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资本狂人-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濠江的货币流通体系比较有趣,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众多港商逃难到濠江这个小小避风港之类的历史原因,港币和葡币在濠江同时流通,甚至前者的流通量大约是后者的两倍,而汇率方面,则长期大致保持在一比一的水平。

    如此计算下来,濠江的博彩专营生意,今年能产生的纯利在六亿港元左右,差不多相当于一亿美元。

    如此大一笔钱,换谁来管,也不会老老实实地直接分红,投资出去,偏门钱生光明正大的钱,进而账目复杂难算,才是上策。

    而在投资方面,心高气傲的何洪绅,可以不服别人,但不能不服高弦。

    再者,香江这个弹丸之地,商业竞争免不了激烈异常。

    就拿房地产来讲,便水深得很,不是随便买块地皮,就能闭着眼睛等升值了,何洪绅也得谨慎行事。

    相比之下,高弦这边,光是牛奶公司的那些地皮,就是一个未来形势分明的聚宝盆。

    何洪绅不好意思直接向高弦打听,为了支持这么大一块地皮全部开发,现金流是否够用,只好用更宽泛的方式谋求分羹的可能。

    “让有利银行去德黑兰设立一家分行,应该很有搞头。”嘴里赞同何洪绅想法的高弦,心里则琢磨着,德黑兰那边终究免不了一场乱局,那就挑一些鬼佬员工送过去冒险好了,倒是没准还能做一番文章。

    和高弦言谈甚欢,十分投机的何洪绅,又兴冲冲地说起了一个话题,“有利银行不是要发钞了嘛,把第一个一百万给我吧,拿到濠江那边去用,肯定特别有面子。”

    “没问题。”高弦毫不犹豫地点头应允。

    ……

    转过天来,新有利银行在新华人行的总部的挂牌仪式,相较而言,低调朴素了许多。

    做为香江银行业最有分量的到场嘉宾,汇丰副主席沈弼露个脸,然后就走人了。

    因为,高弦在新有利银行这件事上,一直按照沈弼的要求办,一亿八千万港元的新有利银行注册资本,发钞两亿港元的保证金,以及快刀斩乱麻地为旧有利银行经营不善恶果擦屁股所花资金,等等吧,一点也不打折扣地从高弦的资金流中挤了出来,连居心叵测者都抓不到马脚。

    随着财力雄厚的高爵士,推动有利银行以暂新的面貌重新投入运作,高弦版本的港元,也开始发行,进入香江和濠江的流通领域。

第0367章 高弦要改港元印刷机制() 
“老剧本”里,香江商界曾有四大收购,即世界船王包裕刚先收购怡和洋行旗下与置地公司齐名的九龙仓,后收购香江四大英资洋行之一的会德丰,惠丰银行新红人李半城巧得香江四大英资洋行之一的和记黄埔,以及拿下香江唯二的电力供应公司香江电灯的控制权。

    对此,香江媒体进行了如何热情洋溢的报道,是不难想象的,沦为殖民地香江,虽然是华人社会,但统治阶层是英国人,华资吞并英资,很容易上升到民族感情的高度。

    同样的道理,高弦在和记经营危机当中扮演救世主,进而拿到祁德尊投桃报李的货柜码头业务报酬,尤其是入主具备发钞权的有利银行,俨然成为香江媒体的第一专注焦点,甚至吸引了世界范围内广大华人社区的目光。

    在这种情况下,高弦版的港元,进入流通环节后,形容为大受欢迎也不为过。

    本次有利银行重新发钞所发行的纸币种类,是需求量仅次于十元面值的一百面值的港元,因为面值再大的五百元等,容易受到伪钞问题的影响,民众接受意也愿不高;面值再小的五十元、二十元等,又显得完工时间仓促、印刷任务繁重,而这次有利银行发行的两亿港元,只需印刷两万张即可。

    顺便指出一点,和内地民众的理所当然认知不同,港元的具体印刷工作,交给私人公司完成,比如英国的德拉鲁公司。

    在香江、濠江这两个经济体内,两万张一百元面额的高弦版港元撒出去后,还真有点不够“分”。

    最先领走一百万的何洪绅,便特意跟高弦炫耀了一番自己的先见之明。

    一开始,高弦听了之后,只是一笑了之。他以为何洪绅言过其实,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套近乎地让自己高兴,但随后经由其它渠道从濠江传递过来的消息,印证了这一点。

