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胆大包天-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行长办公室。

    副行长向行长说了一下。

    “这个小同志是来收购国库券的。”

    “刷!”

    那个银行行长屁股像是装了弹簧一般弹起。

    接着那个秃顶银行行长热情地走过来接待李均,这个银行行长脚步微坡,体重超标,带着一脸和气笑容,似乎很是一个讨喜的秃头胖子。

    “同志,你好你好。”

    “请坐,请坐。”

    接着那个女副行长更像是服务员一般,泡茶倒水。

    两人对他客气的待遇,简直没边了,要知道后世的银行行长那都是大爷,都需要人去请客巴结的,那里像他们这样一副尽力要去讨好别人的态度。

    后世银行行长正常年份合法收入那都是一年几十万上百万,当然不同银行不同地域不同级别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你拿沪海的和某些不发达的身份的比,肯定不合适,无法一概而论。

    有些银行行长,遇到好年份一年拿几百万的也有,遇到差的年份一年拿不到30万的也有,一般说其中百分之四十的人能拿到,百分之六十的人看支行效益,以及有没有事故。

    那是合法收入,要是讨论银行行长的灰色收入那就没边了,一笔非阳光贴息就能拿到1一个点左右的提成,那一笔20个亿的非阳光贴息,那一笔提成就是2000万。

    还有支行每年都有上头划拨的费用,行长有决策权怎么分配,心狠一点的不给大家分自己留着也是一笔几十万的收入,这种他们职员还没有地说理去。

    当然这里所说的行长不是那些小营业网点的行长,他们对外也称是行长,其实也就是一个大业务员,不在上面的薪资范围内。

    可是不管是大银行,还是以后的营业网点,后世银行都很有钱,那里像现在。

    不发达城市的银行行长,日子都不好过,开银行都没底气,只有沪海,首都,深市那些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大城市,百姓钱多,银行自然也就钱多。

    “小老板,我是李贵,这家银行的行长,小老板你贵姓?”秃头胖子行长十分地热情地和李均交谈着。

    “我也姓李。”

    “哈哈,小李老板居然是本家,小李老板,我们副行长刚说你收购大量国库券,不知道你到底收购多少呀?”

    既然不是在柜台大厅里交易,李均也不用担心在大厅里那样交易引发骚动。

    “你这有多少,我收购多少”李均很是自信,在胖秃头行长那里却是很狂妄一般地说道。

    “你……”

    瞧得胖秃头行长的质疑。

    李均道:“不用怀疑我的实力,这箱子里都是现金。”

    “啊!”

    正副行长都吓到了。

    这小老板还真是……

    一个人拿着这么多钱收购国库券,这胆子真是忒大了。

    “那个,那个老板,我们银行有两三百万面值的国库券。”

    “你们银行量是足够了,接下来我们开始贪谈价格了,你们的价格是多少,贵了我可不买”李均带着若有若无地笑意道。

    本来他们要说九三折卖,可是现在看到李均那个量那么大。

    这些投机倒把分子,没有利润可不会做。

    秃头胖子行长一本正经,有些严肃地道“我们也就赚一点,九一折卖给你,我知道你们投机,可是再少我们也真不能卖了,我们银行在是遇到流通资金问题,不然我肯定要卖九四折以上。”

    听了那句话,李均嘴角只是微微扯了扯,自己投机吗,确实是,不过他认为自己不是投机分子,而是搬运工,搞活市场经济,搞活国库券市场,把死的东西变成活的东西。

    现在国库券的行情都上涨到了九折以上,对方说的也不多,于是成交。

    李均用一百二十多万现金以九一折的价格在合淝市购买了一百四十万面值的国库券。

    沪海若是1。1折,这一趟能赚三十万,虽然利润直线降低不能像以前那样翻滚着倍的赚,但是李均还是在几天里赚着别人这个时代可能需要花费一辈子时间才能赚到的钱!

