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头痛啊!”刘厚提出今天第一个议题,并介绍完情况后叹气道。“世子,我们可以从武陵、零陵、宜都等地征兵。这些地方之前受襄樊大战的影响相对较少。”熟悉荆州形势的王甫第一个出来建言道。

    “宜都尚好,武陵、零陵等地都是人口稀少之地,且多为蛮人生活之地,想从中征兵,殊为不易也。何况这些地方路途遥远,就算能征到兵,一来一回之下,需耗费不少时日,怕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郭攸之反驳道。

    商量来商量去,没什么好的办法,郭攸之提议从公安、江陵处再各抽五百精兵过来,让他们再就地征兵补充缺额。只是这两处本来兵员也不多,这样抽调,对这两地的城防更是雪上加霜,关平和赵累都反对这样做。

    刘厚突然想起,历史上这两地守将傅士仁和糜芳,在荆州城被吕蒙所取后就投降了东吴。关公被断绝后路被逼走麦城,最后走投无路被擒杀和这两人的投降不无关系,实在是可恨之极。

    尤其是糜芳,他本就是糜竺的弟弟,是刘厚的小舅,和刘备关系那么密切他竟然都能投降,节操不是一般的低。

    现在这些历史事件并没有发生,无凭无据之下刘厚也不好动他们,但是必要的防范还是不能少的。这令刘厚充分认识到三国时期,既有关公这样义气留千古的品德高尚之士,也不乏见风使舵,节操碎一地的人。

    于是,他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费祎安排人到东吴的战俘营去做做工作,看有没有愿意加入自己军队的人,有的话经过层层审查,再择优录取,最后将人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让这些人成为多数群体,还要将他们打散编入各营防止他们抱团。

    对于傅士仁和糜芳这两个将来有投降可能的家伙,刘厚也没有太多的办法。一来现在没有人手替换他们,二来不教而诛视为虐也,也不能无缘无故撤他们职。只好仍然让他们守在这两座城池里,并尽量抽走他们手上的精兵,算是将他们边缘化和尽量削弱他们手上的力量。

    想到此处,刘厚拍板,从这两处各抽调1千精兵,这样自己就能得到2千精兵。众将纷纷出言反对,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两个城池本来就被关公将精兵抽调一空,现在也不过各剩2千精兵而已,再抽调一千,剩下一千人怎么守得住城池?

    出乎众将意料的是刘厚在这件事上很坚持,他们怎么知道刘厚打的是削弱傅士仁和糜芳两人实力的想法,如果不是怕众将反对得厉害,刘厚恨不得将两座城池的精兵全部抽走,归到自己手上掌握,让两个叛徒领着一帮民兵守御城池去吧。

    最后的结果是,从公安、江陵各抽1千精兵,从宜宾抽500,从武陵、零陵各抽1千,这样就有4500精兵,再让这些地方自行在当地征兵补充缺额。现在的荆州城还有约5000多一点的火枪兵,加上关公带回来的不到2千人,除开潘俊看守俘虏的500老弱病残不算,刘厚手头上能掌握1万1千5百精兵。

    武陵、零陵路途遥远,从那边抽调的兵马没有一个月别想见到人影,刘厚危机感越来越强,也不等他们到齐,先对手头上的9500兵丁进行大练兵。

    令刘厚没想到的是,费祎派去俘虏营征兵的人,给刘厚带来了惊喜,有上千人愿意投靠刘厚,加入刘厚的hong军。

    这些人多数是在东吴没有家室的人。连年的战乱,很多人家破人亡,成为孑然一身的孤家寡人,他们如无根的浮萍,给谁卖命都是卖,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忠义的思想可言。

    刘厚对他们开出丰厚的待遇,不但能吃饱饭,还有饷银拿,待遇比在东吴时好多了,于是他们就投靠了过来。这些人刘厚一时还不敢用,先cao练着,并对他们一个个进行详细的审查,确认没有问题后在说。

    对于练兵,有赵云这个经验丰富的“教授”级人马在自然不用刘厚多cao心。

    但是对关公一脉的将领和文官却不是那么好办。傅士仁、糜芳这两个被边缘化的投降派不说,关平、王甫、赵累年纪都不小,跟随关公东征西讨的,功劳多、资格老,现在被刘厚这样一个小屁孩来领导,而且费祎、郭攸之这样的年轻人显然更受世子看重,他们又怎么能服气。好在这次的战败,使他们的锐气被挫了不少,有利于刘厚的收服。

