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10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志凯将刚才交流会上谈到一些两山三片联动开发、三省地方商业银行加强合作等内容的内容讲了讲,

    詹继东听了是既惊且疑,良久之后才道:

    “还是看轻他了啊。”

    金志凯心里也是发苦,詹继东本想是挑起周书明和陆政东之间的战火,他隔岸观火就可以,哪里想到陆政东的心机这么沉,在金志凯看来陆政东是早就打定主意等着詹继东什么时候跳出来。好给詹继东彻底一击让詹继东再也翻不起风浪……

    区域合作的事,很早就有人提及。但涉及三省利益有很大不一致的地方,实质性的工作迟迟没有得到推动。

    特别是两山三片对于贝湖而言区域更广人口更多。解决的急迫性和意愿更强烈一些,其他两省却是没有遮掩的急迫性,协商此事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陆政东提出的发展高速公路其实也是兼顾到区域合作来进行的,这是一招妙棋。

    交通部早在九十年初就提出联通三省高速的修建方案,近几年相关部门更是将早期的勘测、设计工作都进行七七八八,只是等米下锅。

    目前交通部的直接财政拨款很少,高速公路修建主要由省市地方自筹,要启动衔接三省两省高速建设,就需要三省共同出资。

    对于三省而言,都属于日子过得苦巴巴的,建设资金也是很异常的紧张。

    一方面起亚两省不愿意在贝湖省明显受益更大的高速上投入太多的资金;另一方面,即使其他两省愿意投入一部分建设资金,优先度也给排在后面。

    而贝湖省财政当年为了省内第一条的高速公路徐东高速时,就费了老鼻子劲,自然不要指望现在就能资金出来修这条高速。

    三省高速公路修建,本来是三省政府之间协调解决的工作,三省交通厅也早就为此成立的协调小组,但也因为种种原因拖延下来,迟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连共建一条对双方都有利益的高速公路都这么难,其他方面的区域合作想要有实质性的进展。实际上就需要双方看得更长远,愿意在短期内让出更多的利益出来。

    而一旦涉及到利益,则是最难协调的事情。不仅三省之间的利益趋同不一。各省内不同派系,地市之间的利益差别更是错综复杂。要是优先把资金放在这样欠发达地区恐怕都会闹翻天。

    但现在不一样了,陆政东搞的那个bot模式解决了困扰三省最为困扰的资金问题,而无疑矿业开发就是一个最好的切入点,这对于其他两省来说,也是有利可图的,其他两省想不动心都难,甚至其他两省的相关凌达也可以把这样的合作作为创新模式的政绩广为宣传。

    詹继东原本是想利用千亿工程给陆政东来个两难,结果却是为陆政东做了嫁衣。而且经过这一番折腾,詹继东想要直接在贝湖上位的机会就更渺茫了,想必詹继东此时的心里是要多苦就有多苦。

    而更苦的恐怕是省委*书记周书明,陆政东借这一次机会肯定会完全掌握贝湖乃至中部区域合作规划的主导权,朱书记这一次失利让周书记完全退到了墙角,彻底的失去了转身的机会,

    一旦中*央认为周书明与陆政东两人同时留在贝湖,对贝湖发展的良好局面产生干扰,不得不考虑其中一人去留的时候,谁留下来的胜算更大?

    显然是周书记。一来是周书明在贝湖时间也不短了,之前在发展上事实上也是没有太大的建树,二来按照中*央对各省市一把手的使用基本采取的是轮转。不会再一地任职时间过长的趋势,也是周书记走的可能性更大。

    即便是周书记能够继续留下来,恐怕中*央的支持也有限,周书记的权威会大为削弱,经济发展的规划出来了,总是需要人去干的,陆政东无疑会有更大的话语权……

    这样的削弱不仅仅是在经济规划等方面更会在人事上体现出来。

    不但是詹继东等人关注着省政府的办公会议,就算是地市的那些头头脑脑也是高度关注此事,他们不仅仅关注陆政东又会在这次区域合作给他们当地带来什么红利。更为关注的是省里的风向。

    周书记这样的疲态表现,结果就是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这是现实的官场生态。即便是和周书记走得很近的人,谁也不会眼睁睁的跟着去跳崖……

    想到这里,金志凯也心生冷汗,暗道:形势真会恶劣到这种地步吗?

