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君养成计划-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扫过陆文远和傅潜,两人一震,双双低下头去。

    半晌,傅潜抬头道:“陆大人久在地方为官,对范哲甫并不了解,所以当时帮他说话也是情有可原。但我一直深知范哲甫为人,本与严大人抱着相同想法,却因不愿涉足党争而不敢公开与之对抗。如今民生凋敝若此,我深以当日的懦弱为耻,也意识到扳倒范哲甫已不仅仅是党争那么简单了,他一日不倒,国家恐怕就一日不得安宁,傅某如今愿与严大人一起,为国家社稷出一份力。”

    严庸见他说得诚恳,也不忍再苛责,叹了一叹:“那次朝堂议事之后,我便暗中派人去山西一带查访,果然探知当时的灾情并不像他说得那么严重,可见是他伙同陈堇成想借赈灾之名大贪一笔。”

    陆文远恍然道:“对。那次议事之后,我偶然碰到进京的流民,他们也说灾情没有那么严重,只有少数人田产太少才选择做了流民。我当时还纳闷,范哲甫谎报灾情为的是什么,如今才知他真实目的。当时他可能和严大人抱着一样的想法,认为夏季未过,来日定会降雨,夏季虽然绝收,秋季却大有指望,大可将此次从皇上手里诓出来的赈灾银两吞掉,等秋收一过,灾情缓解,便神不知鬼不觉了。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山西终夏一季滴雨未下,夏秋两季绝收,如今灾情千钧一发,若被皇上知道查问起来,贪污赈灾银两一事必会败露,因此他才屡屡将奏折压下,隐瞒不报。”

    严庸点头道:“那太原知府陈堇成,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党羽,与他里应外合干这贪污**之事,已不是一回两回。只不过往日数目没有这般巨大,行事又滴水不漏,因此我虽知道,却一直没有深究。可此次事关国计民生,动用款项数目又大,于情于理都不容我再坐视不理。朝堂议事之后,我思来想去,决定抢占先机,矫诏罢免陈堇成,由我的手下人接替,这样就可以防止两人里应外合,谁知……”

    陆文远叹道:“严大人糊涂啊,那陈堇成身为地方知府,平日里少不了要接圣旨,严大人的玉玺是伪造的,只消找一份以前的真圣旨一比便知,大人当时就没有想到吗?”

    严庸奇道:“谁说我的玉玺是伪造的?”

    陆文远也奇道:“皇上的传国玉玺天下只有一个,若不是伪造,严大人从何得来?”

    严庸道:“皇上的玉玺平时都由司礼监掌印太监桂喜收着,桂喜是我在宫中的眼线,我一吩咐他就拿出来了,所以我那份圣旨其实并不算是假的,因为印章是真正的传国玉玺盖的,只有内容是后来添上去的,但却是以皇上的口吻写的,真不知那陈堇成是怎么发觉的。”

    傅潜道:“可能是他事后起疑,写奏章询问范哲甫皇上到底有没有颁过这道圣旨,结果两厢对不上,大人的计策就被拆穿了。”

    严庸反驳道:“可是时间不对,从山西呈上的折子,一来一回怎么也要半月,可我的假诏刚下去不久,他告状的奏疏就上来了……”

    两人一头雾水,陆文远的心思却全不在这上,方才他听到严庸说“桂喜是我的眼线”时就觉得不对了,按他先前的猜测,桂喜应该是范哲甫的眼线才对,因此会对瓦剌一事知道得如此清楚。但如今听严庸的说法却是南辕北辙,陆文远越想越觉震惊,连忙推推傅潜:“那道圣旨呢?快拿出来看看。”

    傅潜一愣,旋即恍然大悟道:“对对,圣旨。”伸手在怀里摸了半晌,将假圣旨掏了出来。

    严庸一见,大吃了一惊,伸手抢过去仔细看了看:“这道圣旨怎么会在你这?”

    赵咏宁也是一脸惊讶:“这就是那道假圣旨?矫诏一案就因为缺此物证一直不能定案,没想到居然被傅大人藏了起来!”

    傅潜苦笑道:“不是我藏的,是陆大人交给我保管的。当初我还是吏部尚书的时候,有一次半夜回吏部大堂取东西,见到陆大人和他的家人陆安躲在里头,好像正遭人追捕。陆大人见我到来,便将此圣旨托付我,并让我妥善保管……对了,陆兄,那次是怎么回事?”

