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胆大包天-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估分毕竟不是真实的分数。”

    “而且燕大北大,在浙省都是招的尖子生,我们又不是首都人士,他们只在浙省招很少的名额,就是温市状元那也不一定能那两所学府。”

    这也是华夏的特色,一直到后世都是如此,燕大北大重点大学在首都招生的比例是百里挑一,或者五十里挑一,而他们在华夏的其他省份则是万里挑一,甚至数万里挑一,只有很少的招生名额。

    这些是后世很多家长拼命买一线城市,大城市的房子的缘故,哪怕是几万一平米,那也要去买,孩子考上好大学的几率更大!

    因为大城市大学超多,重点大学也超多,而所在大学在当地的招生也是绝大部分名额的。

    这也就是后世不断让人诟病的教育资源差距。

    公平,这个世界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不过这不妨碍老师们现在对李均的幻想,这孩子发挥极好,估分了690分啊!

    肯定可以上燕大,北大的,那么他们的学生上了燕大,北大,那么荣誉,奖金可有不少,每个授课老师都会跟着沾光的。

    李均回家之后,把估分的情况也跟爸妈说了,李爸那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了,他儿子是大学生了要,李爸连忙让李妈去买菜。

    晚上。

    李爸破天荒地拿出了他一直珍藏的好酒。

    “儿子,我们喝一口。”

    这要在以前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李爸居然能这么平等地和李均坐着。

    他一直都想做那个高高在上的老子,那个威严不容质疑,哪怕错的也是对的,这种极端专制的思想让昔日的李均很是窒息。

    现在怎么大变样了?

    李爸晚上很高兴,晚上喝了不少酒。

    李均倒是被李妈拦下,只喝了一点。

    晚上,李均想着自己填报志愿的事情,第一志愿填哪里?

    专业课选什么?

    是听从老师们的建议,燕大北大?

    有那个分数,有那个省排名,李均也不大愿意。

    他这辈子肯定不再学术,专业研究得那么深也没用,这辈子,他主要是做商人,企业家,经济学上的东西,这个时代也没人能教自己,上辈子他的研究生专业就是经济学。

    李均思来想去,本科专业还是选择语言学,而最好的语言学不是燕大,北大,而是首都外国语大学。上辈子选择的是俄语,踩错点了,这辈子,他就学英语好了,本身也有英语基础学得也会轻松。

    这一次肯定是百分之百能去外国语,不像上一世,擦边球,只比录取分数多一分。

    对外国语,那所大学,他还是很缅怀的,里面有不少自己的记忆。

    而且华夏改革开放,1992年后定调,全国开始招商引资,无数外资从那一年开始涌入,外国人在华夏的投资如,这也是知己知彼,更了解对方。

    所以,李均思来想去后决定了学习英语专业。

    依旧报考昔日的外国语大学。

    而且上一世他也熟悉首都外国语学校,俄罗斯的生意还更方面照顾,他熟悉首都外国语学校周边,特别是首都中关村的发展。

    那里将是华夏未来二十年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地方,那里将拥有以燕大,北大,外国语等四十一所大学高等院校,而且以华夏科学院,华夏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科研所有数百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数百……被誉为华夏的“硅谷”。

    联想,搜狐,爱国者,百度,奥瑞金都是诞生于那里。

    刘强东昔日也是那里起家第一桶金。

    小小中关村企业占到华夏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总数的一半!

    自1988年五月那里划分为首都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那里现在还在建设着,李均完全可以成为最早期入驻的企业,抢占位置,提前布局。

    那里将有无数的华夏顶级人才汇集,无数的资源在那里。

    所以,李均这是要准备在中关村,让自己的公司迈一个新台阶的发展。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ps:书友们,我是犀共鸣,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254章 有点脸臊得一比!() 
锁定外国语学校之后的几天。

    李均就静待高考成绩出炉。

    这时候世界杯也结束了,阿根廷多名主力因为累计黄牌两张无法上场,马拉多纳独木难以擎天,德国队卧薪尝胆,在主教练足球皇帝贝肯鲍尔的率领下,1比0击败阿根廷。

    其中出现了一个最具争议的裁判,瑞典人弗里德里克森,这位裁判以仇视社会主义国家闻名,虽然他曾执法过1989年丰田杯,是一个好裁判,却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足球队从采用双重标准判罚。

    比利时和苏联的比赛,无视比利时队的两个越位进球,致使比利时4比3击败苏联,无视马拉多纳的手球挡球,最终阿根廷2比0击败苏联。

    苏联人最后只得气得牙齿痒痒地离开意大利。

    华夏。

    1990年高考填报志愿不同于1989年高考填报志愿,是先出分再填报志愿。

    要知道1989年是高考估分后就直接填报志愿,但是这样填报志愿风险很大。

    后世一般都是实行知分填报志愿,减少考生填报的风险,但是这个制度也不是完美的。因为知分后扎堆填报相同志愿,导致一些低分段的学校录取不到学生,所以是交替实行考前填报志愿,估分填报志愿三种形式。

    这三种形式也影响着很多人的一生。

    比如当年实行考前填报志愿,这个机遇与风险是同在的填报,因为高考前填报志愿在客观上有较大的风险性,偶然性和盲目性,就像是填彩票一样,甚至是一场赌博。

    有人会因为求稳而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校,以至于整个大学期间失去学习动力,目的,甚至入错行,这样的影响很沉重。

    因为女怕嫁错郎,男人最怕入错行。

    再说估分填报志愿,这个所处时段适中,考生没有了考试压力,可以更细致地了解高校和专业,将兴趣和分数有机几个,既没有考前的盲动,又避免了分数公布后的唯“分”是图,不过,估分的程度不好保证,因为很多考生估分的准确性低,因为语文,政治,历史很多科目的主观题比较多,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考试很容易一意孤行,不是过分自信就是过于保守。

    如果估分处理不好,这种志愿填报对考生的伤害最大。

    比如某个学生估分只估了四百九十分,能混上一般本科,但是对方主观题要是超常发挥了,考到了五百三十分。

    这种四十分的失误,就会让这个考生错过自己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也就错过更大改变命运的机会。

    今年采用的是知分填报志愿,好处在于心里踏实,有把握,不像估分那样让人心里慌,没把握,对于高分的考生,他们知道分数后就知道了自己的名次,可以直接填报学校,但是对于中间的考生就不好了,他们不敢报好的学校,只能求稳,选择稍微差一点的学校,这样会错过很多机会。

    高考,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公平,但仍旧是是华夏数亿寒门子弟跃龙门的机会。

    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就可吃皇粮的时代。

    考上大学毕业包分配,就能吃皇粮,这也是无数农村学子挤破头皮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原因。

    昔日老师都是碎碎念。

    “高考分数就是一切,高考没有人会调查你的背景你的家庭你的出身,无视相貌美丑除艺术考生外,无视你们的智商高低,唯一评判的是高考试卷上的分数,只有一战定胜负,成王败寇,考上了就能吃皇粮,是国家干部身份,高考决定一生!”

    这年代。

    很多老师勉励学生的话语并没有多错误。

    转眼间查分的日子来临。

    李爸和李妈开始拨打查分热线。

    可是从早上到晚上六点整整一天服务都没有开通。

    李爸一颗心悬着,连吃饭都吃不好。

    六点吃晚饭之前,李爸又去拨打了一遍号码。

    按照提示输入儿子的准考证号码。

    考生李均,准考证号1990086566

    这年代语数外总分是120分。

    现在电话里人工女声播报着,考生李均:语文118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总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