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胆大包天-第7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李妈的事业从纯粹的超市到万达模式,李均觉得现在还不是让李妈立即做的事情,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但是李均可以提前为李妈准备着,比如低价拿大城市扩张,现在还是城市边缘或者郊区,后世是城市新城和中心区域的地方拿下大块廉价地皮,给李妈的“万达模式”铺垫。

    “拿地!”

    这年代完全是白菜价拿地,不拿白不拿!

    

第920章 全国布局的第一站!() 
白菜地拿地皮。

    至于这个时代白菜价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首先是华夏现在招商引资,地皮廉价吸引,另外一方面就是南岛地产崩溃的余波影响。

    李均曾投机过地皮,比如南岛省的地皮,抄底套现了一笔大钱,那时候大概获得了六十五个亿,大大缓解了当时他的现金流问题。

    均鑫地产已经完全撤离了南岛省。

    李均绝对应当是在南岛获利最多的人之一。

    现在南岛一位国企女老总正在撤离南岛。

    忆往昔,她唏嘘不已。

    对着旁边的人她说道“那时我还不懂房地产,集团刚成立房地产公司,当时我来考察南岛地产市场只是我的兼职,我被派到南岛的主要任务是经营集团开发的一大型歌舞团。”

    “我看中了南岛琼山的一块地皮,位置较偏僻,但当时已经是非常便宜的了,只有几十万一亩,要知道那时候南岛经过地产暴热,基本拿不到这样价位的土地了,很多在1989年后每亩十几万元,几十万拿到的地,在1992年飙升到每亩三百万元以上,到1993年涨到680万元每亩,涨速极其惊人。虽然那价格诱人,由于集团公司准备上市,资产重组的原因,我没有拿下那块地,有点歪打正着,但是如果那块地,肯定现在是砸在自己手里了。”

    女领导看着面前一大片烂尾楼唏嘘地说道,其他人纷纷点头。

    天涯海角,烂尾楼,到处都是一片鬼域一般。

    现在她要撤离南岛省了,之前炒地皮的人多了,歌舞厅的生意自然就火爆,但是地产泡沫破了,钱和人都不见了,歌舞厅自然也就跟着衰落了。

    所以,集团让她现在赶紧卖掉南岛的舞厅,因为南岛接下来全都是一群背负巨额债务的人,没有人再消费得起了。

    除了这位女老总庆幸,还有一些在南岛地产辉煌时出手离场的人也在庆幸。

    比如潘石屹。

    1989年他去了南岛,南岛刚建省,整个气氛都特别的自由,前往南岛闯荡的大都都是满腔热血的北方人,大家都是闯天下的,什么都能谈得来,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他挺穷的。

    但是和伙伴高息借贷炒了房地产,南岛房地产在他们进入之后不久仿佛“砰”地一下点燃了。

    老潘现在很庆幸自己当时的选择是多么的对,在房地产最辉煌的时候,他出手了手中的房地产,获利千万,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多亏自己的敏锐,还记得那是1992年8月,为了核实一个项目的审批情况,潘老总以五斤橘子和一条香烟和他的潘氏憨厚微笑为代价获准查阅有关内部资料。

    他意外发现南岛在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了50多平方米,而同期首都人民的人均住房面积才七平方米,这……他感觉南岛的房地产要出事情了。

    于是老潘早早地逃走了,他成为了在那场投机大战中少数获利丰厚的人。

    但是大部分南岛投机地皮的人没有那么幸运。

    他们之中有个人,有民企,有国企,有港商,有外商。

    他们一夜之间所有的发财美梦都破碎。

    曾经的那些神话都变成一地鸡毛。

    一个叫做张宝军的人,当年下海,他身无分文,但是借了两百万,当时不是去买地而是卖了两台奔驰,挂上了亮眼的车牌号,专门跑有关部门,请人吃饭,娱乐,结果批了一大片地,拿出一部地套现,就直接变成了千万富翁,暴富后的他回贫穷的老家光宗耀祖,为了帮家乡政府脱贫,县里筹集了两千万资金交给他,他也豪气地承诺能赚两三倍,他把钱全部买了地,却没想到南岛地产泡沫来的是那样的快,土地价格掉了一半。

