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资本狂人-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武士,一个当白武士,再一次开撕。

    不管高盛如何吹嘘自己反恶意收购的服务有多么专业,但它的搅屎棍招数无非就是那几样,或者动用反垄断,或者想办法抬高被恶意收购公司的股价,美其名曰保护股东利益,而对摩根士丹利的胜率,也就是五五开而已。

    换而言之,高盛的反恶意收购服务并不是每次都能取胜,摩根士丹利成功的次数也不少。

    就拿这次阿兹克石油公司遭受恶意收购来讲,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招数没什么新鲜可言,战况也处于胶着阶段。

    确认了消息的高弦,拍了拍淘气地要去扯话筒上电话线的小佳成,懒洋洋地下达命令道:“我们也该露露脸了,集中一下手里的阿兹克石油公司股票,超过百分之五的比例,并进行公示。”

    根据米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规定,投资者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超过百分之五,有义务进行披露,而高弦现在就是做这样的事情。

    在恶意收购和反恶意收购的胶着战况中,这百分之五的阿兹克石油公司股票可了不得,顿时让米国媒体惊呼,“在黑武士和白武士之间,竟然还站着一个人!”

    本来,霍华德·休斯巨额遗产给高弦带来的热度还没有完全退去,这下,高弦又一次成了米国媒体关注的焦点。

    原因很简单,高弦不管接受哪一方的条件,都肯定要大赚一笔了,这投资眼光绝对够准!

    而赫斯特集团旗下的《旧金山观察家报》貌似无意地发表了一篇评论,这位高爵士曾经在强调自己对瓜分霍华德·休斯的巨额遗产不感兴趣时,骄傲地宣称,他有属于自己的商业成绩,而且符合成功的标准,当时给人的感觉是,场面话的成分更多一些,但现在回头去看,人家还真有这个资本,这场阿兹克石油公司恶意收购战,至少能给高弦带去上千万美元的净收益吧。

    对于这样的讨论,不少人产生了共鸣,进而越发关注高弦的新闻来。

    高弦这边,他刚赶到纽约,就几乎同时接到了来自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请求,咱们谈一谈那百分之五的阿兹克石油公司股票吧。

    周文耀兴奋地问道:“老板,我们先见哪一方?这一刀能割下来多少肉?”

    “小心割得太狠,人家干脆撂挑子了。”高弦失笑一声,“谁最可能出高价,谁就压轴吧,我们先会会高盛的人,瞧瞧他们能拿出什么筹码。”

第0417章 高盛出高价还得领人情() 
为了应付和高盛、摩根士丹利的谈判,高弦着实下功夫作了一番研究,可谓干劲十足,但在此期间却发生了一件让他心情复杂的事情。

    当高弦使用笔记本电脑与小装合作的时候,系统突然提示了一句“磁盘读写错误”,虽然经过扫描修复后,证实虚惊一场,但他还是出了一身冷汗。

    尽管高弦在使用这些设备的时候,做足了防尘、防潮等等的防护,就差点他也跟着沐浴更衣了,进而自信至少十年之内不会出现问题,但现实还是发出了警告。

    其实,正是为了给小装寻找长远的栖身之处,高弦才孜孜不倦地投资目前还没被大资本看得上进而把持的个人电脑,可个人电脑的发展程度距离他的要求还差得很远。

    个人电脑要想成气候,至少也要能够进入企业市场和正府采购订单,如此才会得到更多资本扶持,变得功能更加强大,向高弦“包”里的设备靠近。

    高弦不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真要想一些办法了,但也不能忘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技术前进方向必须和小装一致。

    成大事者,要求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高弦在这方面的境界还行,在自己的房间里收拾起心情,沉稳地等待访客到来。

    ……

    今年,高盛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换人了,由高盛前领导者西德尼·温伯格之子约翰·温伯格,以及约翰·怀特黑德联合担任这一职务。

    当然了,在高盛这种分工明确的专业公司里,约翰·温伯格和约翰·怀特黑德还不至于事必躬亲地跑来和高弦谈判。

    坐在高弦面前的谈判代表是具体负责高盛兼并业务的史蒂芬·弗里德曼,他和负责高盛风险套利业务的罗伯特·鲁宾,堪称高盛的两员得力干将。

    从年纪的角度来讲,约翰·温伯格和约翰·怀特黑德都是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了,要不然就算约翰·温伯格是西德尼·温伯格的儿子,也很难具备掌管精英云集的高盛所需要的威望和资历,而史蒂芬·弗里德曼和罗伯特·鲁宾则都不到四十,比高弦大了不到十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期,现在就已经升为高盛的合伙人了。

