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资本狂人-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华人想以“独立移民”的身份,移民到加拿大的移民政策,要等到一九六七年,加拿大政府才开放。

    马敬熙一家,就是在这个政策松动的时期,移民到了加拿大。

    至于加拿大正府对自己的排华法的官方态度,要等到新千年,随着加拿大华人的争取,尤其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综合国力的增强,才迎来加拿大总理哈珀,在加拿大国会上,举行正式“道歉”仪式,用粤语说出迟到的道歉。

    加拿大的排华法,反映出了华人在全球的被动地位。

    打开世界地图,不难发现,所有的战略要冲,都没有华人的份。

    殖民地时代的既得利益者,也不可能放松对华人的围追堵截,只不过是从野蛮的手段,换成隐藏的方式罢了。

    新千年的互联网时代,中国国内由社会财富不公带节奏起来的厌恶华人移民论调,便可见一斑。

    对于高弦而言,随着自然资源丰富的加拿大,进一步放松排华法,他的商业触角,就有了机会,伸入进来。

    吴家是因为吴芝冰的父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一本俘虏,后被英国通过交换战俘换回,才根据加拿大《一九二三年华人移民法案》中许可华人入境的“特别个案”规定,于一九四二年举家移民到加拿大。

    因此,吴家在加拿大的经营时间相对较长。

    就吴芝冰这一代来讲,她在加拿大广播公司担任制作和主持,她的哥哥是一名医生,相对于这个时代华人在加拿大的社会地位,都算得上事业有成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高弦发现,吴芝冰这个女人,非常活跃,也可能和她的媒体工作有关吧。

    当高弦提及,想让易慧蓉陪着自己,一起去白宫赴新年宴会时,吴芝冰饶有兴趣地插嘴问道:“我可以跟着一起去么?”

    “看来,这个吴芝冰,对正治活动很感兴趣,难怪未来会成为加拿大总督。”高弦心念一转后,十分痛快地点头道:“我觉得应该可以,表姐也是我的家人,咱们三个组成的团队规模正好。”

    见吴芝冰都掺和进来了,易慧蓉连撒娇的机会都没有了,只能跟着干脆地点头答应,引得吴芝冰吃吃直笑。

    见易慧蓉有些发窘,高弦便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在香江棉纺业同业公会担任了理事,因此,我想借着这次参加白宫新年宴会的机会,接触米国商务部长莫里斯·斯坦斯,进而帮助同业公会打听纺织品进口配额的相关消息。”

    “可像莫里斯·斯坦斯这样的米国内阁高官,哪有那么容易搭上关系。”

    “于是,我又想啊,或许,有你们陪我在宴会现场,可以走一下夫人路线。”

    易慧蓉关切地问道:“如果这个方法不管用的话,你还有其它方案么?”

    “有,但还需要你们帮忙。”高弦自信地点了点头,“我知道,在花生炖,有一位非常接近白宫核心圈子的华人女性正治说客,叫安娜·陈纳德,中文名是陈香梅,你们应该适合帮我接触她。”

    在米国的上层圈子里,混出名堂的华人,虽然稀少,但并不是没有,比如,陈香梅便颇具分量,能在米国、中国、宝岛,三个地方同时吃得开。

    陈香梅的丈夫就是那位有名的“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在跟随丈夫返回米国后,陈香梅在米国的正治事业非常成功,即使陈纳德逝世后,也没受到影响,成为了第一位进入白宫工作的华人。

    尼克松竞选总统期间,陈香梅被委任为全美妇女支持尼克松竞选总统委员会主席,并兼任亚洲事务顾问;尼克松竞选总统获胜后,陈香梅被任命为共喝党行政委员和财务副主席。

    高弦有理由相信,凭借这些资历,只要陈香梅愿意,绝对可以帮上忙。

    听明白了高弦的打算后,吴芝冰不由得惊叹道:“想不到,大卫谋划得如此周详。”

