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占有欲-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说,“还有,像海城那边,眼看着越来越不像话,大哥和男人打得一片火热不说,连伯母留下的私产都送出去一半儿哄小情儿……不是全社会都在讲与时俱进么,咱们韩家上次订正家规还是几百年前,您看,是不是也该改改了?”

    “唔,”韩景渊不置可否,问韩林,“你说呢?”

    韩林皱眉沉吟半响,说:“我觉得该不该先不说,就算改,目前咱们也不太适合提出来这个。”

    “哦?为什么?”

    “原因有两个,第一,大伯和伯母都不在了,如果由您提出改,有欺压小辈的嫌疑。第二,您现在的位置险要,一改家规咱们就是直接受益人,倒显着咱们急功近利,拆海城的台给自己搂好处似的——再说,虽然现在不实行株连了,但哪能说一个人的事儿真就一个人负责?就好比这次换届,”韩林看了他爸一眼,“影响就是明摆着的。”

    韩景渊嘉许地一笑:“不错。小远,多跟你哥学学,你还要多历练。不过二林,还有一点你谈的不够深入:韩家上一辈嫡系可不止我和你伯父两个,还有你远嫁的姑姑,再有上一辈的嫡系,你小二叔那支儿,都是没出三服的。你算算,如果改家规,他们的立场和意见你要不要考虑?”韩家堂兄弟之间是大排行,这一辈儿只得韩韬、韩林、韩远三个,所以叫韩林二林。

    如果一直维持家规就算了,毕竟几百年了,韩家人对这种状态已然认可。可是,既然要改,别人就会想:凭什么我就不能分一杯羹?往上数一辈儿,我也是韩家的嫡系,我还活着呢,没有我的扶持,哪有现在二房的风光?

    “那……您的意思是再等等?”韩林问。

    “等?”韩景渊微笑,“怎么等?这一届,海城的态度已经摆出来了。他不会支持我走的更高。你三十一了,现在才是个处长,虽然帝京的行政级别高半格,你也不过副厅——我还能熬多久?十年?如果下届换届再没有动静,估计今生也就止步于此了。十年后你能到什么地步?副部就是个坎儿。你也就罢了,还有小远。”他看了眼韩远,“听说你跟别人合伙弄了个贸易公司?”

    “我那就是闹着玩儿的,挣几个零花钱。”

    “嗯,闹着玩儿。现在你闹着玩儿,别人看在你老子你哥哥的面子上,不会为难你,十年后呢?谁能保你?别看你哥,你哥自己要在官场立得稳,就要做好官,官场面子就要做足。官员做生意容易被人诟病,我是希望你们两个能秉承我韩家传统互相扶持的。”

    韩林韩远全明白了,两人对视一眼,都觉对方眼里放光。

    “爸,您放心,我们一定不让您失望。”

    “那就好。”韩景渊看了看两个儿子,一笑,“这事儿要一步一步来,事缓则圆。大方向有了,其它心里有数就行,不许搞小动作,更不许出去乱说,明白吗?”

    “明白!”韩远有点儿亢奋,随即又想起个事儿,“爸,听说左知遥又要把百里崖渔场转出来了——你说那姓左的是不是疯了?建军港的事儿都传的满天飞了,难道他不知道信儿?”

    韩林却不这么看:“小远,大哥手里有伯父留下的资源,得到消息不会比咱们晚多少——难道是军港的事儿又不准了?”

    韩景渊教训韩远:“永远不要低估别人,尤其是当这个人可能成为你的对手的时,更要小心应对。海洋安全刻不容缓,军港是建定了,只是建在哪里的问题。上头已经画了圈儿,海城的可能性很大。不要把眼睛盯在军港动迁这种蝇头小利上,安置费有十来个亿到头了。要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能利用上的,我上次让你们去实地好好看看,也是出于这个原因。都回去好好想一想,因势利导才能事半功倍。”

    韩远不懂,刚想说什么,一偏头看他哥若有所思,就忍住了没问。

    “下月初你们大哥生日,去年是小远去的?今年二林也去吧,帮我们把礼物也带去,态度要好,尤其是你,小远,不要招惹那个姓左的,说不定将来他有大用。”

    韩林韩远纷纷答应。爷三个又聊了会儿各派系的形式,才各自回房。

    不同于韩远的摩拳擦掌踌躇满志,韩林躺在床上有点儿辗转反侧。韩家家主这个馅饼太诱人,可韩韬……毕竟是大伯的儿子,真能被自己算计了去?