    老家人都说他是骗子,两千万对他们老家是要命的,在这年代那是一笔不菲的数额,他锒铛入狱,一夜白了头。

    除了个人财富梦想破灭,还有很多公司和机构。

    地产泡沫时期,以四大银行为首的资金,包括大型国企以至乡镇企业和民营资本的大量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南岛房地产市场。

    他们大胆地放贷,一些人只要敢那地,随便画两笔图纸,拿着图纸就去银行贷款。

    最后钱都套在烂尾的楼盘上,以至于最后南岛的发展银行都随之倒闭破产。

    华夏第一个破产的银行。

    整个南岛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陷入烂尾楼房盘根错节的债权纠纷里。

    是华夏地产的一块巨大的伤疤。

    ……

    要说南岛的房地产最先是港商炒起来的。

    他们将港岛的那一套搬到南岛。

    港岛人在南岛损失非常惨重。

    南岛楼市的破灭,压制了华夏起来的那一股炒房风气,当然这一压制,就是多年,但是这股力量爆发起来就如同星火缭燃到火山喷发的感觉。

    而南岛的教育也让华夏明白了房子跟其他商品不同,老百姓抢盐的时候,你加大供给,很快物价就能平抑下来,而炒楼不同,因为加大供给之后,价格虽然下来了,但给造成的损失更大,用加大库存的思路降房价和提高房价的思路来去库存,这两个招都不怎么样,很容易陷入万劫不复的循环之中,去完库存就降房价,降完房价就一地库存和烂尾。

    后世采取的是去库存完就涨房价,造成房子一出来就卖出去了,造成一种现象就是有钱你都买不到房,这一操作模式,让华夏房地产一直到李均重生前都是长盛不衰。

    南岛地产泡沫让李均套现了一大笔钱,现在南岛地产泡沫震波华夏,让华夏其他城市的地皮相应低价了,这是李均最好抄底华夏各大城市地皮的最后机会,错过了,那就是真错过了。

    李均的屯地皮之路,他准备首先从杭市开始,杭市拥有西湖是浙省最美丽的城市。

    李均看中其地皮,不是因为其美丽,而是因为其潜力,后世称为华夏互联网的圣地,乌镇大会,享誉全球。

    或许还可以提前跟那位马老师聊一聊。

    那个重生人生都想拳打的牛掰阿里。

第921章 下榻西湖!() 
想着去杭市,李均让员工订好了去杭市的飞机票。

    将口袋里弹药准备充足,也就是买地皮的资金。

    在温洲最后的一天。

    李均去了天龙包机公司看了一看,

    天龙包机的王耀跟自己说,他想整航空公司,现在只是承包,他不满足,他要搞更大一点,自己购买飞机,搞航空公司,而不是做承包这种借鸡生蛋的活,为什么不可以直接吃鸡肉。

    王耀很疯狂,不过李均很理性。

    首先不说一个航空公司的组建,可不是王耀现在揽生意这么简单,要自己搞飞机飞的话这不是小事情,毕竟是天生飞的东西,为了保证不掉下来,功夫都在地面上。

    任何一个环节,都得一丝不苟,稍有差池,就是人命攸关,很难付起那个责任,在华夏航空公司都是国家在搞,搞飞机在天上飞那是需要很多东西,不然你飞机上天了也给你打下来,后世王耀一直有这个梦想自己搞飞机,但是一直到过世,还是由其弟弟们在几年后完成的。

    很多政策方面王耀现在是突破不了,所以李均让王耀等待时机,并让其去检查检查身体,王耀后世操劳成疾,非常年轻就过世了。

    李均希望这辈子他有自己的资金入资,不要往死了里的干,只有身体好,才能更长时间为自己效劳,那时候他的弟弟们成立了吉祥航空公司,这辈子李均希望是王耀率领他们完成,而不是留下遗书,让两个弟弟去执行。

    他只能在九泉之下得知。

    第二天。

    前往机场。

    在机场入口,碰到一个慌慌张张下的士的女生。

    李均被碰了一下。

    “对不起。”

    女孩连忙道歉,李均抬头看冒失的女孩,看其一身的装扮,特别是身后拖得那个小皮箱,李均看得出其是个空姐。

    “没事。”

    “你的皮鞋被我弄脏了。”

    “没什么,就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