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君养成计划-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程回乡了,你们还不知道吧?”

    陆文远和赵咏宁显然也是才得知这个消息,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问他怎么不早说。傅潜说自己也是昨日有事去了严庸府上才知道的,严庸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不要告诉其他人,尤其是陆文远,以免他耽误政事前来相送。傅潜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应该说,以免日后徒留遗憾,这才将此事抖了出来。

    陆文远急得团团乱转,只因他还有心说服皇上挽留严庸与沈纶,谁知他们却如此急着返乡,大约也是对皇上寒心至极了。

    陆文远转身便往宫外走,说是要骑马走官道将他们追回来。赵咏宁也要跟着去,却被陆文远挡了回来,要他和傅潜好好帮扶着陈闱,不要让他把政事办砸了。赵咏宁一脸不情愿,嘟嘟囔囔地回去了。

    朱时泱在暗处听得心惊,只因此番看陆文远的态度,绝不像陈闱说得那样不让他进内阁大门,反而嘱咐傅潜与赵咏宁帮扶他。朱时泱眼见为实,认为自己受了陈闱蒙蔽,心中大为不悦,又想到方才听傅潜说,严庸是因为不愿陆文远等人耽误政事才执意不让他们相送的,更是大为感动,只道他被自己强制退休致仕还如此心系朝廷,端的是不可多得的治世忠臣,只怨自己目光短浅,不能善待他罢了。

    朱时泱后悔不迭,连忙招手唤过桂喜,让他速速备一匹快马,自己要亲自出宫追回严庸与沈纶。

    陆文远一路快马加鞭,直追了个把时辰不止,才见前方有一行车马踽踽而行。陆文远认出那几名殿后的家丁正是严庸府上的,连忙催马前行,一迭声喊道:“严大人,沈大人,请留步。”

    最前头的马车掀起轿帘,严庸透过车窗向外张望,沈纶也在他身后探头探脑。陆文远与他们并马而行,喘着气着急劝道:“严大人与沈大人这是干什么?快快让车夫掉头与我回去吧。”

    严庸一脸云淡风轻,似乎惬意得很,隔着车窗笑道:“回去作甚?老夫好容易逃离了朝中的政事繁杂,正要回乡颐养天年去呢,你可不要坏了老夫的好事。”

    陆文远焦急道:“严大人就不要说气话了,国家如今正是用人的时候,朝政之事万万离不了二位大人。先前陈闱之事只是皇上一时失察,皇上毕竟是圣明之君,如今已然觉察到自己的不是,相信不久就会请二位大人回朝的,只请二位大人跟我回去再等几日就是。”

    严庸温和笑道:“你以为我是生皇上的气才赌气回乡的?非也非也。也许开始时我的确对皇上存有怨气,但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烟消云散了,只因致仕返乡本也是我自己的愿望,早在范哲甫倒后就是如此。怎奈那时流民动乱,国家危亡,我绝不能坐视不管,后来又重新组建内阁,政事千头万绪,轻易无法抽身。可如今就不一样了,皇上重新临朝问政,国家社稷蒸蒸日上,你与傅潜、赵咏宁也已个个都能独当一面了,也该是我等放手的时候了。此番陈闱一事,也许正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机会罢。”

    陆文远疑惑道:“严大人是这么想的?可是……”

    严庸摇手打断他道:“沈大人的身子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了,老夫就算为了他,此番也是去定了。陆大人不必再劝。”

    陆文远微微语塞,打眼便望见沈纶在严庸背后笑得满面平和。严庸也甚为慈祥,满头白发在晚春的风中轻轻拂动,飘然若仙。陆文远忍不住,渐渐红了眼眶,严庸却笑意更甚道:“你若是真的不舍,便去帮老夫最后一个忙。”

    陆文远连忙收了泪意问道:“什么忙?”

    严庸笑道:“拦住皇上,让他不要再召老夫和沈纶回朝了。”

    陆文远眼眶一湿,忍不住要落泪。严庸和沈纶见状,都笑他没有出息,逼着他点头答应了,才又有说有笑地继续前进。陆文远骑马跟了一段儿,发觉他们是真心要走,便也不再强留,抹掉眼泪,策马回京去了。

    陆文远走在回路上,正遇见朱时泱风风火火地打马而来,将身后的锦衣卫都甩下老远,到了近前刹不住马,差点与陆文远的坐骑迎头撞上。两匹马都吓得仰天长嘶,朱时泱连忙抓住陆文远问道:“严庸和沈纶到哪里去了?”

