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将星传奇-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志成心想,箫司令员小小年纪,咋就会这么多呢?他要是当工兵营长,肯定要比自己干的好。看来,抗大就是培养人,有机会了,也得去上上抗大!

    日军第十四师团偷渡黄河时,这些老乡们基本上都躲藏在黄河边的芦苇丛里,躲过了一劫。许多人都看的清楚,当时,日军是有专门的架桥部队的,卡车上拉的都是舟桥器材。到这里后,先用几艘小船载着部队偷偷地摸过了黄河,控制了董口镇,然后就从汽车上卸下专门架桥的舟桥器材,往一块拼接。那架桥的经过,就象造木船一样,一块一块拼接,快的很!

    现在轮到八路军建浮桥了,老乡们就想看看八路军到底是怎么建浮桥的。结果是看来看去,八路军工兵营又是栽木桩,又是扯绳子,弄来弄去就弄不成个经,老乡们心里就直叹息,知道八路军的装备比日军差远了。这浮桥,八成是建不成了。

    让老乡们目瞪口呆的是,来了个瘦瘦的高高的小八路,竟然指挥的井井有条、有板有眼儿的,一会儿功夫,竟然把九只木船连到了一起,眼见这浮桥就有门了,八成要建成了,老乡们心里想啥的都有,五花八门,五味杂陈!

    一个穿着对襟短卦的木工师傅,也不知道咋想的,竟然走到萧四明跟前拉话了,没说几句,就问萧四明是哪里人、姓啥叫啥,家里父母都是干啥的。

    萧四明忙的要死,这个时候哪里有时间和这个老乡拉闲话,也不想告诉他实情,就说自己姓李,是洛阳人,家里父母都不在了。

    没想到那木工师傅一听,就说:“娃儿,你看你父母都没了,也没个人操心你的事儿。我看你年龄不大,说话办事却很实诚、很老道,是个好小伙子。我厚着脸皮给你说个事儿!你不知道,我家姑娘也是高小毕业,今年18岁,长的可俊了,是咱这黄河边儿十里八乡数一数二的人尖子!你要是愿意,我一会儿就让人回去喊她过来。你瞧瞧,要是能看上了,就让她跟着你走,也去当八路军,就象你们队伍里的女八路一样,背着药箱子,腰里别着小手枪。将来你们小两口和和美美的,我也就放心了,再也不操心闺女的事儿了!”

    抗战年代,沦陷区老百姓谁家有个漂亮姑娘,那算是倒大霉了,天天都提心吊胆的,生怕遇上了畜生不如的小鬼子和狗汉奸,眼巴巴地盼着早点成亲嫁人呢!

    这老汉说的肯定是真的,问题是他找错了对象,找上了萧四明。换个人兴许都能成!

    萧四明赶紧对那老乡说:“大叔,我们八路军不允许随便找对象的!”

    那老乡不理解,问萧四明:“你们八路军就这么不通情理?说亲娶媳妇是天经地义的,自古以来没听说过哪朝哪代不让人说媳妇结婚的!”

    王麓水赶紧把那老乡拉走了,告诉他说,要是他家儿子、姑娘愿意当八路军,八路军绝对欢迎。但不要再这样冒冒失失地拉着李同志说亲了,影响不好。

    没想到那老乡一听就恼了,大声嚷嚷说他给闺女找婆家天经地义,有什么影响不好了?难道八路军都要打一辈子光棍么?

    弄得王麓水也哭笑不得,只好再次给他解释八路军的性质、奋斗目标和纪律。

    还是另外一个木工来劝住了那老乡,对那老乡说“叔,你瞎吆喝啥呢?你也不瞅瞅,你看上的那个小伙子肯定是八路军的大官,那么多人都听他的呢,人家走南闯北的,能瞧上咱这穷乡僻壤的丫头么?”

    那老乡不服气,气鼓鼓地说:“我闺女长的那么俊,哪一点配不上他?”

    “叔,别说了。我知道你是看见人家八路军女兵一个个身穿军装、别着手枪很神气,羡慕了,想让闺女当八路军呢!啥也别说,赶紧回去和我婶子商量商量,让妹子跟着八路军走不就是了?非得在这黄河滩上缠着人家要说亲么?丢人不丢人啊?”

