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资本狂人-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已经打听过了,就连高益财务这种冒头没几年的机构,都接到了沈弼的禁令。”约翰·马登首先和紐璧坚交流了一下情报。

    “没什么大不了的,惠丰银行想封锁我们,纯属痴心妄想。”紐璧坚不屑地哼了一声,“怡富公司刚刚汇报过,伦敦的资本对我们这两大远东地区公司强强联手,很感兴趣。”

    “太好了。”约翰·马登喜形于色地附和了一番,然后貌似不经意地话锋一转道:“不过,用远水救近火,总归有些不方便,你就没想过,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之外,或许还有其它融资途径,能帮助我们的收购计划么?”

    紐璧坚眉头一挑道:“看样子,马登爵士有了什么主意,还请尽快道来。”

    “比如说,香江本地的股市。”约翰·马登试探道:“今年,香江股市的行情,明显转好,怡富公司就没有留心到这个动态么?”

    紐璧坚有些迟疑地说道:“香江股市开始活跃不假,但这几年,正府推出了不少旨在监管证券市场进行规范运作的法规,用发行新股去融资的方法,不如以前那么舒服了。”

    约翰·马登当然能明白紐璧坚话里的“舒服”是什么意思,他继续游说道:“确实,便利大大不如以前了,但是,发行新股的环节,也没有以前那么严重地直接依赖银行了,而是由像怡富这样的更加专业的证券公司提供服务,恰好能跳出惠丰银行设下的封锁圈。”

    “以怡和在香江的超然地位,不管是怡和,还是置地、九龙仓,或者其它怡和一系的公司,只要发行新股,肯定被市民疯抢。”

    紐璧坚听得有些心动,“我让怡富公司马上研究发行新股进行融资的可行性。对了,你那边也别闲着。张玉良毕竟是会德丰的大股东,他的态度变化,会影响到怡和收购会德丰的难易程度。”

    约翰·马登悻悻地说道:“张家虽然是会德丰的大股东,但也只是一个坐享分红的股东而已,不参与公司日常运作,哪有能力过问怡和收购会德丰一事。”

    紐璧坚皱眉道:“我不管你和张玉良之间有什么矛盾,但最好不要出乱子,让这场收购节外生枝。”

    ……

    其实,约翰·马登和张玉良之间可谓积怨甚深,以至于约翰·马登都不想和张玉良坐到一起,谈论出售会德丰的事情。

    这次,约翰·马登回到办公室的时候,被张玉良堵个正着。

    既然遇上了,约翰·马登就沉着脸,等张玉良先开口。

    “马登爵士,你可以安排怡和收购会德丰,但在此之前……”张玉良沉声说道:“会德丰要把房地产分离出来交给我,而我也不会过问怡和怎么收购会德丰。”

    一提这个茬,约翰·马登就气不打一处来。

    要知道,近些年,整个会德丰亏损严重,但房地产这一块儿却可圈可点,甚至积累了规模相当可观的现金,但就是被张玉良死死地按住,不让约翰·马登挪用资金,去填补别的窟窿。

    “你觉得,怡和能同意,会德丰还没被收购呢,就分家么?”约翰·马登阴阳怪气地反问了一句。

    张玉良愤愤地站起身来,“不同意我的条件,那我就反对怡和收购会德丰,或者,干脆我来收购会德丰!”

    望着张玉良摔门而去的背影,约翰·马登同样是虚火上升,重重地拍了桌子。

第0422章 三国演义伴商战成大热() 
虽然约翰·马登打算冷处理张家这个大股东,但张玉良也不简单,否则的话,怎么可能通过原有的房地产,以股换股地进入会德丰,并成为会德丰的大股东?

    更为重要的是,时代不同了。

    要是几十年前,鬼佬还可能凭借特权地位,让张玉良这样的有识之士,硬生生地吃下哑巴亏,但现在嘛,华资在香江崛起的事实明摆着。

    眼见着自己已经和约翰·马登没有共同语言。张玉良很快便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当众披露了会德丰的股权架构,以及自己的利益诉求。

    最让现场轰动的是,张玉良放出了狠话,大不了,自己收购会德丰。

    这场新闻发布会,也以局中人亲口当众承认的方式,正式确定了一个事实,即英资四大洋行之一的会德丰,原来大股东已经变成了华资,张家还真是不显山不露水地低调豪门呢。

    简而言之,张玉良的公开发声,再次让香江媒体沸腾。

    得到消息的紐璧坚,气急败坏地打电话质问约翰·马登,“我不是让你安抚住张玉良嘛,怎么还闹出这么大的乱子?”