    金志凯心里也是苦涩无比,这趟浑水他不想趟,但是阵营不同他也没得选择……

    詹继东自然也很清楚眼前的形势,思虑片晌,问金志凯:“你来之前给周书记汇报了吗?”

    金志凯摇摇头:

    “还没来得及……”

    “那就赶紧汇报吧,有些事情终归是要面对,宜早不宜迟……”

    詹继东有些萧索的说道……

    金志凯也知道要解决问题宜早不宜迟,真要等到中*央考虑周书记去留问题时,一切都已经迟了;只是他也不清楚眼前的棘手形势要怎么破解?

    但不管怎么样也是该做好最坏的打算了,也得该给自己寻条退路了……

    蒋思青也是高度关注政府办公会议的情况,在办公会议上陆政东才把所有的底牌完全亮了出来,即便是作为对手,蒋思青也不得不叹服陆政东这一手玩得实在是漂亮之极。

    什么叫大局观?

    这才叫大局观,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这只是一个慨念,真正如何崛起还得要中部地区的省市自己往里面装东西,陆政东就给这里面装入了很好的东西,相比之下,周书明更显得相形见绌。

    经过这一役,陆政东进一步增强了其在贝湖省里的影响力,周书记则是再一次受到了打击,实力的此消彼长从某种程度上讲,贝湖虽然依然是周书明的省委*书记、一把手,但贝湖已经进入后周书明时代,甚至后周书明时代都算不上,已经是完完全全进入了陆政东时代。

    蒋思青甚至想陆政东实际上是早就筹划好了要从根本上来推进中部地区的区域合作,可一直没有出手就是等着对手自己钻进他的套子里去,这个对手有可能是贝湖省的,也可能是贝湖之外的,一旦钻进去,那就难以翻身,蒋思青庆幸这次钻进去的是詹继东等人,但她也不清楚陆政东是不是还准备了什么套子等着下一个对手继续往里面钻……

    蒋思青第一次意识到她之前的自信满满那是无知者无畏的表现,陆政东实在是深不可测,必须要更加重视陆政东,更加不能再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轻易的妄动,不但是她,就是怀德哥那边也必须要提醒,否则很有可能步詹继东的后尘……

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为人父() 
目标一旦确定并且一致,落实的行动就变得迅速。

    首先是贝湖两山三片内部动了起来,区域内合作座谈会;虽然也只是非正式的会议,但很多基调就此确定下来。

    区域内的重要的平湖市市委市政府接下来很快在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通过联动开发的决定。区域内另外一重要城市两山市委政府也差不多是同时通过相关事项的决议,递交省委省政府政府批准。

    这是两市委最快能通过决定的事情。

    联动开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在规划区域两期共划出十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提供充足的资源,以尽快推动矿业开发落地建设。

    在今后几年时间里,除了土地转让收入、地方上的税收返外,还承诺将投入资金用于矿产开发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标准厂房、办公用房进行出租。

    与之同时,省金融办,省人行、平湖和两山金融办市人行就两市通过金融创新、推动城市商业银行改制扩股的决议,允许安新、西原城商行等其他金融机构注资持有两市城市商业银行总计三十的股份,允许外资银行注资持城市商业银行总计不超过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这些银行除了为两市城商行注入资本金之外,同时还将共同向该地提供项目贷款,以推动矿业开发建设。而联通三省高速公路的合作协议,不用财政拨款,之前最大的阻力,一下子就消除了;阻力消除,推动力就变得很是迅速,也已经进入细节协商之中。以求在短期内签署框架方案协议。

    贝湖省内两山三片区域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平湖、两山两地,合作具体框架在涉及区县以及市里负责推动,而在更上层。陆政东则将合作放在两山三片区域发展领导小组的框架之下进行,詹继东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