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资本狂人-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港督麦理浩欣然点头,起身道“我先去和尼客松先生叙叙旧。”

    别看尼客松在米国声名狼藉,但世界超级强国的前总统,可不是香江这帮人能小瞧的,况且尼客松这位政坛大佬,即使下台了,也没有完全丧失能量,所以港督麦理浩还真得态度端正地会晤一下。

    紐璧坚便说道“帝国特惠税制度眼瞅着就要失效了,也不知道米国将香江列入特惠关税受益地区能否顺利实现,希望尼客松先生能提供一些参考情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这些年以来,米国一直在用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打压英联邦体系内实行的帝国特惠税;英国之前一直孜孜以求加入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也同样对帝国特惠税不感冒;现在英国已经如愿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员,英联邦的帝国特惠税随之加速土崩瓦解。

    香江经济体系现阶段虽然具备制造业,但香江做为一个自由港,进出口贸易始终都是重中之重。

    高弦刚来到这个时代的一九六九年,香江经济从前两年的局势动荡阴影中走出,开始复苏,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了二百八十亿港元,其中,进口额为一百四十八亿多港元,出口额为一百零五亿多港元,转口额为二十六亿多港元。

    到了去年,也就是一千九七四年,香江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了六百亿港元大关,达到了六百四十多亿港元,其中进口额为三百四十一亿多港元,出口额为二百二十九亿多港元,转口额为七十一亿多港元。

    这些包括贸易额、增长速度在内的数字,足以说明进出口贸易对香江经济发展如何举足轻重,进而对国际贸易多边机制的变化更为敏感了。

    而对于怡和这样的远东英资百年老字号,不亚于正在面临一场类似几十年前中国发生改天换地的新市场环境剧烈变化,能否及时调整过来,没准就关系到生死存亡。

    高弦瞥了一眼面露关切之色的紐璧坚,幸灾乐祸地想到,“老剧本”里的一九七零年代末,怡和开始显露颓势,个中原因,众说纷纭,现在估计,宿命难变,也不枉我钻进沈弼设下的圈套,以迷惑你们,我在资金流动性方面被束缚住了手脚。

    没接紐璧坚的话茬,高弦转头直白地问沈弼,“有利银行复兴计划何时启动?”

    “随时恭候大驾。”沈弼胜券在握地回答道“高爵士明天就可以派部下去有利银行,参与控制权移交、资产重组等相关事宜。”

第0362章 那就发钞呗,多大的事() 
在沈弼、紐璧坚等香江商界英资大佬眼里,高弦只要接手日薄西山的有利银行,便相当于野马套上了笼头,再也无法肆无忌惮地挥霍资源,对汇丰、怡和接下来的运作构成难以制衡的威胁。

    所以,此时此刻,自认为计算得逞的沈弼、紐璧坚之流,对高弦的态度,少有地暂时放下心中警惕,神清气爽地把酒言欢。

    高弦也不破坏大家的兴致,尽量让话题显得不那么尖锐,“惠丰银行转交有利银行的控制权后,是否保留部分有利银行股份和董事会席位?”

    “如果高爵士不反对的话,惠丰银行确实倾向于保留部分有利银行股份和董事会席位;正府那边,应该也会如此。”沈弼虽然脸上挂着笑容,但语气里却透着不容置疑,明摆着要监视高弦领导下的有利银行的动作。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高弦脸上没有露出丝毫不爽的神色,“能让惠丰银行做后盾,并且指导工作,我这如履薄冰的紧张情绪,也能缓解几分。”

    没想到高弦如此看得开的沈弼,微微打了一个愣神后,连忙打预防针道:“当然了,惠丰银行将有利银行的控制权转交给高爵士后,不干涉有利银行的日常运作,有利银行的复兴,还要依靠高爵士。”

    高弦微微颔首,转而对旁边的紐璧坚说道:“据我所知,有利银行在历史上,也曾经归属过怡和,现在紐璧坚先生是否愿意重续前缘,进入有利银行董事会?”