    赌场日进斗金不假,但做生意也不可能真的一毛不拔,坏了口碑,在一定范围内,赌徒还是可以赢钱走人的,而那些将筹码换成现金的人,最近就特别钟情于新鲜出炉的高弦版港元。

    个中缘由倒也不难理解,实质上和民族感情关系不大,而是高弦的崛起历程,已经被媒体报道得神乎其神,按照民间说法,财神爷下凡了,如今财神爷印钞票了,谁不想拿着这种钞票,沾沾财气啊。

    正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高财神这块金字招牌让人心向往之。

    现阶段,香江和濠江的交通已经十分便利了,往返于两地的水翼船,仅需一个多小时的功夫,便能抵达目的地,进而让这股风气迅速流行开来。

    一个佐证就是,btv最受欢迎的综艺节目《欢乐今宵》,就编排了反应此类最新社会动态的小品,扮演普通市民的演员们,津津乐道高弦版的港元,让观众油然产生一种共鸣。

    当然了,高弦版港元的最正经流通方式,当属在有利银行新开往来账户的诸如高兴、高益等等的公司,拿着这些钱,做发薪水、支付货款等等用途,而进行的扩散。

    总而言之吧,做为高弦入主新有利银行后的大动作之一的恢复发钞,运作得出乎意料地顺利。

    其实,高弦也有困扰的地方。

    比如,媒体对高弦入主有利银行过于热情的溢美之词。且不说他们屁股真正坐在那边的立场问题,光是讨论此类话题的密集程度,就有捧杀的苗头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相当于一个分水岭,此前的报业人,重大义,而现在的报业人,则更关心利益,别以为他们是真的在讴歌民族感情,恐怕消费的程度更大一些,只要煽情了,报纸销量就跟着上去了,至于高弦的处境,谁会去在意。

    “老剧本”里,像包裕刚、李半城这些被香江媒体盛赞为民族英雄的商界精英,在收购完九龙仓、会德丰、和记黄埔、香江电灯这些极具英资曾经不可一世色彩的企业后,完全可以趁势拿下处于困境中,且股权分散的怡和,因为其不像执行汇丰条例的汇丰银行,直接限制死了持股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一,而是遵从香江公司法,无法超越市场游戏规则下的资本绞杀。

    可结果呢,气势如虹的华资,还是放过了怡和,让它逃过一劫,迁离香江。

    这里面的奥妙,外界无法百分之百知道,但多少能够猜到,诸如英资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等等的原因,让华资心生忌惮。

    现在的高弦,动作要比包裕刚、李半城等快了好几年,自然而然地需要考虑,不要真把此时实力更强的英资惹毛了。

    另外,看到高弦如此大出风头,香江华资未必全都乐见其成,不乏羡慕嫉妒恨,或者担心他随着财雄势大捞过界,损害自己的传统利益。

    这就是有人就会必然存在的江湖,数不清的各种莫名其妙的恩怨纠葛,在不知不觉当中,不受控制地发生。

    别人内心对自己的真正观感,高弦的手够不着,他只能先让负责公共关系的张永抗,去香江媒体那里运作一下,销量卖得差不多了,大家的调门放低一些吧。

    好在,香江媒体也不都是一窝蜂,在财经媒体领域越来越被认可的《信报》,便分析了有利银行给高弦造成的负担。

    做为《信报》主编,林行智这些年一直笔耕不辍,天天都写评论,其中就吐槽了高弦版港元的不足之处。

    “之前有利银行停止发钞后,我的一位朋友认为,有利银行发行的最后一版百元钞票将会绝版,于是特意进行了收藏,结果现在计划落空了。”林行智首先在他的随笔当中提到了这么样一个小故事。

    接着,林行智便把话题转到了高弦版港元上面,毫不客气地指出,难得的商誉价值,就这么白白被浪费掉了。

    用白话来讲就是,惠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发行的港元,都会印有属于自家的标志性图案,属于最牛掰的宣传广告,而高弦版港元上面除了一个“1975”的数字,和有利银行之前的旧版百元钞票没有什么区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