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厚解释了一下政委的职能后,郭攸之说,这不就是参军吗?于是,刘厚只好入乡随俗,将一大批学院毕业生充作各级参军。由于人才有限,目前只有团级单位才有参军。

    营以下除了刘厚的亲兵营外,暂时还没有设立参军。目前,参军主要的工作重点集中在俘虏营中。各支部队的参军都被临时抽调出来,进入俘虏营进行思想工作。他们的任务是尽快将这些俘虏的思想转变过来,让他们对刘厚归心,尽快能投入工作。

    蜀军自从从成都出发以来,一路打,一路俘获,现在部队中,大部分士兵都是俘虏回来的,所以,他们对转化俘虏还是相当有经验的,刘厚相信他们应该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

    占领郴县城6天后,郭攸之终于联系到“中情局”的人了。这是个外表很普通的青年男子,名叫周旭。他是潜伏在长沙郡的细作,明面上的身份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这个身份比较适合打听各种消息。

    当然,他不可能是一个人在战斗,“中情局”在长沙郡,尤其是长沙郡城潜伏了不少人,由贩夫走卒到富家翁,各种身份都有。长沙郡是“中情局”工作的重点之一,这里有“中情局”完整的组织结构。

    周旭是“中情局”长沙分部派来的联络员,负责向刘厚禀报这段时间的消息。刘厚通过询问周旭,这才了解到自己在岭南这段时间荆州所发生的一些事。

    原来,大约半年前,魏吴两国各出动几十万大军围攻蜀国,而光是攻击荆州的两国*军队就有30万。这么大规模的用兵当然是无法保密的,所以,魏、吴两国的动向一早就被“中情局”侦知。

    所以,关公提早就得到消息,也提早做了一些准备。例如向成都求救,例如囤积粮食、军械,例如迁徙百姓、坚壁清野,再例如紧急征召民壮入伍、加强训练军队等等。

    能做的关公都做了,可是,魏吴两国这次用的是阳谋,是打算用堂堂正正之师,用绝对的兵力击败蜀国,击败关公。

    所以,他们根本不怕被人提前知道,也就根本不在乎关公做了多少准备工作。因为他们相信,无论关公做什么,都无法挡得住两国大军的碾压。

    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关公竟然在荆州城足足抵抗了四个月。

    听到这里,刘厚很感叹,古代打仗,经常一打就一年半载,真不明白那些古人怎么那么有耐性,攻一座城攻那么久都攻不下,他们不厌烦吗?

第八章 荆州的消息() 
第八章荆州的消息

    上回说到,郭攸之联系到了“中情局”驻长沙郡分部的人,他们派了一个叫周旭的年轻人过来,给刘厚汇报了这段时间荆州发生的事情。

    令刘厚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关公竟然在荆州城足足抵抗了四个月。刘厚在荆州的时候,组织了开挖荆州城的护城河,修筑了瓮城,还加固了城墙、增加了一些防御工事。

    当年他所做的这些努力在这个时候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关公虽然只有五万训练程度还不是很足的士兵,但是临时征召了各地的民壮入伍,使得人数增加到7、8万人。

    他就是凭借着这7、8万人,依托坚固的城墙和城防工事,死死地抵抗住魏吴两国30万联军如潮水般的疯狂进攻。

    当然,这当中有三个半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是他提前收到了魏吴两国出兵的消息,所以提前做了准备。

    尤其是粮食和物资的储备,荆州是蜀国从其他两国走私粮食的中转地,这里常年储存着大量的粮食,在关公提前施为下,截留下大量粮食,这才使得他能坚守那么久而没有出现缺粮的情况。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可以说,这次的战事“中情局”立了大功。第二个关键点是火器和火药。刘厚当年在荆州建立了一个火器的装配工坊,后来又建立了一个火药生产作坊。

    也就是说,城中有一定的火器和火药存货,这些火器和火药在守城中帮了大忙,它们大量杀伤魏吴两国的士兵,屡次城池将要被攻破的关键时候,都是靠着火器和火药挽回败局。

    第三个关键点是刚才说的,刘厚当年在荆州建立起的护城河、瓮城和城防工事。这些东西使得攻城难度增加了几倍,魏吴两国也为此付出大量伤亡。

    最后半个关键点是关公,经过上次的惨败后,他骄傲的性格有所收敛,整个守城过程中没有做出什么不理智的过激行为。屡次被魏吴两国的将士辱骂、激将竟然都不为所动,既没有出去和人单挑,也没有中计领兵出城偷袭敌营。

