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心动-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是因为过完年了,他们这边没有走亲戚的习惯,可以看到房子里面到处都是行走的土家族人,最显著的特征是无论男女老少都背着竹篓,对于他们来说竹篓就是自己双手的延续,在大山里面采摘了药材或者是冬笋等事物,要么是采茶的季节,可以看到一群少女们背着竹篓去采茶,秀色可餐。

    孔德薪下了车,指了指不远处那一户山腰上的老吊脚楼房,外面是竹板搭建的栅栏,有猪舍,有鸡舍,院子里还养了两头狗在嬉戏打闹。

    一听到外面有动静,两条狗竖起耳朵,汪汪的叫起来,屋内的人也听到动静,出来看情况,就看到外面一辆车子停在路边,朝这边走来五个人,其中有一个人她们认识是隔壁家的孔德薪伯伯。

    屋内出来的是两个少女,穿着现代的衣服,牛仔裤,画着黛眉,探问着疑问的目光,“你们找谁的呀?”

    孔德薪直接提方宁他们说了,“他们说是你们家的亲戚,大老远跑来看你们的,你阿普在家吗?”

    “我阿普还没回来。”年纪较大点的孔月欣看了一眼方宁等人,没有多问。

    至于年纪小一点的孔月茗则瞪着眼睛打量着,一脸狐疑。

    不过原来是客,再加上他们自报家门是亲戚,孔月欣也不好让他们在外面干等着。

    孔月茗泡了点茶水端给大家,孔月欣从旁打听,听说他们是从岳阳那边赶过来的,微微咂舌,这怕是有蛮远的路程了,如果开车的话。起码要六七个小时才能抵达,就冲着这跋山涉水不辞辛苦的样子,已经让她释疑了几分,这估计还真是自家的亲戚,毕竟她们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还犯不着让人惦记。

    “你去山坡上叫阿妈和咱阿普回来。”孔月欣催她妹妹去叫人回来。

    爷爷一听那位婶子居然还在地里劳作?顿时瞪大眼睛,要知道连他爸爸方米清都已经作古了,那个婶子的年纪应该比他爸爸还大,估计怕都九十到一百岁吧,“你奶奶还能下地啊?”

    孔月欣说道:“我奶奶才八十岁,身强体健,牙齿全在,还能背着竹篓去竹林里挖冬笋采茶叶呢!”

    爷爷仔细一下,怕是自己理解错误了,爸爸的婶子不一定比他还要大,有的是丈夫比妻子小,有的丈夫比妻子大,看样子那婶子估计属于后者。

    没过多久,孔月茗就领着一老人一中年人回来了。

    老太太看起来有些年纪了,身体瘦小,看起来没多少体重,手背上的皮肤都是紧贴着骨头的,满脸皱巴巴,不过眼睛却十分有神,方宁见过很多个老人,都是眼睛无神,眼珠浑浊,但没见过像这样年纪的老人居然还有这样的眼神,只是望你一眼就仿佛深透人心。

    后来得知,老人是纯粹的土家族人,家里以前还有神婆老汉之类的,后来破四旧都没了,但是她却学会了到山里面采药材,比如那些上了年份的当归山药等等,延年益寿。

    老人家把竹篓子放在吊脚楼内外的角落上,脱去塑胶鞋,看着方宁他们。

    另外一个中年男子,一看就是那种乡下特老实巴交的那种人,走在路边上可以拎几个出来,大众脸,抬头纹很深,短发,穿着旧衣服,胶鞋全是泥水,他的衣服上也沾满了泥水,看样子是从泥水里趟了一遍,他把胶鞋脱掉,赤着脚,站在木头台阶上用木勺舀着清水洗漱,清理干净了,才过来招呼方宁他们。

    孔连顺在来的路上就通过孔月茗的嘴知道了这群来客是亲戚,他过惯了与世隔绝的日子,与外界基本上没多少联系,也只有两个女儿长大了,到城市里面去闯荡,而他们在这小小的山寨里面自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此时碰上的这群亲戚,心里说不紧张那是假的,甚至还有些微微惶恐,不知道他们的来意。

    孔连顺从皱巴巴的衣服里面掏出一包红色包装的软烟,抽出几根,爷爷赶紧上前接着,陈海林和方龙兴也是如此,脸上也挂上了笑容,生怕他们以为自己还不够热情,只有方宁年岁不够,没有接烟。

