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第1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可惜,我们没机会在里面弄好处了。”

    众人都觉得无计可施。

    这时候。

    “谁说没有机会的。”为首的男子抬起了头,嘴角一翘,弧度越来越大,让大家看得很迷糊,左手边的男子好奇问道:“大哥,什么机会?”

    “就是,实名制,身份信息好弄,可确诊病例怎么弄?”

    “对啊。”

    “。。。”

    手下们的智商,让男子很是有优越感,不过也对,要是这些人太聪明,自己怎么压得住,男子享受了一会儿‘我独醒’的目光。

    开口道。

    “他们的流程是重病优先,暂时不接受门诊来的非短期致死性早、中期癌症患者,因此,这类患者只能上网站预约排队,等较长时间。”

    说到这里。

    大哥顿了顿。

    在手下疑惑地目光中,他继续道:“但是,上面没有规定,拿到预约资格的人中,之前确诊晚期的人变成早起,就不给与治疗。”

    说到这。

    大家还是不明白。

    除非伪造确诊记录,但记录已经全国同步,你伪造的成本会高到难以想象,而且风险巨大,他们以前的关系网估计不敢做这事。

    男子脸上浮起得意的笑容。

    道:

    “你们别忘了,我们手里有很多病患资料,转录原液才出现不到半年,半年前,这些病患可能晚期去世了不少,但是,很多并未销户。”

    听到这。

    众人恍然。

    原来是这样,按照规定,人去世后,家人得去销户,可很多家庭都懒得做,特别是农村的,死了之后,很多人都不去销户。

    难道。。。刚才。。。

    他们看向大哥。

    大哥点点头。

    “没错,我刚查了一个确认已去世的,但并没有销户的晚期患者,网站并没有取消他的注册和预约资格,也就是说。。。”

    不用说完。

    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

    这意味着。

    他们可能又有好生意了。缅痶那边操作不了,因为牵扯到人的确认,毕竟是出国,身份证件不是本人,你海关都过不了。

    可国内。

    不需要过海关。

    医院应该没有严格到这个地步。

    “大哥英明。”

    “大哥,我怎么就没你那么聪明呢。”

    “再投胎一次也许有。”

    “哈哈。。。”

    很快。

    桌上恢复了往年的热闹,虽然是借着死人的名头赚钱,可他们之前也是赚的病人的钱,好像也没有多大差别,新的一年,他们有了新的目标。

    。。。

    华夏的新闻一播出。

    很快就传到了地球的另一头,但并未引起多大的波澜,因为之前就报道过这事,就是有点不满,治个病还得飞去亚洲。

    不过。

    经过这段时间医药巨头的‘洗地’,说美国的医药准入制度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安全,慢一点没事,最重要的是降低风险。

    渐渐的。

    也就接受了。

    可在华夏的临国韩国,却是另一幅景象,人家华夏有医疗贷款,美国人有钱,他们却要为此支付高额的医疗费,韩国银行却不给贷款。

    加上各大财团去年丑闻频发。

    一时间。

    ‘热闹非凡。’

    唐青也有点意外,本想让那些财团过最后一个安稳年的,没想到韩国民众不同意,得,你们先玩着,我的人最后来收尾就是。

    。更新最快网址: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融入进去(求订阅!)() 
初六。

    京城。

    301医院。

    谢玮天还没亮就醒了,住医院单身楼的他,匆匆去食堂吃完早饭,就向行政楼的小会议室走去,麻麻亮的医院已经开始热闹起来。

    “谢医生,早。”

    “早啊。”

    “谢医生,要不要吃点小笼包。”

    “我刚吃过,谢谢。”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融入进去(求订阅!)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定调(求订阅!)() 
谢玮坐直了身。

    整理了一下衣服。

    女记者问:

    “谢医生,外界都说大数据医疗是趋势,你有什么看法?”

    谢玮答:

    “我也是这么认为,大数据医疗,不仅可以规范产业,优化药研结构,还能提高我国的医学水平,解决医生不足等问题。。。”

    一趟缅之行。

    谢玮已经成了这套模式的支持者。

    说实话。

    要是回到之前。

    靠经验,累死累活去诊断,还要冒着误诊的风险,他想想都有点头大,现在的话,想误诊都难,就算误诊,也不用他扛责任。

    有大数据背锅。

    正因为如此。

    作为受害者的‘医生群体’却也有点喜欢,用上了。。。就戒不掉了。

    女记者又问:

    “那是否会对你们造成影响?”

    谢玮道:

    “我认为不会,任何时候,社会都需要医生,也需要医疗科学家,之前在缅培训,我发现他们的医生要学的不比我们少,甚至更多。”

    “哦?能说说吗?”

    “可以,他们之前缺乏医生,于是就启用这种快速培养的方式,让外界误以为以后医生没什么用,但实际上,他们也在大力培养专业医生。”

    “有晋级和职称考核,难度和我们差不多,甚至在专业广度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比如所有医生都得学会在紧急条件下接生。”

    “接生?”

    “对,接生。”

    “他们的医生培养目标,是在无器械条件下,能对一些无法及时送去医院的病患进行紧急救治,平常可能看不出来,关键时刻却能发挥大作用。”

    “原来是这样。”

    “。。。”

    女记者一连问了十个问题,都是为了素材需要,最后能上新闻的,其实也就三分之一左右,再或者做一期专题片,才可能用上大部分。

    离开谢玮这。

    女记者去了下一个地方。

    。。。

    傍晚。

    女记者的采访上了《新闻联播》。

    很给面子。

    又是三分钟。

    让观众们对于大数据医疗名词有个更深的认识,一片欢喜鼓舞,因为这的确会大幅度降低他们的治病花费,还可以真的治好。

    医疗资源也会得到充分利用。

    他们这些年可是受够了假冒伪劣、高药价和那些坑人的私人医院,以及那一大堆卖保健品的,几块钱的激素,敢卖几百块。

    专骗老人的棺材本。

    这种人。

    其行可诛。

    现在好了,有医疗贷款,连癌症都能治,价格也不是天价,这些黑心商人再想赚他们的钱,完全可以送上一句………你特么当我傻啊!滚蛋。

    同时。

    听到缅那边的医生培养机制,很多人对大数据医疗的误解也渐渐消退,这不是在消灭医生,而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进步。

    医生。

    任何时候都需要,特别是专业医生。

    “我就说吧,大数据医疗是方向,哈哈。”

    “作为一名被治愈的癌症患者,我十分希望它普及开来,不仅仅是癌症,也可以学缅那边,进行强制性的全名体质年检。”

    “楼上说得对,有了快速医院那种检查设备,几乎是两分钟一个,快的话一分钟,要做到全民。。。懂数学的帮我算算要多少台。”

    “一分钟一个,全年无休,两千六百六十三台,按照缅亚医药集团公布的售价,一台八千七百万,。。合计,两千三百余亿人民币。”

    “。。。”

    这数字。

    让无数人沉默了。

    全年无休?

    不可能。

    如果每天工作十二小时,那光是诊断舱的采购价就超过五千亿人民币,如果要两分钟检查一个,所需要的采购价会超过一万亿人民币。

    我的个哥啊!

    一万亿。

    国家除非疯了。

    否则不可能买那么多,有那个钱,还不如自己研发制造。

    接着。

    又有人算了一笔账。

    “这只是设备的价格,若是加上耗材以及其他费用,费用会增加百分之十左右,不过,如果设备有十年的使用寿命,人平均一年的检查成本不会超过一百。”

    这个答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