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资本狂人-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同样是邹闻怀左膀右臂的罗维,被晾在了那里,怎么处理?

    瞧着邹闻怀焦头烂额的样子,高弦忍不住好笑,这就是典型的,主客易位、有求于人、谁都不敢得罪的被动局面。

    “李晓龙如今的明星位置,确实很难取代。”高弦随口出了一个主意道:“要不,就请王羽担任《冷面虎》的主角,他不也是你的追随者么?”

    “高先生高抬我了,王羽可不是我的追随者。”邹闻怀苦笑道:“而且,就像布鲁斯和罗维有矛盾一样,王羽和罗维也是出名地不和。”

    “我倒是觉得,明星之间的暗中较劲,可以促使王羽接下《冷面虎》。”高弦沉吟道:“邹老板,你手下的能人也不少,比如那个刘良华,可谓能言善道,正好可以发挥女人在游说方面的特有优势,以柔克刚。”

    “王羽和罗维的矛盾,正是因为当初王羽不满刘良华担任电影副制片而起。”邹闻怀说到这里,打住了话头,改而说道:“好吧,我就让刘良华去试试。”

    高弦又劝道:“邹老板,你要散发出自己的霸气,将眼光放到全球的高度。”

    “邵氏兄弟的经营模式,无非就是把香江当成制片基地和票房风向标,将南洋和宝岛做为大票仓。”

    “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开拓一本、米国、欧洲的市场。”

    “这也符合我集团公司的发展策略。因为很多时候,电影其实就是一张名片。好莱坞那边,派拉蒙和华纳被财团收购,不外乎这样的驱动力在起作用。”

    “当然了,咱们之间不存在谁控制谁,完全是平等伙伴的合作关系,而财政支持的力度,一点也不比海湾西方工业公司之于派拉蒙差。”

    “再说《猛龙过江》,我赞同布鲁斯去意大利拍摄,也不是没考虑成本控制的问题。你想想,意大利里拉比日元汇率还低,野马就算脱缰了,能跑多远?”

    被说得会心一笑的邹闻怀,琢磨了片刻,发觉,高弦这样定位双方的合作关系,还是第一次明确地提出。

    其实,这样也好,嘉禾算是有了一个比较可靠的后盾,倒也没必要整天战战兢兢了。

    毋庸讳言,这种后盾的坚实程度,完全取决于高弦和邹闻怀的私人交情,但邹闻怀自认为,自己和高弦一直相处得很不错,或者可以形容为,彼此之间一直都能各取所需。

    ……

    忽悠完了邹闻怀抓紧当前这个银根宽松的难得阶段,甩开膀子,大胆去干后,高弦经罗湖口岸,赶往羊城,参加春季广交会。

    实际上,分成几个小阶段举办的春季广交会,已经来到了尾声,高弦的所谓参加,就是出席最后的合同签字仪式。

    这就好像新闻报道,国家领导人到哪里出访,取得了签下多少合同、落实多少合作等等成果那样,其实合同早就谈好了,只不过走一个辉煌的过场而已。

    显而易见,高氏一系公司的采购主力,是金东。

    高弦早就听李若希等人汇报过了,广交会上,包括轻工业品在内的很多东西,物美价廉,非常适合拿到几乎所有物资都靠进口的香江来卖。

    不用到现场看,高弦也能猜到,广交会是现阶段中国最主要的对外贸易窗口,当然汇集了全中国的好东西。

    因此,高弦私下里指示,根据实际情况,采购行动积极一些。

    于是,最后的采购额超过了一千万港元,也就是大概两百万美元的样子。

    高弦跑到羊城,就是让这个采购订单,最后尘埃落定。

    当然了,不止高弦一个人凑热闹,霍应东、安子杰、易明哲等等,同样在场。

    可以说,高弦算是自然而然地,通过广交会这个桥梁,与内地建立起了,起点颇为不错的联系。

    一个证明就是,广交会结束后,高弦被招待着,在羊城参观了一番。

    甚至,霍应东还私底下试探高弦,今年国庆节,是否愿意去首都观礼。

    高弦稍微琢磨了一下后,当即答应了下来。痛快的程度,连霍应东都感觉非常意外。

    其实,高弦心里的想法是,估计今年的国庆观礼会泡汤,先答应下来,表明一下积极的态度,也无妨。

第0159章 做好例外的搬运工() 
趁着广交会这个光明正大的机会,高弦和霍应东等人在羊城的接触,气氛之轻松,是显而易见的。

    高弦想起来一件事,于是找了个间隙,向霍应东打听,“霍生,我记得,几年前,霍氏的有荣工程公司,在文莱斯里巴加湾货柜码头及深水港的国际招标当中,脱颖而出,战胜其他二十多个竞争对手,一举中标,传为佳话。”

    “不知道这个工程的进度,现在怎么样了?”

