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三国之孙权大帝-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跑去。

    大乔刚把孩子叫奶妈抱去睡觉了,一个人在那无聊的弹起了琴,突然听到后面有声音,转身一看发现是孙权来了,就说道:“吴侯还记得妾身啊,以为又有了一个年轻貌美的萍儿妹妹,就忘记我这年老色衰的女人了。”

    孙权一把就抱住了大乔,然后把头靠在大乔的肩上,说道:“什么叫年老色衰啊,你现在才真正是有魅力的时候,浑身上下都让我着迷啊。闻着你的味道就让我意乱情迷了……”

    “我还以为你是来看儿子的呢,我有这么大魅力吗,你都多久没来看我了,出征到现在都一年半了,独守空房,回来了也不来陪我,伤心死了……”

    “给我看看,伤到哪里了?”孙权说着就动起手来,弄得大乔是娇喘吁吁……

    第二天,孙权召集了内阁的五相和周瑜、鲁肃、庞统,至于其他的几个武将就没叫了,然后决定正式确定改制的事情,然后就要颁行了。

    张昭首先就内阁做出的计划进行汇报:“主公,我们已经对各部的划分和具体的人选做出了初步的规划,请主公审阅。吏部由虞翻兼任部长、户部顾雍兼任部长、吏部歩鸷兼任部长、工部朱治兼任部长,警察部部长张温、商部部长朱桓、农部部长陆绩、水部部长吾粲、退伍军人安置部部长朱据、财政部部长吕范、法部部长严畯、审计部部长程秉、反贪部部长薛综、监察部部长吴范、银行总行长唐固。”

    孙权听了之后就说道:“再加一个内务府吧,专门负责管理侯府的事务,另外也替孤管一些个杂务。这个内务府设立总管一人,职同各部部长,为二品。由我伯父孙羌出任。”

    念奴娇连忙记下这条,然后张昭就接着说各部的规划和设置,首先就讲了礼部,说道:“主公,礼部我们下设三个司,分别是教育司、印刷司、考举司,分别由周昭、秦松、陈端出任司长,负责全国的教育教化、书籍印刷、选拨人才等事务。”

    孙权听了就说道:“再加一个宣化司,主要管宣传国家政策、教化百姓、引导国民舆论等,选讲武堂的颜连出任司长,此人很有经验。”

    然后张昭又分别就其他各部的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就银行这个就不懂了,也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就跟孙权实话说道:“主公,我们大体上已经规划了,但是这个银行臣实在不懂,所以就没法安排。”

    “没事,这个事情,到时候我亲自找唐固来谈,你们内阁先把其他的事情安排布置下去,你们计划多久可以在江东范围内推行下去啊?”孙权问道。

    “臣等计划先把中央的这写个机构都立起来,然后把各郡县的主要框架也搭建好,这个总体来算要三个月左右,然后在现在开始就发布文告,到明年年初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招贤选才考试,选拔人才补充完善,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可以完成。”张昭说道。

    “这个时间也不急,我得再加一条,我已经把胡综胡伟则从紫金山调回,我会让他在讲武堂抽调人组建一个专门的文官培训班,跟武将的进修一样,单独建立一个地方,名字就叫进修堂。包括内阁的人在内,吴侯府的所有各部属官分批进行培训进修,为期一个月,中央的培训完成就进行中央的改制,地方的培训完在进行地方的改制,我们不要急,但是一定要稳,绝不能引起地方的动乱。此外,以后所有官吏每三年必须进行一个月的进修。永世不易!”孙权说道。

    “臣不知道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张昭问道,心想自己还要去学习吗?

