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者的水晶宫-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旁边;一抚琴一弄箫。微风徐徐;垂柳依依;天地之间一下就安静下来;只留眼前的美丽璀璨了整个世界。

    泡好茶后;赵诺微微一笑;玉手恭请;美眸顾盼示意喝茶。

    王信将茶杯轻触唇间;微微抿了一口;香高鲜纯;滋味鲜醇爽口回甘;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

    四人在河边消磨了一下午;到了晚餐时才回的家。因都是家人;气氛也有些随意;一家人连着赵玲赵珑都入了席。

    吃完饭;闲聊了几句;宁王与王信说起:“申初(下午3点)大姐来了通讯;我等两家约了虚拟空间相会。妹夫有言备好聘礼就全家启程来扶桑洲。这时刻已经延请了媒人;待我等归家想必就会上门提亲了。”

    见赵诺一幅羞中带喜的样子;宁王有些不忿了;“从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到亲迎;咱一步步来;让孤满意了才行;孤王家的小七娘可是宝贝的紧!可不能太容易就让人给骗走了。”

    纳采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纳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纳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又叫纳币。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其同意。亲迎指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这六个步骤是《仪礼·士昏礼》所记载的“六礼”;本来是不流行了。只是勋贵们既然拿了《仪礼·士昏礼》来说事纳媵女;自然要做戏做全套;不能像民间一样省略着来;“六礼”也就少不了的。

    赵诺起身来到宁王背后;搂着他的脖子悄悄地跟王信做了个鬼脸;“爹爹啊!女儿不要嫁人;一辈子陪着爹爹了!”娇俏的模样儿;到把大家都惹笑了。

    顺势又聊了一阵子;宁王妃过来道天色已晚;大家伙都歇了吧!便各自道了安置。

    第二天早上;啪啪啪……

    伴随着雨点般密集的双剑交击,方圆三丈之地的粉尘,随着两人的劲力爆发翻滚起来,继而好似天地间最生动的画笔一般,在空气中若隐若现地画出了一圈圈圆箍般的轨迹,将两人的剑势变化,瞬间绽放得淋漓尽致……

    看着一翻剧烈交锋之后仍然气定神闲的王信;宁王也有点儿不淡定了。“觉醒了神性就那么强吗?我这还是元神境呢;就算是初阶;也比你高一级好吧!”

    对于岳父大人的羡慕妒忌恨;王信不好发表什么意见;只能干巴巴地笑了一下。边上的赵诺却是毫不留情地鄙视了父亲的酸葡萄心里;惹的宁王大人直叹女生向外。

    “练髓如霜;练血汞浆;脱胎换骨;伐毛洗髓。守诚你的肉身修练快要圆满了吧?对于如何修练元神境可有感悟?”比完武来到亭中休息的时候;宁王有些感叹的问王信。

    “肉身修练已经圆满了;对于元神之道已经有了感悟;随时可以踏入。只是我觉得自己的肉身修练还可以更强;让根基再扎实一点;所以没有急着元神修练。”

    “唔!别急着修练元神;肉身修练是筑基;现在根基越扎实;将来的路就越好走。况且同等境界也有强弱之分;能强上一分也是好的。对了;你的生祠修好了没?”

    “生祠就建在明达县;交给信从小的伴当王灿主持了;只是参拜的人少;派不上用场。”说起这个;王信有点烦恼。信徒是神祇强大的源泉;而对于王信这样的神性血脉者来说;香火虽然不是必须品;却也是重要资源。起码有了香火;王信就不用再依赖于每天大量灵药肉食来伐毛洗髓;直接就可以用香火信仰之力刺激神性来达到目的。

    “哈哈!守诚你也不想想神灵威能可以具现世间;能够显示神迹。大宋那么多神灵;那个不能信仰;能轮的到你嘛?更重要的是;现在帝国社会风气开放;民智大开;又不能强令民众信仰;你就顶着个神祇的名头;又不是真神;谁来拜你?”对于王信的窘境宁王幸灾乐祸了一番后;教导了起来。“守诚你成天宅在家中是不行的;想利用信仰之力;得包装宣传;慢慢地让人认识你、崇拜你;这样香火愿力不就来了嘛!当然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方面的事儿;你可以去找东林学院的人;拍一部影片或者唱个歌啥的;不就搞掂了嘛!”