    韩韬的爹韩景澜是传说中神化了的人物。当年华国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很多家族都移居海外,当时韩家还是韩景澜的爹做家主,老爷子死活不离开海城。倒不是他多爱国,而是他觉得“寄人篱下如龙游浅滩”,必然过的不舒坦。华国这么大,能人有都是,不可能永远这么怂,总会有个谁一统天下——只是没想到最后得了天下的是个爱好劫富济贫的政党。老爷子很快认清形势,不同于一般家族还要被共产,老爷子第一时间找到国家的宰相周大总管,愿意交付韩家产业,只一样,要求所交付产业的厂长扔由韩家人承担。

    周大总管很人性,没有收割韩家的所有家产,只收了当时的工业企业,比如船厂之类的,其它例如韩家祖宅、墓地和祭祀产,都作为韩家私有财产予以了保留。所以,轮到韩景澜做家主的时候,接手的不过是一堆诸如“船厂厂长”“酒店经理”之类的头衔,但就这样,韩景澜也干得风风火火,尽职尽着地干着本职工作,按后来其它人的话说,那是眼睁睁地看着明明该是韩家的钱“哗哗”地流到别人的口袋里。再后来的事情就比较神奇了。不知道是韩景澜的爹有前瞻性,还是老天又给了海城韩一次机会——改革开放了。

    韩景澜很快抓住机会,先是承包了旗下的工厂酒店,然后渐渐蚕食鲸吞,等到国有企业改革,变成私有股份制时,当年拱手献上去的那些产业就又都姓韩了。接下来的十年,是快速发展的十年,韩景澜把韩家的产业以一种恐怖的方式迅速壮大,资本积累达到了外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与此同时,有着强力后盾的韩景渊在仕途也是一番风顺——不可能不风顺,他的官做到哪里,韩家的资金就投到哪里。引进资金是政绩的硬性指标,百废待兴,每个城市都渴望吸收新鲜血液。

    就这样,韩景澜成了受领导人数度接见的爱国实业家;韩景渊成了清廉自好,调度有方的政界新贵。海城韩,熬过了军阀割据、熬过了外族侵略、熬过了政改、熬过了文 革,又一次站在了属于胜利者的山巅上。

    有人说,可惜韩景澜死的早,如果他能再活十年,说不定整个北中国的资本分配就要重写。这样传奇一样的大伯,是几代人的偶像,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儿子,可能是个任人搓圆捏扁的面瓜么?

    韩林越想越深,也越想越亢奋——都是韩家的种,身上一样流的是韩家的血,凭什么大伯能做的我做不了?韩家的家规也是姓韩的人订的,凭什么他能订我不能订?我要把海城韩打上我自己的烙印,我韩林,就要做这样的汉子!

    作者有话要说:各位儿童节快乐~~~~~(≧▽≦)/~

    我郁闷。我都没写那么露骨就又收到警告。按青争童鞋的话,我都是史上视频h最短小人士了,我还是没逃过小黄条的追击。

    我想好了,下次这么写:某人的药杵温柔地捣进幽闭的花径……只要老韩小左不在梦里追杀我,我就这么干了。

    这章码好很久了,想放不放就纠结了两小时。都说中国现在没有贵族,其实贵族不好说,世家还是存在的。那么,那些世家是如何趋利避害走到今天的呢?这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如果看完觉得有意思,袍子抱拳感谢,如果觉得实在无聊该砸臭鸡蛋,也请暂时手下留情。袍子完结后会有番外赠送,例如药杵花径之类的……
64365 。
6436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