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君养成计划-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蒜道:“那傅潜傅大人呢?臣弟瞧着他也不错,相貌堂堂,又饱读诗书,和陆大人很相配呢。”

    朱时泱心不在焉道:“傅潜好是好,可是不对朕的路子。”说罢,却又猛地回神道:“你说他跟陆文远是……?”

    朱时济摇手道:“臣弟可没这么说,只是瞎猜而已。不过朝中一直有传闻说,陆大人住在傅大人府上。”

    朱时泱狐疑道:“竟有这事?”

    朱时济不置可否,拿起筷子夹了片素烤鹿肉,放在口中慢慢咀嚼。朱时泱兀自阴沉了脸色。

    朱时济看了看他,又道:“皇兄何必担心过年没人陪,如今的朝廷已经不是当年那样老臣当道了,现在年轻的官员,像陆文远、傅潜、赵咏宁,不都跟皇上年纪差不多,肯定能与皇上玩到一起去的,臣弟看那三四品的官员中也有不少出类拔萃的,皇兄不妨将他们都请了来,一同热闹热闹。”

    朱时泱听得眼睛一亮,也道是个好主意。看着天色还早,连忙着人把户部尚书叫了来,问道:“朕想在宫中宴请朝中官员,可朕的私库里已经没有现银了,若从国库里出,能出多少?”

    户部尚书扳着手指头算道:“上月皇上设的庆功宴,加上此次出宫祭天修缮街道和天地坛的花费,总共是二十万两。国库中本还有一百万两银子,减去这二十万,只剩八十万了,三月又有全国的士子春闱、殿试,接着是恩荣宴,再接下来是皇上您的万寿节,这至少要留出二十万两银子来,这样就只剩下六十万两了。而这六十万两中,有五十万两是万万动不得的了呀,就算皇上要了臣的脑袋,臣也不能从命,因此最多只能给皇上拨十万两了。”

    朱时泱听罢,郁郁不乐地皱眉道:“朕怎么这么穷?”

    户部尚书惶恐道:“皇上坐拥天下,贵不可言,如今国库空虚,实是因为旱灾所致,中原各地赋税收不上来,国库自然不比往年充盈。但只要四月一到,今年最早的一批税赋收上来,便可将此境况大大缓解了。”

    朱时泱怏怏道:“十万便十万吧,快些拨给朕就是。”

    户部尚书领旨而退。

    朱时泱银子到手,立马忙活开了,一边派人到京城最有名气的张师傅处去定制烟花炮竹,一边指挥尚膳监去采办宴饮所需的食材,待得一一吩咐下去,天也黑得透了。朱时泱疲累地坐在窗前榻上,想到明日便能和朝中官员共度新年,心中便自安定不少,就连眼前这除夕的夜,竟也不似往日那般凄切难熬了。

    次日,朱时泱一早儿就起来了,穿上朝服去接受百官的元旦朝贺。朝廷上下一片喜气洋洋,朱时泱自然更加高兴,只等朝会结束便宣旨留下一品大员,在宫中一同宴饮作乐。朱时泱早就盘算好了,今日请一品,明日请二品;三品,四品则各占一天,京中亲王再另择出一日,这样断断续续,也够他乐到正月十五了。朱时泱喜笑颜开,待百官恭贺毕,循例问了声“有本速奏,无事退朝”,便想叫太监传自己口谕。

    谁知他眼色还没使出去,便听堂下一人道:“皇上,臣有事要奏。”

    朱时泱有些意外,定睛一看,此人站于百官之首,却不是陆文远是谁,只好叫他速速奏来。

    原来陆文远自昨日祭天得知京中灾民境况后,就一直放心不下,这年也过得郁郁不乐,只等今日早朝快些向皇上奏明。当下郑重出列跪谏道:“臣昨日随圣上祭天途中发现,去岁因旱灾流落在京中的灾民尚未得到妥善安置。臣更去城外看过,那里滞留的灾民更多,冻饿交加,景况凄惨,死者无算。臣请皇上拨款为灾民搭建临时窝棚过冬,待到开春,再着官兵统一遣送回乡。”

    朱时泱觉得有点扫兴,只道他一开口就死啊死的,甚是晦气,却也不便不管,只得目视了户部尚书道:“刘大人,国库可还有余银可用?”