    王信大囧;这个是造神还是捧行首啊!

    “不过这事你还是悠着点来;香火愿力可不是能够胡乱吸收的;道教有现世不得称神的说法;接受香火愿力;那就是以活人之身;走神道的路子;很快肉身就承受不住;遇到种种灾劫;最后只能以神魂入阴世而为鬼神!守诚你有神性虽然没有肉身方面的问题;可直接吸收香火;香火少没事;一旦香火念力汹涌而来;一个不好就是自身被香火念头侵袭;轻则神魂错乱;重则被香火夺舍再非自身。”

    “岳父放心;我并不是直接吸收香火愿力;而是用降龙木剑作为中介;只用来刺激神性以增强神血。”其实王信有限的一点香火信仰之力全被时空珠给抢了去;偏又不好明说;只能拿降龙木剑当晃子。

    “如此我就放心了;你心里有数就好。降龙木剑啊!呵呵!这么多年了;大姐这性子还是一点都没变!”宁王感叹几声又问;“你如今竭力增强神血;看来是想走上古神道的路子了?”

    上古神道基本上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衰落,而在汉朝之后,就没怎么出现了。除了因为消失的年代太久,还有就是它涉及到了“神圣血统”。

    “神圣血统”在上古并不少见,也不是中国的专利。世界上很多地区,都有类似的传说。比如古希腊的“黄金人类”,就是神裔。此外,古罗马、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地;都有类似的传说;当地的人们都认为自己是神裔。中国也有炎黄贵胄的说法;汉之前的君主们就都是神裔。比如历史上的商纣王,历史记载他“天资聪颖,闻见甚敏;稍长又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还能“生裂虎豹”。这是凡人能做到的吗?如果换一个开国君主,还能用夸张赞美来质疑记载的真实性。但按照商纣那臭大街的历史名声;后世的史书是不可能这么赞美他的。能不抹黑都算是有良心了;所以这些记载应该比较可信。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绝地天通”开始至商周时期;神裔的伟力渐渐消退。随着神血的逐渐稀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就很少有人能觉醒神性了;秦之后的君主更是连神裔都不是了。而欧洲那边则是“诸神黄昏”;虽然说法不同;其实都是一个样儿——就是神灵绝迹;神裔不再。

    春秋时期道家思想的出现;就是为了教导当时神裔如何去觉醒神性。道家思想其实并不是老子发明的,它最早来源于《易经》。《易经》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以阴阳概念来描述万物的演化;说明了周天循环之道。而后;老子所著《道德经》;又进一步将易经阴阳相对循环之理;更提升到天地之根的高度。同时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整理和提纯。这二本合起来;才是古典道家总纲;有了这两本经典;才就形成了真正的道家。

    然而;道家却最终没能挽回上古神道。没了“神圣血统”;这一切都不过是无根之木!

    至于东汉张道陵创立的道教又不同于道家。张道陵创立的道教;一开始传道工作非常的仆街,民间根本不买他的账。因为在当时,整个天下特别是中原核心地区;信仰的都是古神或祖神;道教完全无法立足;张大神棍根本忽悠不了人。当然,张大大是个聪明人;中原混不出头。他就:“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入蜀居鹤鸣山修道;并以汉安元年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创立了道教;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符水治病;百姓奉之为师。”太上就是老子;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这个说法;其实就是拉虎皮扯大旗。道教要想兴起,首先就必须对付原本占统治地位的古神体系。而在当时;蜀中的神道势力算是相对薄弱的;所以道教就先在这里建立了根据地,并重新建立了新的天庭和神系。张大大建立班底之后,就开始讨伐蜀中的大批鬼神;不服者杀;服者降之;永受盟约驱使;这在历史上,称之“伐山破庙”。当时甚至把祖先也视为鬼;或者诛杀;或者降服。当然,由于“绝地天通”古神不存;他们当时清理的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神;最多就是地祇级别的。

    至此;不朽之道不在是神裔的游戏;真正走进了民间!于是有了修仙和封神的说法——修仙者自求超脱;逍遥于天地间;封神者最是容易;却也不得自由。

    无论神道还是仙道,最终的目的都是成就不朽。大宋神裔重现;上古神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