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国重器-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个细节,烧坏了四台打印机。为了做好这次投标工作,他在酒店办公的房间准备了四台打印机和复印机,就怕万一出点什么问题,但是就在此前一天,已经连续多日无休止工作的四台机器竟然全部烧毁了,搞得他们非常被动,又找来其他机器来打印投标文件。

    日本大联合的谈判,一路进行的非常艰辛。

    另外便是阿尔斯通,他们脚踏两只船,一面跟四方谈,一面跟北车谈,但是四方的首选谈判对象是川崎重工,他们跟阿尔斯通谈,主要是为了给日本企业施压;北车的首选谈判对象是西门子,给西门子施压也是他们跟阿尔斯通接触谈判的重要目的之一。

    谁知道,西门子竟然认为自己胜券在握,坚持不让步,所以在离投标截止日期只有半个月左右时间时,北车与阿尔斯通的谈判突然加速,并最终在投标截止日期前完成了全部谈判工作。

    最后便是西门子。西门子通过此前的情报收集工作,判断他们以ie3为基础研发的ver平台,才是当时铁道部最中意的目标,所以在原型车价格以及技术转让价格方面都漫天要价。

    当时西门子的开价是原型车35亿元人民币一列,技术转让费共计39亿欧元。此外,他们还在技术转让方面设置了诸多障碍。

    所有谈判进程当然都在铁道部的密切关注之中。开标前夜,双方依然没有达成协议。

    深夜,铁道部总调度长亲自出面斡旋,话说得语重心长和直截了当:“作为同行,我对德国技术是非常欣赏和尊重的,很希望西门子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但你们的出价实在不像是伙伴,倒有点半夜劫道、趁火打劫的意思。我可以负责任地表明我方的态度:你们每列车价格必须降到25亿元人民币以下,技术转让费必须降到15亿欧元以下,否则免谈。?”

    德方首席代表靠在沙发椅上,不屑地摇摇头:“不可能。?”

    总调度长坚定地说:“华夏人一向是与人为善的,我不希望看到贵公司就此出局。何去何从,给你们五分钟,出去商量吧。”

    “方脑袋”确实像个撬不开的钱匣子,商量回来,脑袋仍然很“方”,没有一点儿圆通的余地。

    铁道部总调度长把刚刚点燃的一根香烟按灭在烟缸里,微笑着扔下一句话:“各位可以订回程机票了。?”然后拂袖而去。

    就此一事,德国西门子放弃世界上最大、发展最快的高铁市场,显然是战略性的错误。西门子有关主管执行官递交了辞职报告,谈判团队被集体炒了鱿鱼。

    此事才真正尘埃落定,当然,这都是前世发生的事情,这一次是否还是按照原版本走,秦舒淮不清楚,毕竟谈判年限将要提前。

    不管怎样,秦舒淮都要把前世最牛的谈判办法,转述出来,但有些事情,秦舒淮现在不能说,只能提醒。

    “舒淮,你考虑过等我们支付完资金,外国企业却不真正提供技术这种情况?”秦国庆这时道。

    关一个合同要求转让全部动车组技术,对方是否藏匿,因为对这方面没有足够懂的工程师,压根都不清楚。

    因此,让他们转让技术的同时,真正能让国内上手熟练,显得很重要。

    “那就设一个考核环节。”秦舒淮想了想,道:“到时候铁道部可以单独成立一个专门负责考核的办公室,考察对象是中国投标企业,比如四方中标了,铁道部先不付钱,让国外企业作为老师,要向国内企业传授技艺,这个考核办公室不考核国外企业教的怎么样,只考察国内企业学得怎么样,只要是国内企业没有学好,铁道部就不付钱。”

    此言一出,连秦老爷子都为之震动,不可思议的望着秦舒淮,因为这招太过毒辣霸道!

    这样一来,中标的国外企业不但要全心教,还怕遇到笨学生,因为即便他全心教,碰到笨学生学不好,他的钱一样打水漂,没办法,这些国外企业只好把压箱底的活儿拿了出来!