    对于这三人,刘厚采取套近乎的办法,多跟他们接触,多找他们喝酒聊天。刘厚身份摆在哪里,他们三人也不敢造次,逐渐地就和刘厚熟络了起来。

    关平为关羽长子,刘厚一口一个关大哥叫得他心花怒放,加上他弟弟关兴的关系,倒也很快就和刘厚熟稔起来。刘厚安排关平、赵累两员武将跟赵云学习火器部队新的战术战法,刘厚带着关兴、张苞两个小子经常和他们切磋探讨,打成一片。

    火器部队和冷兵器部队的战术战法区别很大,以后自己的部队都是火器化了,这些技能越快掌握越好。按刘厚的设想,两人最好进军事学院进行系统学习,同时也可以进行一番思想上的洗脑,奈何军事学院还在成都,荆州这边还没开分院,只好暂时由赵云这个军事学院资深“教授”先给他们开小灶了。

第四十三章 魏军来袭() 
第四十三章魏军来袭

    上回说到,刘厚谋取荆州牧的职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整饬军务,第二件事就是整顿城防。

    对于城防的整顿刘厚还是交由潘浚负责,实在是手头上也没几个人用,只好将这种没那么重要的事情让他做了。而整顿城防的主要方法就是驱赶剩下的2万7东吴俘虏干活。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两艘东吴沉船已经打捞上来,现在正征集工匠日夜开工加紧时间修复它们。

    这使得潘浚可以腾出人手全力整顿城防,刘厚交待了两个工程:一是挖护城河,并将护城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使之成为活水;其二是修筑瓮城、敌楼、战屋、炮台、藏兵洞、复城门等附属防御结构。

    挖护城河的泥土正好可以用来夯筑城墙,解决了大部分建筑材料问题,又有2万7千免费劳动力,建筑的速度很快,预计有个半年怎么也可以完工了。你还别嫌慢,古代都是肩扛手抬的,没有电动、油动、气动工具,这个速度还是在潘浚的皮鞭加大棒下才有的结果。

    有了这些城防结构,再加上自己的火器部队,刘厚有信心就算再来支10万人的敌军,也别想攻破荆州城。问题是敌人给不给自己这个建设的时间。

    就这样,刘厚在荆州的日子过的充实而平淡,直到这种平淡被一则消息打破。在送走关公后不到两个月,刘厚新收编的队伍还没编练成功,火器工厂也还没生产出足够的火枪装备他们,刘厚就收到探马回报:10万魏军浩浩荡荡杀奔荆州,先锋部队的旗号是“徐”。

    刘厚真想抽自己的嘴巴,嘴这么那么贱呢,说有10万敌军来攻就真来10万,难道自己是传说中的乌鸦嘴?

    尼玛,动不动就10万!这三国时代不是人口稀少吗?不是百姓百不存一吗?自己征兵左想办法,右想办法都没能征到几个人,敌军那里来的这么多人?

    想归想,刘厚不得不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应对之策。众将听到消息后都不由得大吃一惊,10万对一万,双方兵力相差太悬殊了。大部分人都主将坚守不出,依托坚城和魏军慢慢耗。

    虽说护城河和瓮城尚未修好,但是关公在荆州这几年,没少加固城防,荆州城还算城高墙坚。荆州城又是益州与其他两国贸易的中转站,城里囤积的粮草尚算充足,只要依托坚城,守他三个月甚至半年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到时候刘备肯定会派出援军来救援,围城自然能解除。

    费祎、王甫都是坚守派的支持者。郭攸之和关平却提议不能光这样死守,应当在魏军没合围前,先出去袭击骚扰他们一下,不能让他们那么轻易就兵临城下。刘厚给他们起个名字叫冲动派。

    两派各抒己见,各有各的理由,刘厚听着他们好像说得都有理有据,一时抉择不下,只得向赵云投去求助的目光。赵云久经战阵,当年先是跟随公孙瓒后投靠刘备,南征北讨,是一位战争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将,这也是刘备那么放心让自己宝贝儿子到荆州这种凶险的地方冒险的原因之一,因为有这位超级保姆兼保镖在啊。

    赵云一生什么场面没见过?几十万曹营都独身一人闯过了,现在这种情况对他来说还不算最艰难的时候,因此他显得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