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题之二是,怎样才能让孟获相信自己打败了蜀军,毕竟之前蜀军表现得太强悍了,突然间说失败就失败,是不是太离奇了,换成细心的将领就会怀疑有诈,偏偏孟获绝对不是个傻子,其用兵还算谨慎。

    还有,既然原来的蜀军都知道盘蛇谷,作为当地土著的蛮军会不知道吗?那么蛮军追击到盘蛇谷外,会不会顾忌到盘蛇谷的情况而不敢进入继续追击?当然,这取决于将领的智力程度和性格,反正换了刘厚自己,如果知道这山谷是这样的地形,绝对不会领军追进去,宁愿让敌人跑掉也不会冒这种险,那孟获会上当吗?

    众人七嘴八舌提出了很多意见和解决方案,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意见,也没有人能提出万无一失的计划。看看时间不早了,刘厚只得解散了会议,决定明日在议。

    一夜无话,第二天,刘厚安排斥候沿河岸上下寻找其他渡江的地方,毕竟要做好两手准备,万一无法实施火烧藤甲兵计划,只能从其他地方偷偷渡江,然后再寻机和蛮兵决一死战了。现在刘厚大军已经有十万之众,兵力和蛮兵差不多,自己占尽武器装备的优势,如果相同人数还不能正面决战打败蛮族军队,自己也可以抹脖子了。

    安排好军中事务后,刘厚带着郭攸之、关索、张苞到盘蛇谷实地考察地形。这盘蛇谷果然如当地土人说的那样,刘厚远远就看到两条山脉并列而行,弯弯曲曲的就像两条巨龙在嬉戏。两山之间夹着一条狭长小山谷,走在山谷里,刘厚抬头看天,终于体验到什么叫一线天了。

    这里的确是个伏击的好地方,地上松软无比,像踩在几层地毯叠在一起的感觉,看来枯草枯枝真的积了不少,连准备燃料的功夫都可以省了。

    刘厚当堂拍板决定将这里作为伏击的场所,并抽调部队,开始布置伏击场所。

    之后的两天,双方都没什么行动,刘厚除了加派斥候外,让全军休整两天,毕竟他们之前一直赶路,而且是崎岖难行的山路,的确是辛苦了,刘厚最重劳逸结合,所以一有机会就争分夺秒让军士多休息,以便保持最佳状态。

    两天后,有亲兵来报,蛮兵遣来了使者,要面见太子殿下。刘厚觉得很惊讶,双方还有什么好谈的?大仗小仗打了那么多场,早就撕破脸皮了,见了面开打就是了,还浪费口水干什么?他可不相信孟获会来找他谈投降的事。

    亲兵将蛮人使者带了进来,使者叫土安,不是孟获派来的,是一个叫兀突骨的人派来的。通过通译的解释,刘厚费了老大劲才搞清楚这个兀突骨原来是一个王,是一个叫乌戈国的王。

    刘厚才不在于什么王不王的,弹丸点大的地盘就敢叫国,斗大的字都不认识一箩筐、只会好勇斗狠的野人也敢称王,看起来这个所谓的国家和那个叫夜郎的国家性质差不多,事实上这两个国家还真没隔着多远。对于这样的货色刘厚甚至都不想拿正眼看他们一眼。

    不过随着通译的翻译,刘厚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眼前这三万藤甲兵就是这个不知道乌什么国的兵,统帅正是这个所谓的王兀突骨,还真是不能小瞧啊。

    刘厚仔细询问了使者的意图,原来这个兀突骨真的脑子进水了,想和蜀军商量一下,让蜀军后退10里,空出地方,好让他们的藤甲军能够渡河和蜀军决战。并声称蜀军靠着“发暗器”赢了孟获几场,算不了英雄,有种就堂堂正正和他们的藤甲军打一场。

    刘厚思量了一下,看来这次派出使者来跟蜀军提这个要求是兀突骨的个人行为,孟获并不知情。由前面孟获的用兵情况来看,孟获实在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绝对不会提这么脑残的要求。

    同时,也可以看得出来,孟获对这个兀突骨有所保留,没有将蜀军的真实战力尽数告知兀突骨,使得兀突骨不知道蜀军火器的可怕。

    看来这个兀突骨比较无脑,绝对比孟获好骗的多,原本刘厚最担心就是孟获智商太高,不好骗,现在这个脑残儿补足了计划的最大短板,那么原来漏洞百出的计划是不是就可以实施了呢?

