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胆大包天-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少,他在该青年左右胳膊各砍一刀,头部连砍三刀,并告诉青年:“今天破五,砍你五刀”。

    ……

    中俄列车已经是各种人物登场,李均心里感叹一句道:这K3火车是发财列车,也是厄运列车了,各种列车劫匪接下来在联盟苏解体前后是要乘机大作乱了。

    列车餐厅里。

    几杯酒下肚。

    李均尽量让朱国富转移注意力,谈他之前的事情。

    朱国富跟自己说了不少他在苏联这么多年闯荡的事情,还说了一些他不知道的苏联人的风俗习惯。

    “以前,我倒腾渔网到莫斯科去卖,不仅卖不出去,老毛子们冲我大喊大叫。”

    “我问其中一个上了年纪的大爷,问他到底怎么了,我拿的渔网有问题吗,挺结实的。”

    “他说我那种渔网怎么能卖?”

    “我说我渔网质量挺好的,怎么就不能卖了。”

    “那时候我发小陈大俊帮我跟老毛子翻译,渔网质量很好,为什么您说不能随便卖呢?”

    老头激动地说:“难道你们国家就用这种渔网捕鱼吗?”

    我发小说:“那您说应该用什么样的渔网捕鱼呢?”

    老头见我们真的不明白,他说道:“你们这样的渔网在我们这里是不能用的,网眼太小了,会把鱼苗都捕到网里的,如果大家都买你的这种渔网,以后河里哪会有鱼了?”

    “我那时候才明白,原来苏联人不买的渔网,是因为他们用的渔网都是大眼的,不会一网打尽,只捕捞大鱼,而把小鱼放走,这样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

    “我当时顿时感觉自己倒霉,白忙活一场了,带过来的渔网都得扔掉了。”

    “所以后来,吃一堑长一智,做生意的时候我都要了解一下当地的风俗习惯。”

    “朱大哥这个说得在理,不过朱大哥,我刚才见你说到你发小,脸色不对,眼神都无彩,怎么了。”

    “老板真是察言观色的高手,诶,我一想起我那发小啊,我就难过,他比我还惨,他本来生意比我做得还得还好,还大,赚了很多钱,在华夏和莫斯科一边一个老婆,可是现在他尸骨都没有了,他被莫斯科的灰社会盯上了,霸占了他的家产,还杀害了他。”

    “我们华夏人在莫斯科,在这火车上都越来越不安全了。”

    李均点头。

    “朱大哥,我想这边这么乱了,暂时就不把你安排在这边,我有一个市场,想让你给我开拓。”

    “哪方面的市场?”

    “食品方面的。”

    李均觉得食品行业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只要有资金投入,一般都能做成,而且食品行业都赚钱因为人都要吃东西,只要不出昏招,很难赚不到钱,只是赚多赚少。

    “朱大哥,现在火车上的东西卖得很贵的,我想做食品行业,比如做一种方便面,可以干吃,也可以很快地泡着吃,提供在火车上,很多远行的人,不方便吃饭的人……”

    现在湾岛的康师傅还没有诞生,李均准备做一款李师傅牛肉面,取而代之!

    后世的方便面多火,火车上多少人吃,那是随意可见的,后世快速生活节奏夏,无论是老人还是儿童,城市白领还是农村工地工人,无数的人选择购买方便面作为出行,应急的必备食品。

    还有一边打着游戏一边吃着泡面的大学生。

    ……

    ……

    ……

    华夏一年消费的方便面大概是五百亿桶包,按照两元均价计算,那是千亿元。

    康师傅牛肉面公司也不只是做牛肉面,康师傅绿茶,康师傅红茶,康师傅奶茶,康师傅凉茶,康师傅……

    记得康师傅是台资日资共同控股,若是李均做起了“李师傅”,顶替了“康师傅”,也是爱国行为吧……

    更大的优势在于李均知道后世方便面各种口味,各种营销方式,他想不一炮打响都难。

    回华的路途中。

    一路上伊娃和李均亲近了不少,伊娃对李均流露出的爱慕,李均也欣然接受。接受她白皙的手抚摸着,按摩着。

    绝色娇娃的按摩啊。

    李均很是享受。

    很舒服,惬意。

    他前世那里像是过这种。

    这是一种酥到灵魂和骨子的感觉似的。

    俄罗斯很多美女,因为俄罗斯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从某种角度来说,是种族混血的结果,苏联有数百个民族,波斯人,南斯拉夫人,蒙古,突厥……不同的基因融合,综合了各个种族的优点,造成了俄罗斯姑娘出奇的天生丽质和美貌。

