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三国之孙权大帝-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烦堑慕ㄔ煲惨丫舳辖鸫笥臀湟纳酱笥拇蟛糠秩寺矶记ǖ搅酥由剑⒘酥由酱笥缓笤谡档耐笨脊婊鹆耸烦堑牡嘏蹋擞焊鷼i鸷也开始进驻石头城开始了建城的筹备工作。

    在每天都忙个不停的时候,孙权收到了陆逊的信件。陆逊的信件也不是汇报工作的,而是说自己在那边对气候不是很适应,隔三差五就生病,都成了药罐子了,请求要调回江东任职,让孙权在江东另外选一个人前往交趾任郡守。

    孙权看了信觉得有点奇怪,就把周瑜跟庞统叫了过来商量这个事情,说道:“你们怎么看这个事情,我记得在我们征伐交趾的时候怎么好像没发现有这个情况啊?”

    周瑜说道:“主公,伯言应该不会是故意期满主公的人啊,他即使不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也得为陆家想啊,应该是可信的。”

    庞统跟着说道:“主公,在我们出征的过程中伯言确实没有这个情况,但是不管怎么说,伯言都是大功臣,他这么说无非就是他不想呆在那边了,调回来也是可以的,现在也不会影响大局。”

    孙权见两位都这么讲就说道:“那好吧,那我就把伯言调回来,等会老师就会过来,我问问他调到哪里会比较合适,你们也说说,伯言调回来,谁调过去交趾啊?”

    周瑜想了想说道:“臣推荐主公的舅舅吴景,此人文武双全,关键是他是主公的舅舅。”

    庞统也觉得可行,孙权就叫两位回去了。然后张昭来了,孙权也就这个事情询问了他的意见说道:“老师,伯言不适应交趾的气候,我们把他调回来,调哪里比较好啊?”

    张昭说道:“伯言文武双全,主公确定不调回军中任职吗?臣觉得就调到会稽郡吧,吴景作为主公的舅舅,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会更方便安排。”

    孙权听了笑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刚刚公瑾也是这么建议的。”然后孙权就叫人去给舅舅吴景下令,让他带着陆逊的调令去交趾接任。

    孙权在改革全面推进的同时,对下面的情况虽然也不是的收到探报,但是还是没有亲眼所见,所以就叫上庞统,带着公孙萼,然后叫陈年带上两百来个禁卫护驾,从吴郡开始一路南巡,要好好的了解一下现在的情况。

    一路南行,现在还在冰雪刚化的时候,老百姓也都还没有下地干活,一个个都在熟悉国家的政令,头发也都剪掉了,就不少的老人家是无法接受,也见过一些老人宁死不从的,不过这样的毕竟很少。庞统带着几个人在外面转过之后,回来说道:“主公,就我们刚刚去的这个村子,里面有一个老头,七十多了,是这附近十里八乡最年长的了,说什么也不愿剃掉自己的头发,大家也不好强求,就先由着他了,谁知道过了十来天,他就自己找人把自己的头发给剃掉了,把他儿子都给整蒙了。”

    公孙萼在一旁好奇的问道:“为什么呀?”

    庞统发现这个公孙夫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听众,孙权可是一点不好奇,一副爱说不说的样子。庞统接着说道:“后面有人问他了,他说他发现他儿子自从剃完头后,每天就不会在动不动就挠头了,而他呢,每天还得让小孙子给自己找找哪里有没有虱子臭虫啥的,小孙子都开始不喜欢他了,说他脏,他这下受不了,作为一个长着,让一个小孩子让自己脏,于是就把头发给剃了,剃了之后发现确实是爽,也就不再认为不能剃了,不再闹腾了。”

    孙权就说道:“小凤凰,你从这里发现了什么道理呀?”

    庞统看着孙权说道:“这个道理啊,当然有了。这个老者发现大家都剃了头,也没受到什么老天和祖宗的惩罚,也就知道身体发肤虽然授之父母,但是并不会因为这个就不能动,而剃发又是对自己那么多好处,自然就愿意剃头了。”

    孙权听到这个突然想起,这个年代不是应该有了佛寺吗?就问道:“小凤凰、萼儿,你们有见过寺庙吗?那里面不是很多的光头吗?你说我们江东那么多人都剃光头或者剪短发,那他们会不会以为我也是信佛的啊?”

    公孙萼很惊诧的看着孙权说道:“夫君,你那么信佛吗?那还娶那么多老婆啊?”

