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之前市里还有人轻视陆政东的话。那么蒋记和陆政东的两轮斗法都以陆政东胜出而结束,恐怕绝大部分人都收起了小觑之心,心里都清楚陆政东不是一个善角。蒋炳明希望他能扛一下陆政东,枪打出头鸟,他肯定也是很有保留,不愿意冲在前面,看着安永疑惑的样子继续道:

    “你以为他就不知道死死的捂住城市开发这一块会让区里怨气漫天,牢sāo满腹?他很清楚,很清楚……”

    利益均沾这个观念应该存在于何处,吃独食那是要撑死人的。从谈话中,金子名清楚的意识到陆政东其实非常明白这个道理,而陆政东如此做,除了要保证其对城市建设这一块的主导权之外,也是在提醒着他,

    区里想要从这一次城市开发中得到更大的权益,这中间是一个博弈妥协的过程,如果自己能够表现出支持陆政东的姿态。至少不要站在其对立面,该区里享受的权益,肯定是能够争取到手的,那样皆大欢喜。

    不支持不配合他这个市长的工作,那就难说,陆政东最终还是会把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权益交给区里。但有可能是交给区长,交给副记、副区长,陆政东是市长,掌握着zhèngfu的行政资源,这个主动权掌握在陆政东手里。城市建设这是区里的一件大事,如果他这个区委记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处境就非常的尴尬。

    当然,陆政东这样做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他不配合,陆政东ri子同样也不好过。城市建设也同样举步维艰,就像大桥的选址工作一样。

    可那样对于他这个区委记来说,ri子肯定会比陆政东更为难过。陆政东也是看准了这一点,在这件事情上做得很有分寸,让他兴不起对抗之心

    何况陆政东在省里活动时ri很短就起到了效果,这充分说明省里大佬对陆政东的看重,而且自己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讲,都处于劣势地位。和陆政东硬顶,他扛不住,何况陆政东也在做他的工作,他就更不愿意出头了……

    陆政东协调修建大桥的事情,蒋炳明很快就知道了,他也专门找来了城市规划建设方案,又细细的品味了一番,这才真正品味出来陆政东这份规划的雄心勃勃。

    陆政东事实上一直都在打着要市区扩展到江南的打算,但是之前却是很巧妙的一带而过,蒋炳明仔细的思索着,陆政东不但是要把现有的市区打造成一个核心区域,而且看样子是有意在对面的江南设立一个新区,以新区带动原本市里比较落后的江南之地。

    虽然是从檐口区剜除很大一块,但这样的方案檐口区不会反对,因为江南之地一向贫瘠落后,一直是檐口区的包袱,区里每年都要向这些地方倒贴财政资金,市里能松包袱,正求之不得,而江南之地的干部群众肯定是举双手赞成,对干部来说,新设立一个区,那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对老百姓来讲,新设立一个区拉拉动经济发展,他们同样会看到希望。这样轻轻松松就把檐口区的阻力削掉一大半。

    如果陆政东能把大桥修建的事情办下来,陆政东在市里的威信肯定就要上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这一点蒋炳明是心知肚明,因为大桥的建立不仅仅是拉动市区在南边的农村乡镇,也会大大加强地处南边的三个县和市里的经济联系,大大方便三个县和省里其他地方的联系。

    而大桥一旦修通,在江南设立新区的事情那肯定就是水到渠成,加上城市建设,即便是陆政东在任内就办成了这三件事,绵西的人也都会记住他。

    怎样确保政治地位的稳固和政治利益最大化,陆政东做得丝毫不比任何一个政坛老手差,小小年纪,不但在搞经济上有一手,在收买人心,玩手腕上也不是一般的高超啊。

    只是可惜,陆政东和他不是同路人,陆政东是想做出一番政绩好往上走,肯定就容不下很多东西,这就注定了两人在一些根本xing的问题上存在着分歧。

    蒋炳明合上城市规划方案的说明和相关对照资料,默默地思索着。

    常委们,副市长们,区县的一二把手们,主要职能部门的一把手们,这些人的资料大全都深深地铭刻在蒋炳明的脑海中,这是当分管党群副记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他原来做组织部长的积累,做组织人事工作就得要像有三只眼一般,各种人物能够用信手拈来。