    户部尚书低头苦着脸答道:“回皇上,实在已没有了。得等今年的赋税上来,才能稍作周转。”

    陆文远道:“国库就算再空虚,也肯定会有存银,刘大人平时总口口声声说要用作紧急周转,现在人命关天,难道就不紧急吗?为何还是不肯拿出来。”

    户部尚书都快哭出来了:“陆大人真是冤枉臣了,不是臣不想拿出来,是实在不能够了,就算是皇上要了臣的脑袋,臣也会这么说的。”

    朱时泱知道户部尚书为难,便抢先陆文远一步道:“好了,朕知道了,朕再另想办法就是。”

    户部尚书入列,松了一口大气。陆文远也只好道:“但请皇上务必快些,早一刻钟,便有更多的灾民得救。”

    朱时泱道:“朕知道了。还有事吗?”

    陆文远道:“回皇上,还有。”

第40章 请赏() 
陆文远道:“回皇上,还有。”说着,又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了几份奏疏,一一展开读了起来。

    朱时泱耐着性子细听,发现竟是几位御史和科道言官的弹章,其中有弹劾皇上在祭天过程中行为不端的,有弹劾队伍中有官员趁乱捡钱,搅乱秩序的,甚至有弹劾陆文远和严庸随意谈话的。朱时泱听得又是生气又是无奈,一时哭笑不得,却听陆文远道:“皇上,这几位言官正直敢言,忠心可鉴,理应受到嘉许,臣斗胆替他们请皇上的赏。”

    原来,自那范哲甫专政,朝中的言官就屡遭打压,时间长了,一个个便吓破胆的吓破胆,灰心的灰心,全都成了张嘴的哑巴,无用的摆设,言路庸塞实已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陆文远将这几封奏疏当朝念诵,便是嘉许这几位御史言官的勇气,在其他言官还对范哲甫心有余悸,观望不前的时候,勇于挺身而出,谏正过失。更有意以他们为表率,激励鞭策其他言官,因此读罢奏疏,便替他们向皇上请赏。

    朱时泱见陆文远神情颇为坚定,也是无法,只得依他的意思,各赏了些金银算完。

    朝会过后,朝中的一品大员便都奉旨留了下来。正是陆文远,严庸,沈纶,傅潜,赵咏宁五个。大家都是老熟人了,也不用招呼,便跟着朱时泱进了内宫。

    殿中的酒宴尚未摆好,朱时济却早已在等着了。他与陆文远相熟,但与傅潜、赵咏宁却是陌生得很。朱时泱便引着他与二人寒暄见过,殿中的气氛更加融洽起来。

    朱时泱有意活跃气氛,便提议要五位臣子一起写春联,剪窗花。

    写春联倒没什么,内阁中这五人皆是翰林出身,胸有诗书翰墨,不一时便各个写就,拿起来一看,是一个赛一个的字迹端秀,一个赛一个的文采风流。朱时泱和朱时济大喜过望,大加赞赏了一番,便吩咐宫人妥善收入府库中留存。

    可接下来的剪窗花,则是朱时泱在故意刁难他们了。那本是宫中侍女才做的活儿,却让这五个大男人如何下手?饶是那陆文远灵秀些,也只是举着剪子坐在窗边发愣,毫无办法。赵咏宁倒是爽快,说干就干,却也只是一味乱剪,红纸撒了一地,剪出来的东西却压根看不出来形状。

    严庸故作高深,皱着眉煞有介事地摆弄了一通,打开一看却全是窟窿。傅潜看似认真细致,剪出来后却两边不对称。最后还是沈纶聪明,先用毛笔在红纸上写了个福字,再沿着轮廓往下剪,好歹是有了件像样的作品交差。

    朱时泱平时只见得这帮大臣刚正严肃的一面,如今看他们露了怯,自是乐得小人得志一般。朱时济见皇兄高兴,也跟着高兴。

    一时酒宴齐备,众人便在朱时泱的带领下各自入席,席间饮酒和诗,好不风雅快活。各位臣子见朱时泱开怀,也都渐渐放得开了,一时间真有些君臣同乐的意思。

    不开心的只有陆文远一人。他眼见得宴席上各色名品珍馐层出不迭,穷奢极侈,心中更加挂念城外那些受冻的灾民,只道皇上有钱吃喝这些,却没钱赈济救灾,也不知是真是假。

    陆文远如此想着,便觉心中颇不是滋味,想开口再谏,却眼见得席间一片喜乐升平,也知恐怕不合时宜,遂只在心中烦恼罢了。

    过了个把时辰,席间众人都吃喝得差不多了,便各自在大殿内外活动。严庸和沈纶不常入内宫,此番便只站在满墙的名人字画前啧啧称奇。朱时济和赵咏宁也凑上前去一同品鉴。

    陆文远胸中烦闷,见院中有一株腊梅正含苞吐蕊,凌寒独放,甚是清新,便兀自走出去细看,想借此舒缓一下心绪。傅潜见他闷闷,也关心地跟了过去。两人便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