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三国之孙权大帝-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商业基础,并且让他们把造纸术提升,把自己一些模糊的知识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弄,其他也就不管了。另外,就是让他们以商队的名义去西域弄棉花种子,去东南亚弄高产水稻种子。这些事情,自己选的那些谋臣和贤士是做不来的,现在商业可是贱业。当然,这些人去开的青楼和酒楼以及其他商铺,,用一些现代化的营销方式捞钱,青楼的布置设计一进门就是有美女高喊:“欢迎光临!”把服务做到最好,再加上喝花酒、赌钱等一起的综合***,江东很多士族富二代都深陷其中,把家里的钱大把大把的送给孙权同学。当然不只是可以赚钱,还是情报来源。

    又以抚养烈士遗孤的名义,在江东招收孤儿和穷人家的青少年,由朱然和胡综管理,取名江东讲武堂,朱然负责军事训练,胡综负责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宣传人才的培养,地方政务人才的培养。地方政务人才和宣传人才的培养并没有单独出来,主要是隐瞒江东的几大家族,自己训练一些亲军,他们得到情报也不会在乎的,但是如果得知自己培养政务人才,他们就会造反了。

    孙权自己培养的这些人不一定有太多的战略眼光,但是孙权自己有穿越的先见之明,这个眼光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自己培养的这些人只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然后到时候江东国富民强,以绝对的实力去碾压对手就可以一统天下了。

    但是前面招贤而来的这些人,现在也是必须要安排安抚的,而且孙权也并不想灭士族,只是想让士族交出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权力,让他们变成后世的大商人、资本家,所以忠于自己的人还是要拉拢重用的,人才可不能浪费。特别是鲁肃可是历史上知名的高人,还有诸葛瑾虽然不如诸葛亮,却是平山越的高手,所以孙权想把这两个人收复,让他们替自己去征服山越,开疆拓土,并执行自己设想的新政。

    “子敬、子瑜,两位都是世之高才,仲谋今日得两位相助,他日大业必成。”孙权在鲁肃跟诸葛瑾来了之后,就把两人一起叫过来赴宴,热情款待。

    “现今天下,北方曹操袁绍争雄,我江东于荆州对持于江南,加上益州、西凉、交州等地各自割据,天下纷乱,战争不断,生灵涂炭,消耗掉了我华夏民族的实力,他日一旦域外蛮族入侵,我华夏大地将以什么去抵挡。所以我们要早早结束这天下乱世,要保存我们华夏的实力。虽然现在北方草原上的各族还没实力入侵中原,但如果我们自己内乱不断,终有一日,这些蛮族迟早还会侵入中原的。汉初匈奴之祸恐将重演。”孙权对时势很是感慨。

    (本章完)

第3章 平山越的安排() 
    “主公,悲天悯人,雄心壮志,鲁肃愿跟随主公为华夏民族而战。”

    “主公,诸葛瑾誓死跟随主公实现天下太平。”

    “子敬、子瑜,两位都是高士,可知天下因何而乱?两位都是国士,所以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理想,所以我们要想想乱的缘由,进行针对性的改变,否则天下即使统一,乱的根源不绝,迟早又会再乱。”

    “主公,桓灵以来,宦官专权,外戚当政,贪腐层生,黄巾起义而导致天下大乱。”诸葛瑾看到表面的这些原因。

    “主公,子瑜说的这些之外,还有士族的权势过大,中央的权力无法安定天下,而且地方自募兵马导致了天下分裂。”鲁肃看的更全面。

    “子敬、子瑜两位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是以仲谋看来,这些都是表面的原因,其根源则是国家制度的问题。国家制度无法限制地方豪强、无法限制宦官外戚势力,也没有制度选拔良才治国,没有制度保障百姓生活的安定。即使有一些制度,比如说选才的察举制,但是如何执行好却没有保障,就是说这个制度其实是有问题,不完善的,有漏洞会被世家大族抓住,进而造成天下不稳,所以我们在武力统一的同时,也需要有一个更好的制度,这个制度必须是符合现在的需要并且能够在国家形式变化的时候能够修正成长的,那样我们就可以为天下带来长久的太平。”

    “主公高见,鲁肃拜服!”

    “主公高见,诸葛瑾拜服!”