    

第九十一章 最大赢家;管上亿!() 
李均在合淝倒卖国库券的时候,带着眼镜的沪海杨百万也在日夜兼程地合肥与沪海往返跑。

    随着倒卖的国库券越来越多,他的“钱包”从小包换成大包,继而开始用旅行箱携现款。

    除了杨百万,还有“牛百万”,“马百万”,嗅觉敏锐的他们都在从数千的本金,数万的本金朝着生命中的第一个百万历程而去。

    这群人也在引起华夏体制内的人,甚至是中北海高层注意。

    “看我们制度上有什么漏洞,让个人能一下子转到那么多钱。”

    沪海一间住宅里。

    管大鳄正睡觉都笑着。

    他曾经通过小道消息,在国家内部讨论的事情,作为一个学者,他是对国内一个对证券有真正认识的金融家,他进行了一场胆大包天的策划,那是在李均重生之前,那是在国库券政策公布之前,他创业了万国证券公司,然后让所有员工全国各地区抄底国库券。

    为什么他敢于策划,因为他发现了地下国库券交易的巨大洼地,五六折的国库券比比皆是,还有的企业用国库券变相降价,来推销积压产品,各地收购价格不相同,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黑市,这些行为虽然违法,但已经是日渐蔓延,已经成无法遏制之势。

    得到小道消息之后的他,就立即赌!因为在这种情形下,国库券交易已经遏制不住,国家必然开放这个市场,提前入局,那么必定大有可为。

    于是他集资大张旗鼓地在街道,在很多地方狂收国库券。

    对于这种疯狂收购,这引起了当时金管处的注意,在政策没公布之前,这是投机倒把,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金管处就去其公司突击检查,事先听到风声的管大鳄当时想出了一个绝招,把所有的国库券从第三十的金库转移到办公室,从地上一直堆到天花板,然后又用三合板隔起来,做了精心的伪装。

    做好了准备之后,金管处的人来检查自然是一无所获,管大鳄躲过了一劫,现在国库券上市允许流通交易,价格更是炒到了一百一十多元,他收购了价值过亿的抄底国库券,可以说是华夏最大的国库券鼹鼠,此次国库券机遇,其实最大的赢家不是所谓的一些百万们,而是管大鳄,他这个管上亿!

    这场国库券机遇让他完成了惊艳而无比丰厚的原始积累,他身价在这年代就过亿!

    在别人还在会每个月挣扎两百元一个月工资的时候,他已经是亿万富翁,他怎么不能笑醒?

    李均从合淝到达沪海,准备再次卖出他的国库券。

    在沪海银行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看着李均用行李箱交易国库券,他顿时有了爱才之心。

    那么年轻,也能发现国库券的生意,他想收复李均为其所用。

    如今身价上亿的他,可是有了庞大的金融帝国梦想。

    因为他现在不仅是一个有钱的人,还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八十年代初期邓公巡视沪海,征求沪海各界有识之士对沪海的真知灼见,并表示把沪海外滩建成东方华尔街的这一构思构想,引起了管大鳄的极大兴趣,那一夜,他一夜未睡,他热血沸腾,那一夜,他奋笔疾书,下笔万言,痛陈创建华夏证券市场之重要,并请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建议被接纳,并批准“试点”。于是这才有了他1988年的万国证券开张。

    此时国库券的抄底,已然让他崛起,他的万国证券也开始了他的如日中天。

    “小兄弟,年轻有为。”

    李均回头看着一个叫着自己的中年男人,有一丝熟悉的感觉,作为经济学的老师,对于华夏国内金融市场早期的一些领军人物还是知道一些的。

    “我是管生生,这是我名片,我是万国证券的总经理。”

    “管……”

    李均瞬间将此人想起来了。

    这场国库券倒卖之中获利最多的人,他不是以个人的形式,而是以公司的形式,他的名字即将在这个年代响彻华夏。

    他出身在一个穷僻的小山村,标准的贫苦农民家庭出身。

    读书时却是一路开挂,考取大学,还获得免费国外深造的机会,他的人生转折点就是在1988这一年,41岁的他迎来人生转折点,受命筹建沪海第一家证券公司,万国证券公司。

    这一年他率众员工倾巢而出,赶在政策公布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