    一行人坐下来以后,孔月欣姐妹去煮饭菜,各有各的事情。

    老人家叫朵啦卡普,中文名是董雯。

    之前也说了,老人家的纯粹的土家族人,而他丈夫则是汉人,土汉通婚,有利于民族大融合

    因为老人家的关系,所以别看孔月欣和孔月茗年纪轻轻,那辈分可是大的不得了。

    到后面连爷爷都有些弄混了,只能把事情给他们说一下,我们家是你们的亲戚,还拿出以前保存好的老照片给老人家,这会倒是让她有些触景生情了。

    方宁很会看眼色,看着这热闹的场面,于是朝龙爷爷点了点头,两人抽空出去了,找后备箱里拿出各种礼品,这也事前准备的,只不过因为不知道都有多少人,还有喜欢什么,就每样都买了一些,除了一些玉石外,还有平海县当地的特产,豆腐乳,酱干,长寿面等等。

    孔连顺老实巴交,看到这么多礼物不敢收,老人家发话了,最后还是收了下来,估计后面他也有些不好意思,在里屋翻箱倒柜,翻出了一瓶用袋子包裹严实的坛子,对爷爷说,“这里面是蜂王浆,今年采的,纯粹吃花粉的蜂蜜产出的蜂王浆,吃了可以美容养颜,延年益寿我阿妈就是喝这个的。”

    爷爷也只好礼尚往来收下了,脸上的笑容更是灿烂。

    孔月欣搞了一桌子饭菜,她的手艺还算不错,主餐有红烧野兔子,野猪肉,还有土家族的酸菜,荤素冷热摆满一桌。

    桌上放了老酒,孔连顺说,这是用糯米和高粱酿制的甜酒,度数不高,但是味道纯正。

    方宁之前也了解了一下,凡是客到家中,热情的主人必以甜酒招待。

    因为孔家在这边常年和土家族混居,可以说被土化了,按照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孔连顺要先爷爷他们敬上一碗酒,这酒名头叫“交杯酒”。

    两人一同饮下,表示互相尊重。

    饮酒时不说喝而说请,不说干杯而说先用为敬。

    当双方喝至尽兴时,便交换酒碗斟酒,用右手举碗,左手扶住对方的碗底举向对方嘴边,双方同时说请,一饮而尽,以示感情交融。

    ====

    土家话:爬普,阿普是爸爸的意思,阿妈是奶奶,祖母的意思。

第一百八十九章 寒假落幕() 
湘西之行在一晚上的宾客如归中悄然落幕了。

    面对湘西老家的亲戚,方宁觉得爷爷大概是真提不起炫富的心思。

    锦衣夜行也要看对象。

    这里实在是太落后了,放眼望去全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大山环绕,连一条平整的公路都没有,只有踩出来的石子路,要致富先修路,在这里完全是空话,因为这里既没有矿产资源,也没有其他旅游资源,投资成本和获得的回报成反比,没有哪个人会头脑发热去修公路,要么就是看他们这几代人以后能不能有人走出大山发财致富,亦或者政府扶贫的政策下来,才有那么一丁点可能。

    临走的时候,爷爷望着老实巴交的孔连顺,老态龙钟的老婶子,还有尚在稚龄孔月茗,他们这个小小的家,全靠孔月欣支撑,破落陈旧的吊脚楼,一尘不变,随着那缓缓落下来的尘埃,无一不显露着这个家的贫穷。

    爷爷单独把大女儿孔月欣叫了出来,交了一沓厚厚的钱给他,面容肃然,声音沉重,“这些钱是给你们用的,你先别急着拒绝,你阿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以前,指不定哪天就病倒了,到时候又是一大笔医疗费用,你们就拿着吧。”

    孔月欣犹豫了好久,才接过钱,又说了声谢谢。

    孔家人站在山坡上送方宁一行人离开,使劲的挥手,直到他们看的车尾再也看不见了才离开。

    坐在车内的爷爷心情没有放松,反而更沉重起来。

    龙爷爷安慰,“这个事情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陈海林开车在坑坑洼洼的石子路上,微侧了脑袋说,“说到底还是因为贫穷,贫困制约了发展,咱们县虽然以前也是贫困县,但至少还有些创业的路子,政府的这些年扶持力度也比较大,不像这里连路子都没有。”

    方宁环顾这青山绿水,与世隔绝的大山,心里居然也多了一丝说不出的沉重。

    平海县。

    平海县境内下起了小雨,雨水不断,淅淅沥沥的下着。

    雨刮器飞速刷着雨水。

    “天气预报上说今天没有雨啊,怎么一到家里就下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