    “就当花钱买个监视你在金融领域异常动作的座位了。”无法回绝的紐璧坚,一边心里嘀咕着,一边嘴上答应着。

    接连确认惠丰银行和怡和洋行对有利银行的“友好支持”后,高弦精神振奋地当众放话,尤其意有所指那些洋行大班道:“欢迎各位按照之前的承诺,支持有利银行的复兴。”

    等一片七嘴八舌的附和之声落下后,沈弼玩味地笑道:“高爵士果然人缘绝佳,有利银行复兴之日不远了。”

    “那就多谢各位的信任了。”高弦站起来做了一个罗圈揖,然后坐下,接着围绕有利银行,向沈弼框架层面的问题,比如有利银行在香江结算体系、存款利率协定适用级别等等方面的地位。

    在有利银行这个局里,沈弼玩的主要是阳谋,于是他继续这种风格,冠冕堂皇地回答道:“有利银行控制权的转移过程,肯定免不了进行资产重组,而它在香江银行体系里的地位,归根结底还要取决于自身注册资本、实收资本、流动资本、存款、资产、发钞等等方面的表现。高爵士尽管放心,做为有利银行的董事,惠丰银行一定会积极帮助创建有利于其发展的外部环境。”

    沈弼的阳谋,高明之处就在于此,各种让高弦把资金扔进有利银行这个坑的忽悠,说得都跟真事一样,听得紐璧坚都不由得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

    简而言之,这场宴会尽欢而散。

    转过天来,高弦便让部下去处理有利银行控制权转交的事情。

    结果,当天下午,高弦刚看完香江股市那似乎惨不忍睹永无尽头的收市数据,叶黎成便行色匆匆地走进办公室汇报,“老板,沈弼到底还是耍了一些手段,有利银行本来就不成器,结果仍然被他剥了一层皮后,才交给我们。”

    高弦毫不意外地问道:“那有利银行被剥光到了什么程度?”

    被逗乐的叶黎成,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缓缓解释道:“有利银行的总部,最开始在印度孟买,后来迁到英国伦敦,十多年前被惠丰银行收购控制权后,便搬到了香江,但它在包括印度在内的南亚次大陆市场,还是有业务的。”

    “可沈弼在真正交出有利银行的控制权前,剥离了这些业务,把有利银行变成一家业务仅限于香江的本地银行了。”

    “沈弼此举,倒也不难理解,他可是一直热衷惠丰银行业务的国际化,自然要剥有利银行这层皮。”高弦看得很开,“人家白送我们一张拥有发钞权的银行牌照,够意思了,不能强求。”

    叶黎成心有不甘地说道:“有利银行在香江市场的分行数量,屈指可数,连个属于自己的总部大厦物业都没有,真的只剩下一个空壳子了,比我们白手起家搞一家银行,强不了多少。”

    现阶段,香江银行业中,拥有牌照的银行大约是七十多家,所有分行的数量加起来超过六百家。

    其中,惠丰银行的分行数量就将近一百家,如果再加上其拥有完全控制权的恒盛银行的二十多家分行,就占去了香江银行业分行数量的两成多,规模可见一斑。

    当然了,相较于惠丰银行,渣打银行,现在的有利银行,也不具可比性。

    更为重要的是,高弦在得到进军银行业机会的同时,还能迷惑沈弼和紐璧坚,让英资降低对因为他插手和记之争所展现出来财力的警惕。

    高弦气定神闲地继续问道:“有利银行控制权的转交,还有其它插曲么?”

    叶黎成面色凝重地说道:“除了有利银行资产严重缩水之外,沈弼还降尊纡贵地专门把我叫到他面前交代,新有利银行的注册资本等事项,要尽快确定下来,好让惠丰银行敲定对新有利银行的持股数量。”

    “另外,沈弼又提到,虽然今年的时间,还剩下不到一个季度了,但有利银行毕竟是香江发钞行之一,还是履行一下职责为好,否则会严重损害新有利银行的商誉。”

    “商誉啊……”高弦听得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还有其它情况么?”

    “今天就这些了,不知道明天还会不会有幺蛾子。”叶黎成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然后发表见解道:“老板,按照沈弼的意思,吸收存款能力还有待观察的新有利银行,将会占用我们不少资金,没准还会影响到现金流,影响到我们接下来的扩张计划。”

    “沈弼和紐璧坚就是想要如此!”高弦懒洋洋地说道:“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