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资本狂人-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事宜。

    ……

    见自家男人吃一顿“谢师宴”,都能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易慧蓉不由得发出惊叹,“我可算是明白了,咱家有油是什么概念!”

    高弦洋洋得意地说道:“如果你愿意在香江举行我们的婚礼,那就能更具体地明白,咱家有油是什么概念!”

    易慧蓉摇了摇头,“我们在香江,已经够锋芒毕露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像我爸,有时候必须做出表态,而一旦选择,就只能坚持一路走下去。”

    有感而发后,易慧蓉转而说道:“香江这边的事情,已经办得差不多了。确定前往加拿大的宾客,都一一沟通妥当了;国泰航空那边,也答应给我们两架包机。”

    “辛苦了!”高弦拉着易慧蓉的手,放到自己的额头上,“有你在,我就能放心大胆地偷懒。”

    “你是做大事的男人嘛。”易慧蓉抿嘴一笑,“我大哥和表姐,在加拿大那边也帮着忙得差不多了,咱们一起走,还是我先走?”

    “你先去加拿大,我随后就到。”高弦回答道:“尚华文化有个活动,我必须参加一下。”

    “是尚华文化运作的那个高能世界纪录么?”易慧蓉莞尔道:“你的点子可真多!我记得,英国那边好像已经有了个吉尼斯世界纪录。”

    高弦理直气壮地说道:“世界纪录又不是它的独家专利,尚华文化当然也能做。”

    “香江经济发展受到了全球石油危机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时候,需要激发人气,来提振各行各业的生意。”

    “而尚华文化高能世界纪录的第一轮集中世界纪录认定,就是围绕着各行各业的绝活。”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好主意。”易慧蓉钦佩地点了点头,“那我就先去加拿大,在那边等你了。”

    ……

    毋庸讳言,高弦让尚华文化运作的高能世界纪录,就是冲着吉尼斯世界纪录去的。

    从广告角度而言,世界纪录肯定是一个效果不错的宣传平台,尤其在香江经济正在腾飞的关键节点上,正需要相匹配的全球级别名片,比如风靡一时的港姐、港片。

    当然了,高弦的出发点,还是要尽可能和自己的商业利益挂钩。

    就拿高能世界纪录的第一轮集中世界纪录认定来讲,高兴集团旗下牛奶公司的不少餐饮品牌就踊跃参与其中。

    比如什么世界上最长的面条啦,世界上最大的蛋糕啦……

    不难想象,这些世界纪录肯定会引来不服气,那就来战,创出新的高能世界纪录。

    高弦专门留在香江,就是为了出席这个热闹非凡的活动。

    正如高弦所希望的那样,高能世界纪录的第一轮集中世界纪录认定,引发了香江上上下下的热情,两家电视台。两家电台,以及各家报纸,都参与了报道。

    高弦兴致勃勃地站在那块世界上最大的蛋糕旁边拍了一张合影,然后对着记者的话筒说道:“高能世界纪录在追求世界纪录的同时,也要尊重社会公德。”

    “比如,不能浪费粮食。这块蛋糕在活动结束后,一定要请大家分吃掉,请记者朋友监督。”

    “对了,记得给我一块。牛奶公司做出的世界上最大蛋糕的味道,不容错过!”

    ps:大家知道手机app上重新下载章节的方法吧?

第0309章 以高弦命名的香江第一个工业邨() 
ps:得了这茬感冒好难受,各位书友提高警惕,注意防寒保暖,出门戴口罩。  免费连载

    高弦让尚华文化搞高能世界纪录。目的肯定没有那么单纯。

    简单来讲,现在,高弦挂了一个香江贸易发展局副主席的名头,去世界各地算是有了一个官面的理由,而高能世界纪录也可以通过认证纪录,多增加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

    因此,高弦在私底下为高能世界纪录的运作,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比如,去各个地区和诸如电视台之类的传媒机构谈宣传,为身上有绝活但手头不宽裕的人提供到该地区中心城市的路费食宿费,等等,只要能快速建立起知名度,无需太过斤斤计较。