    庞统在一旁就哈哈大笑起来,孙权就踢了庞统一脚说道:“傻笑什么,你没见过和尚吗?”

    庞统边笑边说道:“见过啊,不过和尚都有戒疤的啊,我们这个又没有,老百姓也不一定信他们的那些胡说八道。”

    孙权说道:“你给我记下来,发一个文给内阁,让他们在江东境内把所有的寺庙斗殴给抄灭,不许有一个和尚的存在。简直乱搞,都去做和尚了,人类都不要娶老婆生孩子了,那不都灭种了啊!”

    公孙萼在一旁说道:“那也不会啊,大家也不一定信他们的,不过那些和尚也不都是好人,我就见过江湖有的采花贼和刺客什么的,因为躲避正道和官府的追杀就躲进去做了和尚了。”

    孙权立马说道:“小凤凰,在加上一条,所有的和尚都要查清楚他们是否过去有违法行为,有的就要依法惩办,没有的必须全部还俗,有固执己见的就发配充军,寺庙全部烧掉,佛经也一部都不能留。并且在法律里面写清楚,信佛者罪其三族。”

    庞统说道:“这个会不会太狠了点?”

    孙权对此就不予理睬了,然后从此就开始禁绝佛教,而道教孙权也陆续的采取了限制措施,不会有那么大的财力和发展了。

    半个多月过去,孙权来到了长江出海口,见到了甘宁的海军舰队,然后就在甘宁的军中吃了一顿饭,不是单独吃的,而是跟士兵们一起吃的大锅饭,发现味道比自己平时在家里吃的差远了,然后又跟甘宁去炊事班转了一圈,发现这里的食材其实都很不错,而且炊事班的人也都是老人,做菜应该是不错的,可是却发现这里的食盐压根就不是盐,就问甘宁:“你们这个盐是怎么来的啊?”

    甘宁说道:“主公,我们是海军啊,跟很多海边的百姓一样,就驾船在海边取海水回来煮盐,然后就自己食用,也为我们海军省了一些开支。”

    (本章完)

第131章 陆逊反会稽() 
    孙权想起来,自己已经有了土水泥了,可以晒盐啊,然后当天下去就开始思考晒盐和提纯盐的办法。孙权想了又想发现没有化学是无法进行的,就想着只能多沉淀几次,进行反复的溶解和结晶,这样应该就会有比较好吃的盐了,估计平时大家族吃的盐都是自己家里过滤的,于是就叫甘宁叫了些士卒来做实验。

    先是把海水放在那里慢慢的沉淀,沉淀之后去表层的海水再煮干,然后再用清水溶解这个煮来的盐,不能溶解的那些就是杂质,再次扔掉,然后在煮干结晶,重复几次直到全部都可以溶解在水里,然后得到的盐虽然还不如自己吃过的化学工艺的好,但是比起直接从海水里出来的已经是好了一百倍了。

    甘宁跟庞统等人见孙权竟然还会提纯盐,这么简单的一操作就可以,简直对孙权佩服的不行,看孙权的眼神越来越有那种膜拜感了。孙权又安排甘宁在吴郡沿海找比较平坦的海岸,然后建立晒盐场。

    孙权画了一个图,让甘宁带人先建立一个引海水的池子,海水引入后先沉淀一天,然后再把海水的中上层引入另外一个池子晒干,用来取代煮盐,然后底层的海水再放回海里,然后再用清水来溶解,溶解得到的盐水再到新的盐池里面进行暴晒,如此建立多一些盐池就可以利用太阳晒出很多的好盐了。

    当然,孙权打算这个晒盐之法就让海军安排人控制,然后盐的经营再交给其他的家族,这样自己掌握着源头和技术,那些大家族又可以多一项控制的手段和利益联结,当甘宁安排的人把这些东西都理解清楚之后,孙权就叫甘宁下去安排了,当然孙权也安排了不少锦衣卫进入其中,防止有人泄漏技术,然后又把盐场附近十公里都列为军事禁地。

    当孙权这边忙完准备进入会稽郡的时候,陆逊就到了会稽了,已经接掌了会稽的太守一职,然后孙权就想一路先走陆路到会稽,然后到鄮县,然后让甘宁派出船只在鄮县等待,在鄮县坐船从海路返回吴郡,顺道去视察盐场的建造情况。

    十天过去,孙权一路来到了会稽郡,在离城还有二十来公里的时候,孙权就叫陈年派人去给陆逊和自己的堂哥——第一师师长送信,叫他们知道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