    “这个到时自知,老师可以安排好,五天之后就进行第一批的进修。进修堂的山长胡综,挂礼部副部长职位,为二品。另外,从此以后,讲武堂山长为孤本人,以后都照此例,祭酒朱然,挂作训部副部长职位,军衔少将。”孙权说道。

    “主公,这个挂什么职位是什么意思啊?”周瑜问道。

    “这个啊,就是他跟这个职位的人一样的待遇和地位,挂职就是不做事,但是在这里还有一个职务。就是一个荣誉头衔吧。”这个后世常见,但是三国还没开始挂啊。

    “主公,臣提一个建议,可以加速改革的步伐。”庞统举手说道。

    “什么建议,说来听听,有好主意要及时的提出来嘛!”孙权开心的说道。

    “可以用军中抽调参谋系的人员先来把缺少的职位先顶起来,然后明年选的人才送到讲武堂学习再派往军中任职就好了。”

    庞统刚说完张昭就不干了,立马反驳道:“主公,我江东并不缺少人才,臣有足够的把握能选到足够的人才,而且在交州和建宁郡长沙郡等都已经安排了足够多的军中参谋人员进行地方任职,臣觉得不能把好处都给军中占了,要给天下的士子留点,这样才是平衡之道,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张昭的话一出,顾雍、朱治、歩鸷、虞翻就集体表示对张昭的支持,为了维护文官集团的利益,这个时候大家都很团结,而周瑜跟鲁肃这个时候却也知道不能再得罪这些人,就都不说话。

    孙权也知道暂时是不能用这招,除非到时候他们自己找不到人用。天下还是需要他们这些文人的,就说道:“小凤凰,这个暂时就先押后,我也说过,我们不要太着急。只要能够在一年之内把我们的改革顺利的完成,那么我就很满意了。因为我们到后年还会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在这个乱世生存,我们需要不断的强大,否则就会很危险的。”

    张昭跟周瑜都是聪明人,知道从此以后,军机处跟内阁,在大事上要相互配合,但是在小事和一些利益上该争的就得争,这样才是孙权需要的,如果自己不争,这个队伍就不好带,自己的地位就不是那么稳固了。

    周瑜看这边体制上的事情讲完了,就提出了军队的事情:“主公,臣有一事,请主公定夺。”

    “公瑾啊,有什么事情啊,要是跟媳妇吵嘴我可就没法子了。”孙权现在心情也不错,开起了玩笑。

    (本章完)

第119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 
    “主公,现在既然觉得要建新都,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军事上做相应的部署,臣建议把讲武堂先迁过去,然后把紫金大营正在整编的队伍都调到秣陵这边来,然后在这边建立一个新的大营,可以在建城的过程中出力,也可以为以后军事上的部署做一个预演。”

    鲁肃听了也很赞成,就举手支持,说道:“主公,臣也同意,水军、陆军都应该预做安排,士兵在整训的时候,也可以抽出一些时间来,为建城修路等做一些工作。一举两得!”

    庞统接着两人的话继续说道:“主公,臣也同意,我们军队整训已经进行半年左右,但是接下来的两三年应该不会有大战发生,所以我们的军队也需要继续的加强训练,我们建城的时间也需要一年甚至更多,到时候就可以同步完成了。”

    孙权一看,好家伙军机处也是一起要争点好处了,在建城的时候有更多的军队在这里,那么就可以把军队驻扎的位置和军营都修建到最好。但是对此孙权是很赞成的,而张昭等人也是找不出反对的理由,建城本来就需要很多人,但是建城的时间他们却是可以拖延的。

    张昭就站出来说道:“主公,臣也觉得周首辅跟两位将军的建议很好。但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体制改革,那建城的事情是否要缓一缓?”

    孙权听了也对此有感触,就准备问下自己先前安排的两个负责人,说道:“元叹、子山,你们俩是建城负责人,你们的意见呢?”

    顾雍说道:“臣同意首相的意见。我们确实不应该泥沙俱下,这样很容易出现混乱,事情应该一件一件的来做,这样才能更有保障。”

    歩鸷听了就说道:“臣觉得年前我们中央的体制就能改造完成,然后就可以同步开展建城的工作,毕竟建城是一个比较长时间的事情,但是跟体制的改变并不冲突,我们只要保证各级政府都正常运行即可。”

    孙权一听这话挺高兴,这个歩鸷这个亲戚还不错,不知道自己的岳丈步怔怎么样,就顺道问起歩鸷:“子山啊,我的岳丈现在忙什么呢,可否能够出仕啊?”

    歩鸷说道:“当然可以,他也是我步家的人才,做个一县之令还是足够的。”

    孙权一听,这个歩鸷肯定是还是夸张了一下,这个岳丈可能真没有什么大才,不过也得给点机会啊,就说道:“呵呵,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