    陆文远温言笑道:“回乡去了,如今大约已过了城关了罢。”

    朱时泱气急败坏道:“你不是追他们去了吗?怎么没追着就自己回来了?”

    陆文远笑道:“臣追到了,只不过严大人与沈大人铁了心要致仕回乡,臣拦不住他们。”

    朱时泱急道:“恁地没用!你既不行,朕亲自去追。”说着,又要策马狂奔。

    陆文远连忙拉住他道:“皇上,严大人与沈大人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回乡的,并非是一时与皇上赌气。皇上也应体谅他们年老体迈,思乡心切,不要再强拉着他们为国事操劳了。”说着,将严庸的话原原本本地学了一遍。

    朱时泱这才犹豫起来,问陆文远道:“他们真是这么说的?”

    陆文远微笑着点头。朱时泱微微踌躇,望着向远处延伸的官道驻马半晌,终是跟着陆文远起行回宫去了。

    回宫后朱时泱不再犹豫,即刻拟旨一道,仍授陈闱为从六品翰林修撰。并追赏严庸与沈纶金银数百两,着工部在山东菏泽为两人修缮宅邸,以便二人返乡后能及时入住。

    陈闱去翰林院赴任前与朱时泱相对无言。朱时泱心中多少有些愧疚,亲自起身将他送至殿外,开口安慰道:“今后你若想进宫,随时都可以,朕让桂喜不要拦着你。”

    陈闱不为所动,半晌才轻笑了一下,声音甚是讽刺,道:“皇上早晚会用得到臣的。”

    朱时泱不解其意,开口询问。陈闱便道:“陆文远辅,在坊间被称为‘天官’。皇上将如此大的权力交付于他,就不怕他来日步范哲甫的后尘,弄权擅政吗?”

    朱时泱有些不悦,皱了眉道:“这个不用你操心,朕自有分寸。”

    陈闱却道:“恕臣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自古天家控制前朝,都是利用朝中政敌相互牵制、平衡。而陆文远与内阁众人交好,在朝中又鲜有政敌,将来一旦得势,必然难以控制。皇上就真的不觉得他危险吗?”

    朱时泱心里一惊,转而却越发对陈闱嫌恶起来,只觉他一张俊脸苍白刻薄,直比蛇蝎狠毒。当下别过脸去不再看他,口中冷冷道:“你既如此说,今后也不必进宫来了。”

    陈闱并不惋惜,望着朱时泱冷冷一笑,便转身出宫去了。

    朝中暂时恢复了平静。皇帝万寿节的前一天,朝中官员照例进献贺礼,朱时泱看来看去,都是些号称奇珍异宝的俗物,却有一位地方官员送上了一方木匣,看起来简陋至极,甚至匣子上还有虫子的蛀洞。

    朱时泱心存疑惑,小心地打开一看,却见其中有涂了金、银、铜漆的小麦、水稻、棉桃各一穗,植株挺拔,果实饱满。

    朱时泱越发疑惑起来,就见那名官员跪地奏道:“皇上,这些是微臣辖区内成熟的作物。大明今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江南最早的一批水稻业已收割完毕,赋税不日就能收抵国库了。”

    朱时泱大喜过望,道:“好啊,这真是朕今日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朝中官员也纷纷动容,伏地拜道:“我皇英明,天佑大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江南的赋税果然很快就收上来了,整整百万两白银。朱时泱高兴得两天没睡好觉,第三天一睁眼就做了一个决定,要微服出巡,去民间亲眼看看大明丰收的年景。

    陆文远等人头疼不已,只因皇上微服出巡是天大的事,往往要提前几年进行准备,朱时泱这决定下得如此仓促,却叫他们如何是好。

    朱时泱却是个急性子,想到的事非做不可,一步也不肯让。眼见皇上又要与陆文远吵起来了,朱时济连忙站出来出了个折中的主意,说自己反正最近就要动身回江南王府,准备的也差不多了,不如就让皇上跟着一起走。陆文远本也有心让皇上微服出巡一次,以便更好地体察民情,如今见此办法可行,便也就答应下来。

    微服出巡一事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朱时泱钦点陆文远随行伴驾,傅潜、赵咏宁留京监国,只等一切准备就绪,便择日起行。

    但皇帝出巡毕竟是大事,仓促不得,一应人等着实忙乱了几日,却又得藏着捂着不让朝中其他官员知道,因此个个都累得够呛。

    此时此刻,翰林院里却是清闲得很,新科进士们每日读读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