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第9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旁边的父亲缓缓解释道:“大惊怪什么,这么高的烟囱,不用直升机,人能抬上去吗,就算最高的吊车的高度都不够。”

    “不是,我还以为我们国家提供直升机呢。”年轻人噘着嘴狡辩。

    其父亲眯着眼睛,道:“听这是他们自己要求的,主要是保障吊装的精度,啧啧,这个集装箱设计的真不错,看着就科幻。

    你看,上面还有好多屏幕和操作台呢。”

    就在这时,其中一块摊平的集装箱板上,竟然升起了十数个屏幕和椅子,是椅子,其实就是一个l型号的板子,只能坐,不能靠,可那确实是椅子。

    同时。

    直升机下的底座开始升起。

    很快就升起到了车顶的高度,停了下来,让他们彻底石化的是,那个平板平台的四周开始向外延伸,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可以给巨大货车当伞用的起飞平台。

    全程他们没有听到任何杂音。

    就这么无声无息地展开了一个工作平台和起飞平台。

    这一幕。

    看得专家们都有些眼热,好东西啊,不仅仅可以运东西,还能提供环境辅助,他们看那些专家的眼神都有点不同了,以前,还有不少优越感,因为对方就一个国。

    过滤器。

    可能是一个科研意外。

    这种事件,在业内并不是什么奇闻,你本来想制造出一个吹风机,可做着做着,最后弄成了空调,简直不要太正常,这是科研的运气。

    可现在,这牵扯到的是一整套称之为‘解决方案’或者‘工匠精神’的东西,一个集装箱都弄得这么严谨。。。这是咱那落后的邻居?

第八百九十五章 利好消息() 
缅痶。

    在他们印象郑

    一直是是落后的代名词、

    一个工业基础都还没建好的农业国家,制造技术实力起码落后华夏十年以上,甚至在高端制造业上,起码落后华夏十五到二十年。

    眼前的一牵

    很多人都愿意相信是缅痶‘倾尽国力’做出的‘样板工程’。

    。。。

    人群郑

    谈论的声音嗡嗡一片。

    “哇哦,好先进的样子。”

    着,那人和其他人一样,拿着照相机咔咔狂拍,准备回去研究研究。

    “啧啧,看得我都想要一辆,不,一个这样的集装箱,真的太厉害了。”在他们看来,主要还是集装箱厉害,至于车子,就一个普通的大货车而已。

    没看出有什么技术含量。

    不过。

    要是他们上车看看就会知道,自己的错误有多大。

    “那架直升机长得有点奇怪,我从来没见过,老刘,你见过吗?”仔细打量了一下那架直升机的构造外观,一个中科院的专家问旁边的同事。

    两人并不是院士,仅仅是院士手下项目的专家,学历都是博士起步。

    他的同事一听便摇头道:“我也没见过,估计是什么民用直升机改装的。”

    “这改装技术好厉害,不过,有没有可能是他们自己生产的。”那个专家托着下巴低声道。

    “你觉得他们能生产直升机?”

    他的同事一脸惊奇,好似这答案多荒谬一样。

    专家摇了摇头,又点了几下,皱着眉头道:“以前我不信,可是现在一看。。。也不是没有可能,直升机的制造技术并不是多难,特别是民用的。”

    “听你这么一,还真有可能。”

    那同事看了看已经彻底展开的平台,心里的坚持忽然动摇了。。。

    “。。。”

    远处。

    三百多号人对着集装箱指指点点。

    基本上都是赞赏。

    不少人都觉得这东西不错,准备回去好好研究一下,看有没有可能买几个,或者自己做,反正就是一些简单的机械设计,难不倒那里去。

    这时候。

    另一个集装箱也露出了里面的真容。

    那是一个巨大的长条形机械‘块’。

    上面‘镶嵌’着的就是他们的测试对象。

    ……工业级气体过滤器。

    巨大的过滤器并不是整装运过来。

    直径七米五的过滤器,横着放和竖着放都不方便运输。

    只能采用拆分运输、现场组装的模式,他们只看见六个半圆形的过滤器,并排‘镶嵌’在集装箱中间的铁‘块’两侧的内部。

    战士在上面操作了几下。

    铁‘块’开始有了变化。

    “嗤。。。”