    约翰·马登幽幽地回答道:“张家的胃口,我可填不饱!怡和愿意接受一个将地产业务分离出去的会德丰么?”

    紐璧坚一时之间有些哑口无言,最后只能悻悻地嘀咕了一句,“难怪你对会德丰心灰意懒,瞧一瞧,现在你对会德丰还有什么掌控力可言?”

    约翰·马登没接这个话茬,转而问道:“怡和的融资,有什么新进展?”

    紐璧坚回答道:“通过发行新股,在香江本地融资,应该行得通,不够要先做一个试探。”

    ……

    高弦正按部就班地在自己的新华人行顶层办公司里,审阅《三国演义》电视剧制作的报告,叶黎成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刚刚从怡富公司那边传出来一个风声,怡和一系的公司有意发行新股,不过,还没得到怡和的官方承认。”

    高弦放下手里的笔,目光望向窗外,想了一小会,缓缓开口道:“应该是真的。怡和收购会德丰,已经把利益相关各方架了起来,不管谁中途而废,都会颜面扫地。”

    “而通过发行新股,在香江本地融资,不能效果可期,还能让怡和狠狠地还给惠丰一记耳光。”

    叶黎成试探道:“历来发行新股都有利可图,尤其还是怡和一系这样的优质蓝筹股,我们要参与么?”

    “有仇归有仇,赚钱归赚钱。”高弦玩味地一笑,“不过,我们没必要急于行动,毕竟,人家怡和有自己御用的怡富。”

    “这样,你着手安排一下,帮助这个消息尽可能赢得更多的市场积极反馈,怡和一系的公司和会德丰,也该股价上扬了。”

    等叶黎成领命而去后,高弦的目光重新落到面前的文件上。

    对于《三国演义》这样的恢宏篇幅,尚华文化制作电视剧的时候,分为两部分进行,目前已经拍完了截止赤壁之战的戏份,并打算卖给电视台放映。

    尚华文化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自然是为了尽可能减轻各种各样的压力,同时还能根据收视反馈,对后续的制作进行检讨。

    高弦拿起电话,打给了尚华文化总经理钟景辉,“《三国演义》准备给哪家电视台播放?”

    钟景辉回答道:“基本谈定了,这四十集交给btv,如此有助于取得稳定的高收视率,能为接下来的海外推销打下一个不错的基础。”

    “那就尽快吧。”高弦发表意见道:“正好这段时间,围绕着会德丰,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和《三国演义》里的戏码有的一拼,没准能相映成辉地成为热点呢。”

    钟景辉笑道:“老板放心,我已经额外请到了国学领域的大师,配合《三国演义》的播映,进行点评。”

    ……

    随着怡和就发行新股,对市场进行试探,约翰·马登安排怡和收购会德丰一事,迅速转变为虚虚实实地多方势力竞购会德丰,其中确定采取行动者,除了积极奔走的会德丰大股东张玉良之外,还有和记。

    迫于惠丰银行的压力,祁德尊和韦理最后还是屈服地趟了浑水,因为沈弼都放话了,所需资金由惠丰银行提供,如果祁德尊和韦理再推辞,就意味着屁股坐的位置不正了。

    其实,看着怡和计划发行新股融资,惠丰银行一时之间还真没有办法,因为此项操作牵扯更广,惠丰银行纵然在香江银行业一手遮天,也无法去挡所有人的财路。

    欣赏着由会德丰主动卖身引发的热闹,高弦一直都在心里偷着乐。英资内部的矛盾闹得如此尖锐,等自己瞄准目标出手的时候,他人肯定都是幸灾乐祸地看热闹。

    就在香江商界激战正酣的情况下,尚华文化的年度大作《三国演义》,通过btv,和香江广大电视观众见面了。

    虽然里面的战争场面没达到调用军队的规格,但也是几百人不畏苦累的心血结晶,再加上摄影等环节的技巧,对这个年代的观众来讲,还是极具冲击力的,连电影都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