晚上我和环哥儿出银子,你再请他们一席酒。日后少不得要劳烦他们。”

    要人办事要使唤人,以荣国府这些家生子的德行来看,给点小恩小惠,比凤姐儿发话还管用。

    贾琮本来也没啥主仆思想,要人办事本来就该给钱,荣国府给了工资,他就当给小费了。

    马车疾驰出了荣国府,赵国基问道:“两位哥儿,咱们往哪里去?”

    “这附近最有信用的牙人是哪个?”贾琮伸出两根手指,撩开车帘,往外看了一眼。

第14章 白家牙人() 
所谓艄皂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艄是船夫,皂是衙役,店是开旅店的,脚是出租牲口运货搭客的,牙嘛,就是中介。

    古代的船夫,多是犯罪分子兼职,经常见财起意,见色动心,在河中央请船客去赴龙王宴,倘若事发了,撑船一跑,往沙洲小岛上一躲,一年半载又出来继续营生。

    古代的衙役,很多是没有编制的,放现代叫临时工,工资来源嘛,基本上就靠灰色收入,例如收保护费什么的。

    古代的旅店嘛,倒不都跟孙二娘似的专营人肉包子,但偷客人东西,将重病的客人撵出门这种事情,基本上司空见惯。

    脚夫也是帮忙运货运人,要不是收了定金立马反悔,不讲信用,要不就是运着运着货就不见了,人也没了,偶尔谋财害命吧。

    牙人呢,这行害命的少,但刁钻劲儿却是一等一的厉害,一旦起心算计,立马能生出百般法子来。吃了买家吃卖家,欺行霸市,拐卖妇女,几乎无所不为。

    然而,在古代社会,要买房子要买人,要做什么大宗生意,不通过牙人还真不行。

    所以,贾琮必得找个有口碑的,不求丫诚实守信,至少坑他不要太狠。

    青墙灰瓦的小院,门前铺着青石板,从门缝里望去,院子里搭着葡萄架儿,几只麻雀在架子上跳来跳去,极是活泼可爱。

    赵国基跳下马车,理了理身上新换的绸缎衣裳,走到门前,咳嗽一声,扣了扣门,高声问道:“白牙人在家吗?”

    “在呢,来了。”

    只听得里头有女人答应一声,紧接着骂道:“二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