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造成了蜀军不断地在造木筏、竹筏,不断地在提防东吴军半渡而击。

    你能想象吗?当你很辛苦地砍下一棵树木,和同袍们凑在一起造了个筏子,渡过一条江河溪流后,没走几里路,又遇到另一条江河溪流。

    你又得重新砍树造木筏,因为刚才用过的木筏留在前一条江河溪流里,而那条河流是无法和这条河流沟通的,或者可以沟通,但是要走很远才能通。

    既无法通过上一条河流通道下一条河流,而木筏又非常沉重,不像橡皮艇那样,可以扛着到处走。

    总而言之,就是前面造的木筏已经不能用了,必须重新造一个。好吧,你只好拿出斧头,挥汗如雨继续砍伐大树,继续扎木筏。

    如果扎那么一两次、几次都还能忍受,可是让你在短短几天内造十几次木筏呢?你是不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不要忘记了,蜀军并不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翻山越岭、造筏渡江,他们是在东吴军的包围下、不断偷袭骚扰下做这些事的。于是,蜀军真的有点杯具了,他们发现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泥潭中,不可自拔,越挣扎往下陷得越深。

    陆逊将部队分得很散,常常是几千人一队甚至有几百人一队的。这些人充分利用地形,到处设伏袭击蜀军。

    每逢蜀军渡江,半渡而击是固定项目。所以,蜀军每次渡江都提心吊胆,个个打醒十二分精神,并且做好随时应对对岸东吴军袭击的准备。

    另外,山林也为东吴人提供了很好的掩护,他们经常藏在山林中、峡谷上趁机偷袭蜀军。所以,行军中的蜀军时刻都要准备应对东吴人的伏击。

    这些东吴人狡猾得很、滑溜得很。通常一击就走,不管这次偷袭有没有效果,实施袭击后,马上就退走,不给蜀军任何反击的机会。

    在这样的游击战打击下,饶是蜀军有藤甲的保护,依然吃了不小的亏。刘厚怎么都想不明白,这个陆逊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竟然还那么无耻那么不要脸,玩起游击战来。

    有那支游击队数量比对手的人数大几倍的?游击队通常都是人数太少,无法和敌人主力相抗衡,所以才采取游走的打法,务求在自己尽量少损失的情况下,大量杀伤敌人。

    可是现在世道变了,20万人变成游击队,偷袭敌人的三万多人,这简直是人多欺负人少的典型战例。可以陆逊一点也不觉得脸红,依然仔细地指挥着各支部队,不断偷袭着蜀军。

第十二章 游击对决() 
第十二章游击对决

    上回说到,刘厚的大军在衡阳被陆逊以游击战术拖入泥潭。

    面对着道路上布满各种各样或大或小的陷阱,刘厚非常头痛。

    事实上,这些陷阱大多数很简单很幼稚,例如在道路上挖个坑,很小的坑,仅能将人的一只脚陷进去,上面覆盖着草皮,使外表看不出来有什么问题。

    但如果人踩下去,脚就会陷进去,这和小孩子的恶作剧差不多。相信很多乡村的小孩小时候都玩过类似的游戏。

    但这些坑底布满了顶端削尖了的竹片或木钉,穿着草鞋的脚踩进去无疑会被刺伤,虽不致命,但也足够讨厌,因为这个被伤的士兵势必短期内无法参加战斗,蜀军的战力等于是受损了。

    还有诸如吊脚套、飞撞木之类的多种多样的陷阱形式。这些陷阱大多数都很简单,杀伤力也有限,不过胜在够多。

    简单意味着设置容易,材料通常都是就地取材,甚至像陷坑那样,有把铲子就能设置,东吴军人手充足,在蜀军经过的路途上大量设置这些简单的陷阱,使得蜀军不胜其烦。

    倒不是不能识别、排除这些陷阱,刘厚军中有很多工匠、有很多机关学的高手,这些陷阱对他们来说只是小儿科而已。

    问题是这样小心翼翼地行军,每一步都先派人探测是否有陷阱,有的话还要去消除陷阱,这样非常浪费时间。而一支部队一旦失去了机动力,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刘厚这才体会到,当年在荆州,自己设置大量陷坑对付魏军骑兵时,对方那种郁闷劲。

