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心动-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刚听说了,据说他英语的考生号填错了一位数字,成绩没有录进成绩档案里。”有个瘦瘦的男生幸灾乐祸。

    “也就是说他英语考砸了?”

    “不会吧,这还能填错?也真是服了他!”

    旁边几人评头论足,揶揄完后各自散开了,要么回去查成绩,要么结伴去买零食,要么成群上厕所。

    如果说一到三楼是一个圈子,那么四楼又是另外一个圈子,楼下的学生很少有人跑到楼上去玩,楼下的亦是如此,而又因为方宁他们隔壁几个班级是艺术班,美术生,音乐生,舞蹈生之类的同学,底下那个圈子的文化生更是不愿意上来和他们沟通。

    而事实上,对有着大量艺术资源基础二中而言,艺术生的数量在日渐增加,其中优秀者如杜若,苏小小,李思思,程曦等人也无一不表明着艺术生人才辈出。

    文科生里面里有程仙子和苏灿,刘磊等人,面子上也过得去,好歹程仙子成绩一出,无人争锋!

    至于理科班那就稍微有些弱势了,还没能找出哪个代表人物。

    其实理科班的整体水准还是蛮高的,以前也有几位尖子生拿得出手,可偏偏是读死书的,脑袋里全是书,没有多少存在感,这样的人就远不如方宁苏灿他们出名了。

    方宁看了下分发下来的试卷,约莫估算了一下他自己在班上应该能挺近前八左右,要是运气好点,说不定还能够进前五。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这次试题难度出现了断层,那些基础题目非常容易,得多分的解答题却又难了好几个档次。

    于是就出现了以下的现状:一般的学生考试成绩的普遍在及格线上,而尖子生们的成绩比普通学生好点,但高的也有限。

    方宁的门门成绩都按照以前的来估算的,结果却意外的翻车了,全班之中,他的综合成绩居然最高,比都高出十多分钟,成为班上第一名,让之前一直霸占班级第一的女生有些愕然。

    他的成绩都是凭着自己实力考出来的,当然不用担心别人质疑,依然坐的稳当,旁人过来问问题,他也能够一一解答出来。

    可是小五子几人就不同了,他们之前不知道方宁后劲这么猛啊,以为就一般的尖子生,就抄的比较多,门门都照顾到了,没想到这次却抄出问题了。

    成绩一出来,他们就傻眼了。

    全班的成绩都几乎是差不多的,就他们几个人以非常风骚的姿态霸占了前几名。

    让人掉了一地的眼镜。

    什么时候班上几个吊车尾的差生居然蹿到了全班前几名了?

    方宁还不知道在不经意间,就掀起了一场作弊与反作弊的争斗。

    当然,这一切都和他无关。

    反正日子就这样过,三点一线,虽然整天背书写作业有些枯燥,却也很充实,比起步入社会摸爬滚打,还是要舒服很多。

    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等到失去以后,才恍然珍惜起来,原来自己一直都在幸福之中而不自觉。

    十一月呼啸而来,十月的尾巴不留一丁点痕迹。

    那些秋蝉的声音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全部寂灭了,连田里的蛙鸣也消失了。

    十八一中大全会如期召开,第一个就是将食品安全隐患作为条例摆到了民生问题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出六十条有关食品安全法规法案,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十八大一中全会结束后,顿时掀起波涛骇浪。

    而且这次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的的严打,上面的法规法令贯彻落实下来,无数黑作坊以及不合格的餐饮业纷纷停业整顿,有很多整顿都过不了关的,那也只能无限停期了。

    而这段时间夏家父子的速冻虾事件在这风口浪尖又被提起,毕竟事件过的也不长远,大家的记忆还算深刻,于是夏家父子顿时又成为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在这轰轰烈烈的食品安全整顿风暴中,国土局等部门也开始行动起来,之前打着转让的牌子让许多自作聪明的人上了一回当,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征收了一批土地。

    不过也有人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有一户人家居然在这种刀口上收了一大批土地,等那些政府干部们回过头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了,有些人傻眼了,没想到还真有人去买这些荒废的土地,一开始还以为消息走漏了,可查来查去,还是没有丝毫痕迹,只能归根于那户人家是撞大运了,好在他们虽然抓了些土地在手上,却也不是那种钉子户,只要价格适当,还是能够退步的。

    然后在某个没有阳光的下午,一纸拆迁法令新鲜出炉,由于新闻媒体的推广,在加上东兴大道那边确实有人手上有土地,可是看到政府都在转牌卖土地,他们也跟着卖,结果征收的消息一出来,顿时傻眼了,这可是相当于错过了靠拆迁发家致富的好机会啊!