    面对乌龟壳一样的荆州城,魏吴两国联军如老鼠拉龟一样,无法下手,围攻了4个月竟然都无法攻陷城池。4个月后,诸葛亮的援军终于赶到了。

    诸葛亮的援军不过只有区区三万人。就这三万人已经是成都像挤牙膏一样挤出来的蜀国仅有的力量了。现在蜀国边境到处在打仗,兵力早就不足了。

    刘备不断地征兵、征兵再征兵,现在民间连耕种的青壮年都很缺乏,如果诸葛亮败了,蜀国再也派不出哪怕一个兵去支援了。

    不过诸葛亮没有让人失望,他先是用他最擅长的火攻破张辽所部兵马,再于险地设伏,诱杀曹仁还剩下的三万部众。

    张辽、曹仁两员大将虽然侥幸逃脱性命,但是他们麾下的人马都损失惨重,无力再战,只得退回襄阳城休整。

    趁着东吴兵还没反应过来,诸葛亮带着连番大战剩下的约两万兵马,趁乱进入荆州城中,和关公汇合。使经过四个月守城已经损失惨重的荆州守军注入了一支生力军。

    可是,反应过来的东吴人很快就重新包围荆州城,将诸葛亮和关公一起包围在城里。经过四个月的消耗,城外的东吴军还有十二、三万之多,城内的蜀军加上诸葛亮带来的生力军一共还有5、6万。

    双方的兵力对比约二比一左右,和开战初相比,似乎好多了,然而,情况并非如此。

    此时,蜀军的很多守城物资已经消耗一空,尤其是屡次救蜀军于危难中的火药已经没有了,护城河也被填平了大段,城墙上的很多城防工事也已经被摧毁。

    而东吴方面,看来这次是动了真格,仍然源源不断调遣部队和攻城物资到荆州城去,一副不夺取荆州城誓不罢休的样子。

    刘厚又询问了周旭荆州城的粮草储备问题,周旭告诉他,荆州城的粮草在两、三个月之内应该还不会有问题,时间再长就很难说了。

    然后,刘厚又问了目前长沙郡的兵力情况,周旭告诉他,长沙郡目前最少集结了东吴20万大军,以及大量的粮草和战争物资。这里临近荆州前线,看样子这些部队和物资是准备随时开赴荆州,支援东吴的攻城部队的。

    送走了周旭,刘厚陷入了沉思,现在的局势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他没想到荆州之战竟然打了半年还没打完。目前的荆州城有关公和诸葛亮在,有5、6万大军守城,在短时间内应当是不用担心的。

    但是时间长了也肯定撑不住,荆州被围,和外界联系隔绝,粮草、军械迟早被耗尽,而东吴可以源源不断运输士兵和物资过去,所以,如果放任他们这样下去,荆州城迟早要破。

    成都那边已经指望不上了,现在要解荆州之围,就看自己怎么做了。

    “郭先生,目前的情况,你有什么看法?”刘厚决定还是先问问郭攸之的意见先。

    “既然荆州暂时没有危险,我们就不需要急着冒险攻击长沙。以我之见,应迅速夺回零陵。若待东吴人反应过来,从长沙出兵增援零陵,那时候我们想再图谋零陵就难了。”

    既然之前分析得很清楚了,郭攸之没有再啰嗦,直截了当地说出了他的打算。”

    “也好,反正桂阳各县都已经收复,是时候让儿郎们动起来了。”

    刘厚同意了郭攸之的建议,又问:“郭先生,你看应该让谁去收复零陵?”

    郭攸之思索了一阵道:“收复零陵务求迅速,以攸之之见,不如让子龙将军走着一趟?”

    “四叔出马肯定没问题,不过他年纪不小了,我不想再让他太操劳。”刘厚也知道,目前他麾下看似也有几员猛将,不过不是年纪太小就是像兀突骨那样的粗人,要智勇双全能担大任的还真没几个,也许关索能算一个。

    想到这里,刘厚眼睛一亮,道:“郭先生,你看让去关索怎么样?”

    “关小将军的确不凡,武功既高,遇事冷静,可堪大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