    “这些都需要大家跟我一道去探寻答案,在日后要不断的去根据天下形势去调整我们的政策,当然,今天我们先不说那么多,我自己的想法也还不成熟,我们江东也还偏安一隅,说这些还为之过早。今日召见两位,是跟两位聊聊平定山越的方略。我江东地处江南,人口少于北方,地广人稀,但是江南气候比北方更适宜于耕种,水网密布,很是适合种植水稻,只要治理得当,足以养活亿万黎民,所以我的目的就是要让山越人都下山为我江东子民,成年壮男可以为我江东之兵,其余都是我们江东的农户,享受我们华夏子民一样的待遇。”

    “主公平定山越确实高瞻远瞩,山越人平定,可以为我江东增添无数的兵源和粮草来源,但是山越人一向不守法令,而且野蛮杀戮,治理时间恐迁延日久。”鲁肃在来之前也做了一些功课。

    “子敬之言我也知道,所以我们首先要有计划,要多管齐下,要在五年之内平定山越、交州等长江以南的大片地区,包括益州西南部的诸夷,然后必须在北方曹袁分出胜负之前平定荆州,也就是七年之内要做到这些,这个是我的一个大略的时间计划。”

    “主公,你怎么知道曹袁在七年左右能分出胜负,这个可不好断定的。”诸葛瑾对孙权的计划和预测不是很信服。

    “北方多久可以决出一个北方的霸主,其实这个不重要,但是五到十年基本上就会有结果,所以我们也只有五到十年的时间来做准备。另外,不论北方什么时候分出胜负,我们为了天下太平,早日结束乱世,也要尽快实现我们的目的。”孙权不能说我知道在我掌管东吴八年之后会有赤壁大战吧,而且孙权潜意识里这个赤壁大战是不能打的,自己穿越过来已经改变了历史,谁知道这个赤壁大战还能不能赢呢。

    “主公的迫切心情鲁肃能理解,但是,主公在这天下诸侯中是最年轻的一个,其实也不必太过迫切,急中生乱就不好了。”鲁肃提醒道。

    “子敬,这个我知道,但是人生苦短,去日良多,我们还是要只争朝夕。两位,先看看我拟写的这个平定山越、治理山越的计划。”说着孙权就让身边的侍女递了计划书给鲁肃和诸葛瑾。

    半个时辰过去,两人看完了这个计划,脸上的神情由最开始的赞叹到后来的信服,再到崇拜,最后一起拜倒在地:“主公英明神武,实乃千古第一人。臣的敬仰之心犹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

    孙权见两天的表情就知道这下两人基本上就收服了,心里老开心了,鲁肃可是历史上提出过三分天下的大才,其谋划不下于隆中对,诸葛瑾虽然不是大才,但是他的儿子也是做过东吴丞相的,有了这两人,现在就有了可用之人,而且两人都来自江北,在江东根基不深,也需要依靠孙权的权势和信任,正是最合适拉拢的了。于是孙权过去亲自把两人扶了起来。

    “两位,依据我的这个计划,我们是否可以在五年之内实现平定山越和交州、西南夷的目的?”

    “臣以为没问题。”

    “臣也认为没问题。”

    孙权的计划是什么呢?其实呢就是先抄袭了一些民族政策,比如:在汉律面前,各族平等;山越部落酋长族长出任各地名义上的性质长官,宣称为自治;尊重各族人民的独特的风俗习俗等。然后在经济文化上,派人协助各族的族长头领教导山越人种地、织布、采药、打猎、做生意等,还开设学校教导山越人识汉字、懂汉礼等,又让山越男子参加军队,于汉族军队一致、一视同仁。当然前提是山越人必须入江东户籍,从山上迁移到江东划好的地区进行耕种。

    在政治治理上,各族长部落的老大作为各地的地方政府的老大,但是实际上,如一个县,县长是山越原族长或者部落头领,但是下面负责税赋钱粮的税务司、负责治安的警务司、负责民事的民政司、负责断案的法官、负责教化宣传的宣教司,还有一个副手县丞协助治理,这些司的司长向县丞汇报工作,县令实际上就是一个挂牌的罢了。而这种地方分权和治理也是孙权抄了后世准备以后全国推广的,先在山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