    而高能世界纪录从香江往外辐射的优先选择地区,自然是东南亚。

    南越首都西贡在今年下半年仍然是太平盛世,高能世界纪录便会去那里运作一下,正好也能给高弦制造一个前往视察的机会。

    跟着高能世界纪录运营部门,参与了在香江的第一波集中认证世界纪录活动,以彰显自己的重视后,高弦便要前往加拿大去结婚了。

    题中应有之意,临走之前,高弦理所当然地要去港督府走一趟,向港督麦理浩告个别。

    如果高弦在香江办正式婚礼,凭他缓解香江能源短缺危机、平抑物价的功绩,港督麦理浩肯定会到场祝贺,但正式婚礼在加拿大举行,港督麦理浩就只能委托一个代表,表达祝贺之意了。

    等港督麦理浩为此表达了歉意,高弦深深感谢过后,港督麦理浩提起了另外一个话题,“大卫,你不是一直希望正府能建一个工业邨嘛?这件事现在已经有了眉目。正府有规划于新界东大埔区填海,造出一块面积大约为七十五公顷的土地,以用于工业邨。”

    “填海造地啊……”高弦摸了摸胡须,“那建设周期会比较长吧?”

    港督麦理浩玩味地一笑,“填海造地有其得天独厚的方便之处,至于建设周期,那就要看你的态度了。”

    高弦当然能体会出港督麦理浩话里那种,在寸土寸金的香江,想毫无羁绊地规划出一块工业邨的不容易,但却没明白为什么工业邨的建设周期,要取决于自己的态度。

    于是港督麦理浩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道:“根据正府的库房,工业邨若想建成,至少也得三到四年的时间。你要是觉得这个速度可以,那就当我没提这个话茬。”

    恍然大悟的高弦,不禁失笑,看来,自己“家里有油”的实力,让港督麦理浩都肯放下身段了。

    对于港督麦理浩的“哭穷”,高弦还是相信几分的。

    相较而言,香江的低税政策广为周知,而由此产生的库房收入,对传统殖民地风格的港府来讲,已经足够英国佬们领取高薪,惬意地享受生活了。

    但港督麦理浩这一届新风格的港府,想要通过大幅度改善香江民生,来巩固香江这块英国在远东地区最重要的殖民地,但廉租屋、义务教育,再加上随着香江迅速发展而必须跟上的,诸如地铁交通等等的重大建设项目,已经让港府的库房感觉到很大压力了。

    高弦就在私底下,听到港府财政司夏鼎基不经意间的抱怨,港督麦理浩花钱大手大脚,自己这个香江财神爷有点不好当。

    迎着港督麦理浩满是期待的目光,高弦非常痛快地表态,“既然督宪都有心促成香江第一个工业邨尽快投入使用,那我当然愿意锦上添花了。正府要是信任的话,把整个项目都包给我也没有任何问题,所需资金我出了,就像海底隧道项目那样。”

    “你的意思是,采取bot模式?那期限是多少年呢?”港督麦理浩试探道:“大卫,你要明白,海底隧道的盈利非常明确,而工业邨……”

    “和海底隧道一样,三十年即可。”高弦慷慨地笑道:“督宪,我一直有为香江做实事的心愿,这个工业邨正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这番话,高弦说得极其诚恳,原因倒不是为了拍港督麦理浩的马屁,而是他一直都想搞一块任由自己发挥的试验田。相比之下,付出的成本属于其次考虑的因素。

    港督麦理浩见高弦动真格的,顿时心花怒放道:“大卫无愧于香江十大杰出青年,着名的香江企业家。这样,我提议,用你的名字,命名香江的一个工业邨,以彰显你的贡献。”

    “这样合适吗?”高弦虚情假意地推辞道。

    生怕高弦反悔的港督麦理浩,连忙说道:“当然合适!而且,这也是有先例可循的。你忘了么,港岛南部的寿臣山,不就是因为周寿臣爵士对香江的贡献而得名的?”

    “那就多谢督宪成全了!”高弦这才真心实意地接受下来。

    说句心里话,高弦挺高兴,香江的第一个工业邨能被称为“高弦工业邨”。

    一个人的真正成就,在于他能留下来什么光辉的印迹。

    香江的不少街道、学校、图书馆、医院,都是以人名命名,可谓司空见惯,社会接受度很高,但香江第一个工业邨的“第一”,还是相当稀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