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资本狂人-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想起来,温恩辉和高弦算得上老相识了,高弦刚到这个时代不久,便遇见了对方,可谓知之甚深。

    但即使这样,高弦也不曾预料到,温恩辉人生轨迹会跌宕起伏到今天这样。

    好在,温恩辉并没有真正成为高弦的敌人,两人的关系保持在高弦主导的微妙平衡中,当下更是如此。

    说白了,四处推销一下理财产品,赚些明面上的好处,没什么问题,但更多事情,高弦不方便出面插手,而温恩辉就没那么多的避讳了。

    拿越南难民这个机遇来讲,高弦给已经混入这个族群的温恩辉提供资金,而温恩辉再用这些钱去控制“老乡”,进而形成一股新的势力。

    当然了,无论是高弦,还是温恩辉,都不会把经营仅仅停留在资本控制一个领域。

    高弦便问道:“想好主营哪个行业了么?”

    “就目前的人手来讲,建筑、运输之类,都是不错的切入点。”温恩辉有些不爽地说道:“只是,米国正府采用分散安置越南难民的方式,把人拆开了丢到全美各地,阻止类似唐人街那样的社区形成,实质上也极大影响了生意的开展。”

    高弦悠悠地说道:“分散安置,是米国统治阶层的共识,国会参议院在讨论移民事务的时候,便直白地提道,我们不想要族裔聚居区。”

    “古巴难民在佛罗里达形成尾大不掉的族群聚居势力,让米国统治阶层产生这样的构想,越南难民被分散安置后,会更快地米国化。并最终从根本上得到同化。”

    说到这里,高弦脸上露出嘲弄的笑容,“但米国的精英们却忘记了一点,没有那种稳固的户籍制度,人是可以随意流动的。”

    “而越南移民初到米国这块土地,一切重新开始,可谓处境艰辛,抱团是一种生存本能。”

    “你看吧,等过了一两年的时间,永久居住权之类的东西都确定无误后,越南移民们肯定会向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这些地区集中,并形成类似唐人街那样的小西贡社区。”

    温恩辉心领神会道:“那我只需要在用工过程当中树立照顾老乡的口碑就足够了,到时候,自然会有大把人来投奔。”

    高弦打趣道:“这应该是你的拿手好戏。”

    温恩辉耸了耸肩,“你知道,我好歹也曾经是一方诸侯。”

    “金子不管放到哪里都会闪光。”高弦推心置腹道:“这次的全新开始,机会还可以,你就安心去做梁先生吧,温迪的健康成长,终究离不开父亲的呵护。”

    比高弦年长不了几岁的温恩辉,这些年的人生已经足够丰富多彩了,所以他也有感而发地点了点头,“你还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

    高弦似乎没有注意到温恩辉话里“吩咐”这个词,一如既往地和声说道:“我给你介绍一门生意,你不会嫌弃生意多吧?”

    温恩辉失笑道:“谁会嫌弃生意多?何况,目前我在米国只是刚刚起步。”

    高弦沉吟道:“你也清楚,做生意离不开情报,我在米国这边主要委托专门的市场调研机构,甚至私人侦探,来收集信息,你愿意开展这方面的业务么?”

    温恩辉听得眼前一亮,“你可不仅仅是给我介绍生意,还是发挥我的特长啊。”

    “那就说定了。”高弦哈哈一笑,“大家总归是自己人,合作起来更方便。”

    ……

    今年,也就是一九七五年之前,米国的越南移民相当稀少,而且其中大部分属于米人或学术界人士的妻子和子女。

    根据米国移民和归化部门的数据统计,从一九五零年到一九七四年期间,不包括学生、外交和军事人员,只有六百五十位越南人移民米国。

    而今年四月三十日南越沦亡、越战结束,引发了第一波大规模越南人移民,一口气涌过来将近二十万人。

    除了高弦从中发现了机遇之外,因为高弦的提醒,尼克松也从中捞到了好处,即在米国中央情报局提供南越还能苟延残喘到明年年初的乐观情报的情况下,其以米国正治元老身份,敦促米国正府重视和预备可能的大规模撤侨行动,进而冲洗了部分“水门事件”带来的耻辱。