    檐口区无疑是对抗陆政东的桥头堡和主战场,利益受到极大损害的金子名为首的本土势力对于陆政东的新城市规划方案抵触情绪很浓,而以建委主任刘銮为首的建委系人马因为同样原因,对陆政东也是非常不满,加上他的力量,蒋炳明认为陆政东这个市长新当选之后肯定也只有选择妥协和他妈进行合作。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这是痴心妄想,城市发展公司,虽说是实际上就是市建委下设的公司,但实际上建委对于发展公司很难有发言权了,苏中路这个分管副市长显然具有更强的主宰权。陆政东先是一下就让刘銮没办法插手多少发展公司的事务,而金子名也是个滑头,在陆政东一有所表示之后,态度一下就暧昧了起来。

    蒋炳明也不禁摇摇头,自己这一方看似力量强大,但是那是在受到别人挤压的时候,那时候大家都知道抱团取暖,而一旦没有那样的压力,面临着利益权力等等的时候,心也就不齐了,这个时候都倾利避害,蒋炳明也不禁叹道,人啊,总是可以共苦,但不能同甘啊,陆政东就是充分的利用了这一点,对自己的阵营进行着分化……

    若是陆政东能够够保住化工基地,在修桥的事情上向陆政东发难,那会招致本土干部群众的不满,这殊为不智,得不偿失,蒋炳明沉吟着,还是要在自己最为擅长和实力最为强的地方有所行动,不然……(。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十八章 突然袭击() 
鞠躬感谢“zjun971210”大大打赏赠送章节支持!

    ——————————————————

    陆政东在绵西协调着区里关于大桥选址和化工基地选址的事情,副省长张思来对于陈省长交代的这件事也非常重视,鉴于前任由于轻率的就拿出一份会议纪要,导致这份纪要根本没有人执行,弄得有些灰头土脸的教训,张思来首先根据陈省长的嘱托,主持召开了有相关各方主要领导参加的会议,专题研究此事,张思来在听了各方意见,了解了各方观点,心里大体有数之后,决定亲率省级有关部门和设计单位以及专家学者赴绵西现场办公协调。

    陆政东对于张思来的到来也格外的重视,专门就此事和市委记吴金泉进行了交流。

    什么是中心工作,协调大桥和化工基地的事情便是,什么是重中之重,副省长张思来亲自到绵西协调此事就是,其他一切工作都需要让位于这项工作。

    接待副省长张思来的工作主要由市委市府的两位秘长负责,计经委副主任马世林负责大桥选址和化工基地的情况说明等技术xing工作。

    马世林很年轻,当然是指和他这个级别的领导干部相比而言很年轻,三十四五岁能到这样的位置算是年轻有为了,当然肯定是不能和他陆政东相提并论的。

    马世林对此项工作非常上心。陆政东也明白缘由,马世林也是属于外来干部,原本在县里挂职副县长,后来就落地绵西,升任常务副县长,因为和县长关系不是很默契,就被调到市计经委。

    马世林既然是来挂职的,上面肯定是有人的,本来是准备过渡一下,然后到市工业局任职的。不知道哪里出了差错,最后被别人捷足先登。

    现在金忠彪去学习去了,财政局长的位置眼看着就要空出来了,马世林曾经分管过财政,对这一块也不陌生,有这样的机会肯定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一下。

    副省长张思来也是一个办事不拖拖沓沓的人,在摸清了情况之后,很快就到了绵西。

    张思来来到绵西之后。并没有在这件事上做任何表态,而是立即开展了调研工作,深入现场勘察,之后又听取了绵西市委市zhèngfu的汇报。

    陆政东虽然原来也在省zhèngfu工作过,张思来也听闻过陆政东的名头,但由于张思来分管的这一块和陆政东的工作并无太多的交集。对陆政东不是太熟悉,但是这样一接触,让张思来对陆政东印象深刻,陆政东提出的绵西的发展思路很有些新意,而且在大选址和化工基地的争执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