    刘厚当即表现出一副豪迈的样子,将一只脚踏到虎皮凳子上,对使者说:“好,我最敬佩的就是兀突骨大王这样的英雄好汉,最看不起的就是孟获那样的无胆匪类,只会躲在天险后面放冷箭。

    请你回去回报你们大王,就说我刘禅答应他的请求,我们现在就再后退5里,凑够10里。你们尽管放心渡河,我刘禅不是个言而无信的小人,我发誓绝对不会半途偷袭你们,等你们上了岸,我们再摆出堂堂之师决一死战。

    而且,我可以承诺,这次我们不用那种发出巨响的暗器,大家各凭本事拼杀,看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使者见刘厚满口答应很开心,不过他又说汉人狡猾,不可信,一定要刘厚当众发誓才肯信。刘厚心里无鬼,自然不怕发什么誓言,于是发了个恶毒的誓言,保证自己不会搞什么半渡而击。

    使者满意地回去复命了。这件事说起来有点稀奇,有点不合常理,不过想想项羽都是这么做的就释然了,项羽那样的大英雄能做的事情,同样觉得自己是盖世英雄的蛮族大王兀突骨为什么就不能做?

    原来,兀突骨来到桃花水畔,时刻想着找蜀军决战,但是一直被谨慎的孟获死死压制,不准他随便动。这两天他一直郁闷无比,觉得在河的这一边像乌龟一样龟缩起来很不带劲,很憋屈,所以一直寻找战斗的机会。

    刚开始时,兀突骨想着蜀军很快就会来进攻了,到时候自己和手下的儿郎们就可以痛痛快快打上一场,再也不用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了。

    谁知道,这一等就等了2天,蜀军一点动静都没有,根本没看到他们有抢渡河流,进攻这边的可能,于是,兀突骨的耐心在这两天中彻底被消磨掉,开始烦躁起来,他多次向孟获请求渡过河去主动出击,可惜均被孟获拒绝。

    最后,他终于爆发了,他不愿意这样枯等下去,想尽早解决战斗,于是,他竟然开动他那如同榆木疙瘩的脑筋想对策了?

    有道是,人一动脑子,上帝就笑了,我们动脑上帝笑不笑我不知道,但是兀突骨动脑,不要说上帝,连猪都会发笑。

    他一动脑,就想起族中那个最有智慧的长老曾经讲过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故事,好像和现在的场景很契合。他认为自己和项羽一样都是盖世英雄,甚至自己比项羽还强上那么一点点,于是他也决定效仿项羽,也搞一出背水一战。

    因为担心孟获还是反对他出击,这次他没有告诉孟获,而是自作主张派了使者过来给刘厚说,让他让出10里的空地,允许自己的藤甲兵从容渡江,最后双方再决战,以定胜负。于是,就有了前面那一幕。

第十三章 新版背水一战() 
第十三章新版背水一战

    上回说到,兀突骨派人过来叫刘厚后退10里,好让他们渡江决战。刘厚正不知如何诱使敌人过江,见有这么好的便宜送上门,自然没有放过的理由,他欣然应允兀突骨的使者,并马上组织部队后撤,腾出足够的地方给藤甲军登陆。

    兀突骨大喜,竟不通知在后方的孟获,悍然下令自己的藤甲军渡河。其实也是,兀突骨和孟获互不统属,大家分别在两块土地上称王称霸,他这次带兵过来纯粹是激于义愤,或者说是讲哥儿们义气,所以他完全不用听命于孟获,也不会顾及他的感受。

    前段时间孟获死都不肯让他渡江找蜀军决战,他已经憋了一肚子气,现在有机会,怎么还会放过。他现在正憧憬着怎么过江杀蜀军一个片甲不留呢。

    要说这藤甲军渡江可真是简单,他们将藤甲脱下来,将武器、粮食、装备背在背上,然后将藤甲扔进水里,人直接趴上去。这套藤甲就像一个微型筏子一样,载着藤甲兵在水里半浮半沉的,然后士兵再用脚蹬水或用手划水,就径直向对岸而去。

    刘厚派人在对岸观察了一下藤甲兵的渡河情况,他听斥候详细描述了情况后,也很感叹。要说这藤甲的确是好东西,连渡河都可以当救生衣用,如果不是怕火,简直就完美了。

    兀突骨见蜀军果然让开很大一块地盘,没有搞什么半渡而击,不由得很开心,在当天晚上喝酒时还大赞太子刘禅是个信义之人,并没有孟获所说的那样奸诈卑鄙。

    不但如此,这个太子刘禅竟然还派人过来询问要不要让他的藤甲军休息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