    可以说,尼克松的复出,因此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高弦和温恩辉详谈过后,便去专程拜会了一次这位前米国总统。

    显而易见,尼克松也知道,高弦从南越沦亡当中得到了哪些好处,包括提供自己的商船给米国征用,以协助人员撤离,在军方、外交界、白宫那里积累下了一份香火情;推销给南越富裕阶层理财产品,协助他们转移资产,赚了一笔服务费;将近二十万的南越难民抵达米国后,安置过程中的援助项目承接等。

    可能在某些人看来,高弦很功利,但没人能够否定高弦眼光的精准。

    尼克松对高弦的态度,反映出了这位前米国总统,绝不反感高弦的作为,甚至还欣赏他的“真实”。

    想想也是,没有名利或者自我心理满足之类的驱动力,谁会无缘无故地大发善心。

    尼克松就笑着透露一个消息,“白宫正在考虑,是否要给你颁发总统自由勋章,以示嘉奖。”

    高弦打趣道:“白宫要真是给我颁发总统自由勋章,那我也就不好意思提那么多商船被征用后的补偿问题了。”

    尼克松玩味地说道:“我看你好像也没着急的意思,倒是赫斯特集团旗下的报纸,没少替你分析补偿问题。”

    高弦尽显商人本色道:“我不否认,如果能换来花生炖的友谊,这些补偿不要也罢。”

    尼克松指点道:“你不着急,让这件事拖拖拉拉下来,应该会有远超简单补偿的无形收益。”

    高弦哈哈一笑,转移话题道:“我在香江的房地产投资,很快就要有重量级作品完成了。最先落成的位于中环的新华人行,将成为高益的新总部。如果您有时间的话,我想请你出席大厦启用剪彩仪式。”

第0346章 媒体操作和舆论引导的奥妙() 
其实,高弦只是给尼克松面子。以“水门事件”这种奇耻大辱方式下台的对方,能有多忙?无非就是按照政坛传统,写写自传;发挥政坛元老的余热;以及为自己筹建一个博物馆,做为曾经担任米国总统的遗产等工作内容而已。

    尤其因为水门事件的负面影响,尼克松的复出虽然在高弦的协助下,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米国各界仍然对其保持距离,生恐自己被拖累,进而给尼克松发挥的空间,明显比其他前任米国总统小。

    因此,见高弦给自己送来了活动安排,尼克松不假思索地欣然应允。

    高弦接着提议道:“我觉得,您可以在香江设立一间办公室,以方便日后在亚洲的工作行程,比如明年访问中国。而即将启用的华人行,虽然不是什么香江第一高楼,但地处中环,各个方面的条件都很优秀,非常适合做为办公室。”

    尼克松听得大为心动,因为他的复出初期阶段,在米国国内难免遭受白眼,倒是围绕着他担任米国总统期间留下的外交遗产——中美关系改善,来做文章,大有可为。

    要知道,中美关系在米国国内已经形成了一个热门,当下前往中国做访问,以了解这一陌生国度的米国各界精英,可谓络绎不绝。

    在这种情况下,尼克松能在香江这个通往中国的桥头堡,有一间专门服务于自己工作的办公室,那就太方便了,而且尼克松此前到访过香江多次,环境方面也没什么不适应的。

    不过,尼克松心动不假,但神情上还有些迟疑,因为手头拮据,担心办公室的相关费用承受不起啊。

    主要进账方面,米国国会每个月给尼克松的二十万美元生活费已经在今年二月份停止了,而由于水门事件的负面影响,尼克松在米国国内很难找到适合他这位米国前总统的身份的体面工作,也就是高弦联系的五十万美元商业演讲活动,以及六十万美元的电视访谈节目,可后者又因为某些因素进展缓慢。

    大额开销方面,还是由于水门事件的负面影响,米国国会让米国司法部扣下了一些本该属于尼克松的白宫文件,而按照惯例,想建立纪念担任米国总统这个历史遗产的博物馆的尼克松,需要这些文件做为收藏品,于是双方无法避免地打起了注定抗日持久的官司,这可就费钱了。

    察言观色的高弦,不等尼克松露出明显的为难之色,便体贴地说道:“如果您能在华人行大厦设立亚洲事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