    “嗤。。。”

    两道长长的放气声后。

    如雄鹰展翅一样,两大块过滤器从被夹着,慢慢变成摊平。

    当两块水平放置后。

    战士输入了一条指令。

    自动过滤器部件开始靠近。

    紧接着,众人又看见对方的工程师们开始利用一些奇怪的工具,在过滤器上的连接部位开始旋钮了几下,就把两个半圆形过滤器组成了一个成品。

    这时候。

    整个测试的负责人,也是中科院的院士昌明走了上去,向缅亚环保科技公司的技术负责人问道:“七先生,可以了吗?”

    战士摇头:“还有五分钟,现在地面组装刚刚完成后,我们需要测试一下运行数据。”完,战士又在一众国内专家们看不懂的东西上按了几下。

    下一刻。

    “嗡。。”

    整个过滤器启动。

    很安静。

    手摸上去,几乎感觉不到震动。

    这是因为烟囱一般都是转头砌筑,要是长时间震动,很可能对烟囱的结构造成破坏,所以,第一代过滤器必须考虑和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

    指示灯开始亮了。

    上面的红色灯一圈一圈地闪,就和楼顶上的灯一样,给上的目标一个提示,这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能听到风扇转动的声音。

    这并不难理解,这东西,肯定是主动吸收空气,而且得快,不然,很可能导致气体倒灌回烟囱,那就是个不的事故。

    几分钟后。

    眼前的电脑上传来一长串的命令提示符,最后显示出了汉字。

    …通过。

    当即,战士对着昌明道:“昌院士,测试好了,没问题,我们可以开始吊装,请立即疏散下面工作的人,空管局飞行许可已经下来。”

    “太好了,你们开始吧。”昌明高胸完,转身开始吩咐下去。

    这时候。

    一个飞行员已经坐进了飞机。

    “嗡嗡嗡。。。”

    直升机的螺旋桨开始疯狂转动。

    可下面的地板是平台,所以并未掀起多大的风尘。

    一分钟后,直升机升空,飞到过滤器上方,四个挂钩飞快地套在了固定扣上面,围观群众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架直升机悬停的时候非常的稳。

    几乎看不到有什么晃动。

    不过也是,这种高空精密安装,稳定才是第一要素。

    直升机吊装着过滤器。

    很快飞上了空,领导们看,专家们则是集体跑到霖面观测平台的显示器面前,一看,上面显示着烟囱的位置,以及过滤器的位置。

    这是一幅从上向下的俯瞰图,看着两个圆慢慢靠近,专家们都目不转睛的盯着。

    三分钟后。

    随着嘟的一声,操作平台上绿灯长亮起来。

    战士通报了好消息:“过滤器安放完毕,设备已经启动,你们可以开始慢慢测试了,我们继续装另外两个。”这次一共有三个烟囱要装。

    接下来。

    又用了十五分钟不到。

    战士就装完了剩下的两个过滤器。

    伴随着工厂的喇叭里通报此次安装结束,整个发电厂开始运转起来,火电厂内部,锅炉开始点火,一阵黑烟顺着管道,冲入烟囱。

    专家们也都开始盯着自家的仪器。

    尽管早有准备。

    但是看着本来应该排放黑烟的烟囱,现在变成了无害的白烟,而且各项监测显示气体对人体无害,众人都鼓起了掌,为这项可以堪称伟大的发明。

    厂领导们股得最使劲。

    因为这代表着发电厂不用拆,他们的位置还能继续坐稳。

    接下来。

    战士要跟着专家们去京城开研讨会和技术鉴定会。

    还有长达半个月的监测测试,只要完全确定了过滤器的效果,华夏才会大力支持,甚至强制要求所有相关企业执行新的污染排放标准。

    。。。

    很快。

    这个消息就传上了网络。

    得知华夏开始对过滤器进行使用测试,华夏的民众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