    后来,郭攸之出了个主意,让士兵到附近的乡间大量收购牛、羊驴等牲口,让它们在队伍前方趟路,采取暴力手段使这些陷阱现形。

    后面再跟一队工兵,手拿铲子,快速将现形的陷坑填平,至于其他触发式的陷阱,一旦触发,失去了动力也就失去了作用,倒是不用理会。

    后来刘厚见趟路的牲口蹄子和腿很容易被陷坑和里面的尖刺损伤,于是,叫来军中的工匠,给牲口打造蹄铁,并研制了一种用铁皮做的护腿。

    这样就等于给这些牲口的腿装上了铁甲,大大提高了它们的使用时长。

    再后来,刘厚发现不断有箭矢从密林中射向那些牲口,有些是陷阱自动发射的,有些是有东吴兵埋伏在密林中伏击射箭的。

    于是,刘厚命人用竹片给牲口做铠甲。先砍来壁比较厚的大竹子,将竹子切成一块块像麻将大小的竹片,再用铁丝将这些竹片窜起来,就可以做成披在牲口身上的铠甲。

    这是刘厚从后世的麻将凉席中得到灵感的。他跟工匠一说,工匠就明白了,因为鱼鳞甲也是这种原理生产的,不过鱼鳞甲用的是金属片,而且在缝隙处会做重叠处理,工艺复杂得多。

    这种给牲口临时用的铠甲自然不需要多复杂,能暂时抵挡一下箭矢就够了,也不需考虑太笨重的问题,再重大水牛大黄牛也不在话下。至于孱弱的羊就只能退役转职成为军粮了。

    这一系列措施之下,陷阱问题算是得到了解决,虽然行军速度依然很慢,总算比之前好了很多,人员的损失也少了很多。

    除了陷阱,东吴军当然少不了安排人员潜伏在山林中,不时放冷箭偷袭。对付这种情况蜀军很有经验,以前在南中和蛮人作战时就没少遇到这种情况。

    刘厚当即命令全体藤甲兵着甲,走在两侧,将没有甲胄的火枪兵夹在中间。这样一来,密林中飞出来的冷箭再也威胁不到蜀军分毫了。不过藤甲军穿着藤甲行军负担着实很重,每天行军下来都累的不像样。

    幸好蜀军的传统是在这种战时每天行军路程很短,前方又要先排除陷阱,所以部队是走走停停,使得藤甲军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同时,刘厚也派出特种部队潜入密林中,剪除偷袭的东吴兵。在南中时,刘厚就组建了一支特战队,当时还好玩地命名为眼镜蛇部队。他们在和蛮人在密林中作战得到很多宝贵经验。

    擅长山林作战的蛮人都打不过这支部队,更何况是东吴兵。于是,大量大量的潜伏在山林中准备伏击蜀军的东吴兵被清除。

    刘厚还嫌清除速度不够快,从藤甲军从抽调五千擅长山地作战的蛮人,给他们配上蜀军先进的弩箭等装备,加入到清除行动中。这些蛮人历史上本来就是诸葛亮的无当飞军,东吴人和他们在山林中作战,完全是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形势就是这样逐渐被逆转过来,陆逊本来以为将大部队拆散成小部队,依托地形不断骚扰、偷袭蜀军,可以大量消耗蜀军的有生力量。没想到,遇到了更擅长在山林中骚扰、偷袭打游击战的升级版无当飞军。

    这样一来,变成了东吴军有生力量被大量消耗。当然,蜀军损失也不少,至少,刘厚认为,陆逊的这种打法,蜀军和东吴军的交换比,比起正面对决要大得多。

    陆逊虽然没有能靠这种战法战胜蜀军,可也算是目前能给蜀军造成最大损失的方法了。

    除了陷阱和密林偷袭这些小型的战斗外,东吴军也组织过几次大型的偷袭,其中火攻三次,水攻五次,还有依托地形阻击十几次。毕竟他们有着兵力优势,有足够的人手去做各种尝试。

    陆逊是个智者,他在知道蜀军那些刀枪不入的铠甲是藤甲后,很快就想到藤甲的弱点,那就是怕火。因此他最先发动的就是火攻。

    但是蜀军行军很谨慎,严格遵守逢林莫入之类的行军原则,遇到险地宁愿绕行也不直接通过,实在无法绕行的,也必先派出大量斥候探测清楚敌情,再分批通过。

    扎营选地也非常讲究,总之一句话,刘厚绝对不会像兀突骨那个脑残那样,将部队陷入盘蛇谷那样的死地。这使得陆逊无法找到很好的地形实施火攻。

    后来,勉强在一些相对较狭小的山谷发动火攻,可是,令他们失望的是,蜀军的藤甲根本点不着,就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