    曾经走商世界的人说,一个男人如果娶了俄罗斯妻子,一日三餐吃着华夏的美味饭菜,住的英国式别墅,拿着美国标准的薪水,那么这个男人就是生活在人间天堂了。

    李均现在享受着俄罗斯美女中的极品美女的温柔,现在自然是感觉在天堂一般了。

    “伊娃,还有半年,你好好学,多看些经济类的书籍,半年后,我有事情交给你做。”

    

第324章 随随便便赚他个亿!() 
1991年,李均在静静等待着,等待猎杀苏联国有资产的机会。

    转眼间到了李均自己开学的季节。

    他却是看上了一样东西。

    这一年帝都的房价还不高,一千多一平,不过相对于普通人而言,却还是很高,因为帝都的平均工资是两百三十九元一个月,年薪是2877元,这时候的房价是一千多。

    不过这年代有福利分房,有很多人给单位干了一辈子,工资才一两百的员工,肯定是买不起房屋,但房屋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又私有化了,于是单位将房屋作为1万,2万的卖给职工作为福利。

    但是这些福利不是人人都有的,这是给国有企业所在企业的职工福利,比如那些新进入帝国那样大城市的普通人还依旧是享受不到这样的福利,还得按照商品价格全款购买中意的房产。

    十万左右以及朝上。

    这年代没有房贷等银行金融产品。

    也就是意味着买商品房必须是全款交易,

    这时候轻松拿出全款的,也都是不简单的。

    不过对于不少倒爷而言,这是很轻松的,这也就是说苏联危险,混乱,随时可能挂了,大家还都挣破头皮去的原因,因为那里能挣大钱啊!

    这时候的报纸是这么写的,燕京最近提供了20万多平方米的住房,若买两居室少说至少得六万元,若是买两居室,一名大学生从参加工作起就日日节衣缩食,每月存储一半工资,需要50年才能买上两居室。

    任何时代买房都是一件大事,可能要耗费一家几代人的积蓄,这是华夏骨子里的家和房子的情节。

    不过华夏有点病态,很多普通人不懂什么科技,有钱了搞不来其他投资就只会买房炒房,虽然后世科技改变世界,改变华夏,但是大批的华夏科技互联网企业,阿里,京东,百度,腾讯无不是远离华夏本土到外面上市。

    撑起国内gdp的是房地产,而不是什么高科技,互联网。

    学校附近有个新建的楼盘,李均感觉不错,房子都是现房,现在一千多,要知道外国语学校处于帝都三环,未来这里噌噌噌就是十万以上一平米。

    随便一套百平的房子都是千万级别。

    要知道外国语大学是配备了幼儿园,小学,初高中的,这里更属于学区房,这价格更不止。

    新宛花园,这是新建小区的名字。

    楼层不是很高,最高是是六层。

    李均走进售楼部。

    最近大款买房的好少了,过年的时候该买的已经买了,金九银十更是还早着。

    当李均进入售楼部的时候。

    一个主管模样的人看了看自己说道:“年轻人,我这里最近不招人,漂亮的女孩可能还考虑考虑,你吧,去别家找找看。”

    “我不是来给你卖房子的,我是来买房子。”

    不远处多个售楼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跑了过来。

    售楼部的女孩一个在自己面前笑得跟花儿一般。

    “我可买的不是一套房。”

    几个售房小姐心想,这要是是买几套的样子,这提成得多少啊……

    “先生,我带你看房,我给你争取最大的优惠。”

    “现实,我带你看吧,我……”

    ……

    “呵呵,让你们的经理来吧,我准备买一栋楼”

    李均没有看这些售楼小姐,而是对着那个主管模样的人说道。

    那个刚才手里拿着笔的主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