    被高弦不着痕迹的恭维,搔到痒处的霍应东,不由得露出笑容,和盘托出地回答道:“这个工程,由犬子镇廷负责,现在已经接近尾声,很快就要投入使用了。”

    高弦恍然地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对于文莱那边的正治经济形势,霍生了解多少呢?”

    “大体上还算知道一些。”霍应东沉吟道:“目前文莱还是英国的保护国,不过,已经在今年实现内部自治了。”

    “别看文莱面积不大,也就是大约五倍于香江的样子,但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在东南亚范围内,仅次于印度尼西亚。”

    “也正是因为这个资源优势,文莱才决定修建斯里巴加湾货柜码头及深水港,以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

    言简意赅地介绍完后,霍应东好奇地反问道:“怎么,高先生对文莱的投资环境感兴趣么?”

    “斯里巴加湾货柜码头及深水港的建设,恰好说明文莱的石油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而这往往意味着不错的投资机会。”高弦没有否认自己的想法,“对了,霍生,你在文莱,除了承建中标的货柜码头及深水港工程之外,就没投资当地的石油工业么?”

    “毕竟,有荣工程公司能把这么大的工程顺利做下来,想必霍氏在文莱当地,有一定的人脉资源基础,足以支持其它投资活动。”

    霍应东点了点头,“镇廷有几个大学同学,属于文莱当地显贵家族的子弟,确实提供了相当不错的人脉关系。”

    “不过,投资石油行业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比较复杂,即使不担心文莱局势变化,给本来就比较长的投资回报周期,平添变数,也要看到,面对优质的中东石油,文莱石油的竞争压力会很大。”

    “霍生分析得在理。”高弦受教地点了点头,不过,他心里转着的念头则是,“等全球石油危机爆发了,有油可用就不错了,哪里还顾得上品质高低!不说欧洲北海、美洲墨西哥湾等等现阶段还被看成无底洞的待勘测油田,连中国的石油都能出口。”

    虽然投资态度谨慎,但霍应东仍然热情地大包大揽道:“高先生有时间的话,我可以奉陪,到文莱考察一趟。”

    这话正中高弦的下怀,他连声道谢后,约定道:“那就有劳霍生,在今年下半年,找个合适的时间,带我去文莱见识一番了。”

    霍应东欣然应允后,有感而发道:“高先生大展拳脚、勇往直前的豪气,真让人羡慕啊。”

    高弦观察了一下霍应东的神色,感觉他确实是在抒发自己此时的心境。

    对此,高弦倒是颇能理解,

    因为,在一九六七年之前,霍应东在香江商场,绝对称得上意气风发,纵横捭阖、从未失手;但在一九六七年之后,霍应东明显遭到打压,不得不隐藏锋芒、低调行事。

    有两个例子,最能说明霍应东的这种处境。

    第一个例子,是一幢名为星光行的商业大厦,由霍应东和其它几家财团,各自出资七百五十万港元,总计三千万港元,共同兴建。

    不过,在除了霍应东出资七百五十万港元之外的二千二百五十万港元里,有一千万港元,是由霍应东做为担保人,从惠丰银行贷的款。

    换而言之,在星光行的投资上,霍应东总共承担了一千七百五十万港元。

    这一方面反映出了,霍应东的财大气粗、资金充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霍应东对星光行的看好。

    可惜的是,自此开始,霍应东遭到了毫不掩饰的打压。

    首先,米国驻香江领事放话,星光行的租户,无法购买,包括收银机在内的所有米国商品。

    这招一出,星光行的招租运作,顿时为之一顿。

    霍应东的应对方法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