    陆文远遂把在内阁看见陈堇成的奏疏,并拿走了其中的假圣旨,又因为假意依附范哲甫被识破,逃跑不成被他手下人追捕的经过一一叙述了一遍。在场各人听了,一时唏嘘不已。

    陆文远的重点却不在这上,匆匆将先前之事讲完,便问严庸:“严大人刚才说桂喜是你的眼线,可我怎么觉得,桂喜是范哲甫的人?”

    严庸听了果然惊奇,陆文远遂将瓦剌一事,桂喜把自己劝谏皇上的消息透露给范哲甫的经过说了一遍。见众人听罢,都低头沉思,便道:“这个桂喜真奇怪,一边帮着你严大人,一边又帮着范哲甫,两头当眼线,不知他图的是什么?”

    众人为此愕然了半晌,严庸终于沉声道:“他如此作为,只怕是有人在背后指使。否则如若无人撑腰,以范哲甫与我在朝中的势力,他怎敢如此左右逢源?来日被哪一方知道,怕也只有死无葬身之地的份儿。”

    傅潜惊奇道:“那严大人可知,是谁从中指使?”

    严庸道:“傅大人好好想想,我与范哲甫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个人,还用我说出来吗?”

    不止傅潜,在场众人皆是倒吸一口冷气,异口同声道:“难道是……”

    严庸冷笑一声道:“人人只道他荒唐昏庸,不理朝政,却不知他虽身在后宫,却对一切了如指掌。这些年来我与范哲甫在前朝斗得你死我活,始终都感到暗中有一股力量从中调停,不让哪一方过弱,也不让哪一方过强,是以双方虽然都竭尽了心力,却始终不分胜负,朝政也因此得以维持平衡。我以前曾猜到是皇上在其中动作,但平日里看他那种闲散形状,却又不太像,因此一直不敢肯定,如今听你这么一说,便**不离十了。可见当今皇帝心机之深,比之先皇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众人听罢,一时竟有些浑身发冷,半天缓不过神来。静了些时候,严庸才咳了一声,打破了沉默道:“皇上如此,也未尝不是好事,说明他虽然貌不关心,但实际上却对朝政留了一分心,绝不会对此次赈灾一事置之不理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早日让皇上知道这件事。”

    傅潜道:“皇上久居后宫,平日里肯见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如今严大人身陷囹圄,我们之中在皇上跟前得脸的也就陆大人一个了,面呈奏疏这差使,恐怕非陆大人不可了。”

    陆文远暗暗点头,心里却思量着如今范哲甫提防自己甚严,真不知怎么才能混进宫去。想了半晌,却又坚定了信念,只道此番就算是闯也得闯进去了,遂起身从墙上取下了一支火把,另一手攥了假圣旨过来。

    众人一时不知他意欲何为,却听他压低声音道:“以前我曾对严大人说过,只要大人一心为国,陆某断然支持到底,绝不加害。今天我还是这句话。今日我们便以焚烧这假圣旨为盟,统一战线,为国为民,奋战到底。”说罢,火把一挥,熊熊火焰立刻沿着假圣旨的边角舔舐而上。

    在场众人无不为之动容,严庸感动道:“陆大人救命之恩,严某永生不忘,严某今日在此立誓,毕生愿如陆大人所愿,一心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傅潜也连连点头,还未说话,却听赵咏宁抢白道:“陆大人!这可是矫诏一案的物证,你怎么说烧就烧了!”

    傅潜笑着搡了他一把:“都这时候了,你不从也得从了。”

    赵咏宁佯叹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啊。”

    四人同时低声笑了起来。

第23章 冒险() 
陆文远一心惦着给皇上面呈奏折的事,次日一早便悄悄进宫去了。他顺着东华门一路尽捡人少的小路走,倒是顺利地摸到了太和殿,但太和殿一过,便是前朝重地,不但道路宽阔了起来,各路守卫更是层出不穷,想也知道其中少不了范哲甫的人。陆文远遂再不敢往前,唯恐被抓个正着,只在边缘处小心徘徊着,边观察边想着对策。

    眼看日过当午,前朝的人只见多不见少,陆文远寻不到空子,刚想放弃等明天再来,却见两道熟悉的身影从前方不远的宫门中一闪而过。陆文远心里一动,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藏到门边的石墩后轻声喊道:“赵宏成,赵彦成,是你们吗?”

    那两人侍卫打扮,原来正是朱时泱宫中的守卫,本是兄弟两个。先前扔陆文远扔得熟了,因此至今识得,又听陆文远准确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