    一时间闹得人尽皆知。

    方宁家闷着脑袋发大财,既不声张,也不招摇,依然关紧房门过自己的小日子。

    方宁家几个亲戚早之前就用大道理苦口婆心的劝了好久,说不要把钱都丢到水里,要用到刀刃上,可谁知道眨眼间,十八大一中全会召开,风向顿时就变了。

    尤其是那些之前在他们看来荒废毫无用处的土地,现在已经变成了金山银山,颇为让他们眼红,只能捶胸顿足,恨自己当时怎么没有勇气跟着姐夫家冒险一次。

    那些亲戚们长唉短叹,自哀自怨,都不肯放弃最后的机会,纷纷登门去方宁家看看还能不能抱上大腿。

    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话并不假,势利眼人人都有,可像方宁家亲戚那样眼巴巴的过来,那还是少见。

    方宁家在这个节骨眼上大门紧闭,谁也不见客,让他们吃了些闭门羹,颇为不愉,可想到以后,方宁家就要富贵起来,心里那点怨恨又消散了,毕竟不好多计较和碎嘴,以后总得依靠方宁家的地方。

    方微从安定七中回来的时候,还有些晕乎乎的,如坠梦中。

    她之前虽然知道家里在东兴那边盘下了的荒废土地,不过也没放在心上,毕竟听爷爷和哥哥说,这个东西要发家致富估计要很长一段时间,两三年内基本是不用想的,也就是说相当于这笔积蓄是丢在水里面的。

    可谁知道,十八大一中全会结束以后,原本两三年以后才规划的事情,整整提前了两年,而且就在这段时间内就有了眉目。

    本来东兴大道那边大多都是荒废的土地,可还是有一些棚户以及那些坐在旧工棚里的居民,这些都是棚改旧改的项目,之前土地转让,让一部分居民顺利棚改拆迁,所以本来的钉子户也不存在了,剩下一部分手里有土地的就更好处理了。

    爷爷经历过最开始的激动,也慢慢的冷静下来,看起来自家将成为这三线沿路棚改工程以及东兴大道的最大受益人,其实不然,最大的收益人还是政府和开发商。

    开放商自然不用多说,商人逐利无可厚非,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去。

    政府部门也在这里捞了满盆钵,至少就他估计,重新修一个新得国土局的钱是足够的。

    越是在这种关键的时候,就越是要沉稳别激动,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被翻盘,毕竟也不知道下一刻究竟会发生什么不可预测的事情。

    至于目前不和亲戚们有来往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人情冷暖,谁都明白,雪中送炭的人少,锦上添花的人太多了。

    尤其是他们和自家亲戚相处了那么多年,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知己知彼,用一句话说,亲戚里面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当然,这确实也有些夸张,比如说卫姑姑,还有铁姑姑等人发展的就不错,也是唯一两家和方宁家相处得来的亲戚。

    自家亲戚不见面,可是对于陈海林家,方宁家却见面了。

    陈海林家和方宁家世代至交,在县里面互相扶持,可以说一个外人比有血脉的亲戚更亲近,除了没有血缘关系以外,自家那帮亲戚还真比不上陈海林家。

    爷爷和陈海林夫妇商谈讨论的事情,方宁并不清楚,也没仔细过问。

    只不过爷爷的年纪确实也有些大了,年纪大了,就意味着精力不足,而妹妹还比较年幼,财政的事情还真掌握不了,真正能够做主心骨的只能是方爸,方妈他们二人。

    他们那边的跑运输的生意也不是很如意,虽然车子是自己的,但还是要挂在别人公司底下接单,偶尔接多了私单还要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