    只要国内企业学会了,以后自行造动车组,便能完成,技术一关便解决了,以后是引进其他时速的动车组,还是自行在此技术上研发,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这个是不是有些霸道了。”许久,秦成家开口道。

    “霸道?我们用钱买来的,合同写的清清楚楚,按合同办事,哪里霸道了!”秦舒淮不屑道。

    对于国外企业,绝对不能有妇人之仁,如果刘锋在这里,他肯定会第一时间同意,甚至有更毒辣的办法,为了达成目的,刘锋向来是不择手段。

    “舒淮说的不错。”秦老爷子这时发话,肯定了秦舒淮的发言。

    “而且招标也可以分成几批,比如一共购买160列动车组,每个包20列动车组,根据招标书的规定,每个包里包括1列原装进口的原型车,2列散件进口,在国内完成组装,剩余17列为国产化列车,国产化水平按步骤逐渐提高,到最后一列时国产化率要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我们完全可以说,这是华夏制造!”秦舒淮大言不惭道。

    形象地说,进原车型就是叫他们干我们看,散件是我们干他们看并随时指导,国产化就是我们自己干,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向他们咨询。

    总结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僵化”,就是严格按照外方提供的图纸去做不求创新只求复制;第二个阶段叫“固化”,就是把学到的一些东西在流程上原汁原味的“固化”下来,做到不走样,制造水准向外方看齐;第三阶段叫“优化”,对工作完全掌握并熟悉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优化的建议。

    如此以来,中标各家企业动车组的优缺点都能学到并达到成功制造的程度,何愁国产化动车组发展不起来?

    整套招标方案,如果真按照秦舒淮说的那样,动车组引进一事,便能完美的解决,同时还能让国内企业,达到将动车组国产化的目的,对高速铁路的发展,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秦舒淮不清楚前世时,这整套方案到底是哪些智囊团出的,绝对可以称得上铁路史上,最牛招标方案。

    秦舒淮的一番话,把在场所有人都镇住了,即便是秦老爷子,也对秦舒淮很是赞同,他万万没有想到,原本以为,最没出息的第三代子弟,居然给了自己最满意的答复。

    “舒淮,你把方案整理一下,我找找秦明同志。”秦老爷子说着,又加了一句,道:“国庆和成家,到时候你俩跟着。”

    秦明同志,便是现今的铁道部部长,秦老爷子退休后,这是第一次说这种话。

    之所以没让秦舒淮参加,也是有他的想法,毕竟秦家里面,铁路系统如今级别能搭上的,也就秦国庆,至于秦成家,怎么说也在铁道部,把他带上对他有好处。

    至于秦舒淮,如今虽然在铁路系统,却只是在建设系统,而非管理运营这个系统。

    “好。”秦舒淮道。

    这时,秦宝韵前来,叫众人吃饭,秦舒淮便上前,和成家一道扶起老爷子,众人一道出了门。

    老秦家的规矩,年前聚一次,年后聚一次,一直没变,今年唯一不同的是,秦老爷子对秦舒淮越发的重视,谈话中不止一次夸奖秦舒淮,这情况实属少见。

    然而,这一次,一向对秦舒淮有成见的秦成家,难得微笑对待。

    转眼间年过去,从初二开始,秦舒淮陪同父亲开始拜访京城一些大佬,有时秦舒淮独自前往,有时陪同,这是正常的程序。

    不止他们拜访别人,别人一样在拜访秦家,互相间来往。

    初三,接着秦明同志来看往秦老爷子,秦老爷子将秦国庆和秦成家叫到身边,全盘的说了秦舒淮提出的方案,秦明听闻,震惊许久。

    秦明快到退休年限,一直想平稳过渡,但是,听到秦舒淮这个方案,依然心动。

    谁不曾有一颗赤子心,秦明身为铁道部部长,也想国家铁路高速发展,却因为各种问题,限制了其发展的条件。

    如今汉沙高速铁路的确是一个机会,此前刘峰鼓励缩短施工工期,秦明原本反对,后来一想是秦国庆负责的项目,便默认了。

    既然这条高速铁路要达到时速250,那么动车组车厢,便是最大的难题。

    如今,这套方案,仿佛就是为引进动车组打造而成的。

    秦明大为震动,初七便召集了副部级以上领导开会,具体细节,未曾透露。

    过年期间,秦舒淮在家待的时间不长,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拜访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