    见二女没有异议,高弦便知道,自己忽悠成功,把两位千金变成了得力助手。

第0131章 顶级社交场合() 
白宫新年宴会的规格无需赘述,高弦只要确保自己一行人衣着言谈大方得体,在这个顶级社交场合,不给华人抹黑就足够了。

    事实上,在这样的环境里,易慧蓉和吴芝冰的表现,远比高弦如鱼得水,不费吹灰之力地就融入了宴会上的贵妇名媛圈子。

    稍微一想便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做为一个普通人,高弦在原来的时代,只是一个职场打拼成果还算不错的项目经理;来到这个时代后,社会地位虽然爬升得极快,但仍然需要一个渐进的学习和适应过程,比不了易慧蓉那种自小培养起来的世家底蕴。

    不过,高弦也没闲着,他很快就发现了目标人物——米国商务部长莫里斯·斯坦斯。

    只是有一个问题,不管哪里都有圈子,莫里斯·斯坦斯一直和其他两个官员交头接耳,高弦不好贸然过去,浪费了第一印象的宝贵机会。

    高弦正暗中思索间,一个礼宾官走过来说道:“高,请准备一下,总统先生马上到,你被临时安排到靠前的接待序列。”

    “好的。”微微一愣的高弦,赶紧不动声色地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衣着,免得出现纰漏。

    不一会,在众人瞩目中,米国总统尼克松和米国第一夫人帕特,联袂走了出来。

    而被临时安排到前列的高弦,也很快得以和这位米国总统握手。

    尼克松说道:“高,非常感谢你挽救了两位米国士兵的宝贵生命。”

    “生命宝贵,这也是我的荣幸。”高弦镇定自若地说道:“我知道,总统先生正以一种更伟大的方式——和平,来挽救更多的生命。”

    “您正在践行就职典礼上的那句名言,历史能够赐予的最大荣誉,就是和平缔造者的称号。”

    尼克松收回走向下一位宾客的脚步,脸上的笑容,少了几分职业化,并略带好奇地仔细打量着正与米国第一夫人帕特握手的高弦。

    几乎每一位米国总统的成功之路,都离不开自己夫人的协助,帕特同样是一位出色的贤内助,自从丈夫上任以来,走访了米国五十个州中的半数以上,仅仅任期的第一年,便与二十五万人握过手,堪称最勤勉的米国第一夫人。

    于是,高弦针对这一点,恭维道:“您的平易近人,让我如沐春风。”

    瞥了一眼没有继续往前走的丈夫,帕特对高弦笑道:“想不到,高这么年轻有为。”

    “我会把您的赞誉,当做鼓励。”坦然接下这一句的高弦,见帕特去和易慧蓉、吴芝冰握手,便对等在原地的尼克松说道:“总统先生,我能和您合影么?”

    “当然。”尼克松朝着摄影师做了一个手势。

    就这样,米国总统尼克松和米国第一夫人帕特,在高弦这里待了一分多钟,顿时让其他人跌碎了一地的眼镜。

    同样感到有些意外的高弦,大致猜出了其中的几分原因。

    米国总统也是活生生的人,恭维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而自己恰好搔到了尼克松的痒处。

    众所周知,米国总统都会犯一个毛病,那就是,竞选时期的承诺,未必会在当选后兑现。

    尼克松也不可能例外,他在竞选中承诺会结束越战,可就任后,轰炸不但没停,还升级了,可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尽管这个军事行动可能是前任已经计划好的,但这个锅,还得让现任背。

    《时代》杂志就对此发文,称尼克松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信任鸿沟”。

    因为尼克松上任时,平均每个星期,就大约有三百名美军将士在越南战场阵亡,所以米国国内一片要求立即撤军之声。

    在越来越大的抗议压力下,尼克松想出了一个越战本土化的方法,也就是让美军撤出正面战场,取而代之,让南越人自己顶上去。

    按照这个思路,尼克松确实顺应米国民众的要求,在走所谓的“和平之路”。

    另外,在这个关键的时间拐点,尼克松可能会对,包括华人在内的中国元素,暗地里感兴趣。

    高弦才懒得理会当中的猫腻,他只知道,自己忽悠到了一张和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元首的合影。

    只要“水门事件”不爆发,这个资本就可以再拿出去忽悠。

    之后,尼克松满面春风地做了简短的致辞。

    高弦注意到,尼克松信誓旦旦地断言,一九七一年会是一个好年头。

    “政客果然擅长夸夸其谈。”高弦不禁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