    完全可以预见,再过十多年的时间,等约翰·温伯格和约翰·怀特黑德退休了,史蒂芬·弗里德曼和罗伯特·鲁宾极有可能接班。

    而在“老剧本”里,情况也是如此,不过,最后罗伯特·鲁宾选择进入政坛,比如在科林顿正府里担任财务部长,而史蒂芬·弗里德曼在离开高盛董事会后,曾经做过美联储里最大的成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在二零零八年金融危机里发挥了重要作用。

    至于现在嘛,约翰·温伯格和约翰·怀特黑德领导下的高盛,还在苦苦追求经营上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并没有“老剧本”里几十年后的那种权势熏天。

    高弦用中规中矩的礼节,招待了来访的史蒂芬·弗里德曼,显得不徐不疾、四平八稳,没有流露出任何对高盛所开条件的期待。

    所以呢,史蒂芬·弗里德曼还得自己寻找话题切入点,“从证券交易委员会那边的例行公示里,我得知高爵士手上持有百分之五以上的阿兹克石油公司公开发行股票,不知接下来准备如何处置呢?”

    高弦被史蒂芬·弗里德曼的小心试探逗乐了,“我想,无非就是那几个结果嘛,这些股票被直接抛售到市场里,或者被摩根士丹利代表强行收购方买去,或者被高盛代表阿兹克石油公司回购。”

    说到这里,高弦端起咖啡品了一口,然后好整以暇地补充道:“但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处置,肯定都要本着一个原则,那就是,价高者得之。”

    高弦放下咖啡杯,目光炯炯地望着史蒂芬·弗里德曼,“高盛打算给我开出什么样的条件?”

    能成为高盛的合伙人,史蒂芬·弗里德曼绝对不是平庸之辈,但他此时还是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

    “高爵士,高盛愿意出比市价高十美元的价格,买下那些阿兹克石油公司的股票。”史蒂芬·弗里德曼故意思索了片刻后,给出了一个貌似经过深思熟虑的厚道价格。

    高弦微微一笑,“如果我手上这些超过百分之五的阿兹克石油公司股票,能够影响到阿兹克石油公司控制权的归属,那价格比市价至少高百分之百,应该十分合理吧?”

    一听高弦如此狮子大开口,史蒂芬·弗里德曼一时之间无言以对。

    来之前,史蒂芬·弗里德曼对高弦并非一无所知,比如很多米国媒体所描述的,一个走运的香江土财主形象。

    而此时,史蒂芬·弗里德曼真想爆一句粗口,媒体误导不浅,高弦就算是一个土财主,前面那个定语也应该是精明,而不是透着十足酸味的走运。

    史蒂芬·弗里德曼苦笑一声,“高爵士,我可是抱着百分之百的诚意,来找你谈判的,你可不能应付我啊。”

    “我的态度也很端正认真啊。”高弦眉头一挑道:“大家时间宝贵,不如抛去那些繁文缛节,就此事做开诚布公的交流如何?”

    史蒂芬·弗里德曼点了点头,“愿闻其详。”

    高弦悠悠地说道:“在这场围绕着阿兹克石油公司展开的收购和反收购游戏里,高盛帮助阿兹克石油公司反收购的实质,并非不能真的接受阿兹克石油公司被收购,关键在于阿兹克石油公司股东的股票价格,能不能升到足以令人动心的程度。”

    “所以,如果我的条件高盛不能接受,而摩根士丹利愿意接受的话,那阿兹克石油公司的股东们,肯定也可以参照我的条件,得到丰厚的回报,连带着高盛足以交差了。”

    “换而言之,我们今天的谈判结果,不管如何,你都不算白跑一趟。”

    ……

    史蒂芬·弗里德曼曾经想过,和高弦的第一次谈判有可能无功而返,但他没料到对方如此振振有词。

    于是乎,史蒂芬·弗里德曼回到高盛的办公室后,颇感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