    那老乡这才不多说了,转身回家去叫闺女来参军了。

    这一幕,让跟着后勤处随后赶来的燕柔看到了,一双眼睛水汪汪的,秋波流转处,全是萧四明的背影,看着看着就笑开了。

    等四只木船被木椽子固定到一起、铺上木板、钉好钉子,又用绳子加固后,萧四明直接牵着自己的照夜玉狮子马上去走了一遍,确认稳固可行,萧四明就命令按着这个施工程序搞!

    孙志成这才知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按照萧四明这种做法,只要船只够、材料够,工兵营几百号人,加上那么多老乡帮忙,一晚上搭建三座浮桥、甚至是五座浮桥都没问题!

    没说的,孙志成当即就命令三个工兵连分开,每个连负责搭建一座浮桥。

    等到现有的九只船全部连接好、固定好后,200米宽河面需要的浮桥,就已经完成四分之一了。

    试验眼见是成功了!

    萧四明判断的不错,这一带老百姓大都是靠着黄河生活的,几乎家家有船,也确实都藏了起来。霍城他们再次去动员发动后,一只只木船就从黄河边的芦苇荡里、沟沟叉叉里摇了出来,向渡口集中。

    有了船就好办了,萧四明当即命令工兵一连指导员,从三个工兵连里各抽出一个排,从各组的木工、铁匠、船工中抽出一部分人,乘船摇过黄河去,在对岸开始施工,两边对接!

    河对岸有黄骅指挥八路军新兵团,有辎重营大部分兵力,有原来随黄骅过河的一团三营九连,还有从董口镇动员来的老乡们,不缺人手!

    这下,搭建浮桥的速度一下子就快了起来!

    凌晨三点,第一座浮桥搭建成功!

    萧四明牵着照夜玉狮子马,王麓水牵着自己的枣红马,一前一后,从黄河西岸走到了东岸,和在岸边等候的黄骅会合。

    回首看了一眼夜色掩映下的颤巍巍的浮桥,王麓水感叹到:“我敢说,这是我军历史上搭建的最好的一座浮桥!”

    萧四明嘿嘿直笑,没有接王麓水的话头!

    夜色中,瘦削的黄骅站在黄河边,棱角分明的五官看上去有点模糊,一双明亮的眼睛在看着走下浮桥的萧四明、王麓水。

    见了黄骅,萧四明没有多余的话,只是交待他把物资安全运抵鲁南山区,就地坚壁,然后就地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

    王麓水生怕黄骅他们一路上遭遇鬼子、出危险,反复交待行军时要派出侦察兵、尖兵,要注意两翼掩护;宿营时一定要布置明哨、暗哨,特别要安排干部带班、机枪值班。

    听得萧四明有点不耐烦,拉着王麓水就走。

    王麓水觉着还没交待完呢,说是稍等一会儿。

    萧四明一下就笑了,对王麓水说:“政委,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了?以老黄的资历、能力,当旅长、支队司令都绰绰有余。他要是连把物资安全运到鲁南去的本事都没有,那就白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了!走吧,别耽误时间!”

    这一说,王麓水也笑了,有点不好意思地和黄骅握握手,说了声“沂蒙山见”,这才跟着萧四明返回了黄河西岸。

    回到西岸后,亲自体验了浮桥坚固可用的王麓水,再无犹疑,催着萧四明赶紧下令,开始行动,趁天明前转运一部分物资!

第357章 抢渡() 
后勤处处长石破山和辎重营营长王学军、教导员杨成早已带着部队和汽车、胶轮大车隐蔽在渡口周围待命了。这一接到命令,马上就开始转运物资了。

    最先转运的,自然是汽油桶、柴油桶、机油桶了。

    日军的汽油桶、柴油桶规格不同。有装300斤的铁皮圆柱形大油桶,也有只装60斤、30斤的小油桶。

    辎重营长王学军领着一个战士,滚着装满300斤汽油、柴油的油桶上了浮桥,在萧四明、王麓水热切的目光中,向黄河东岸滚动而去。

    一直到王学军顺利地把大油桶滚到对岸,萧四明才猛一挥手,吼了声:“上!”

    辎重营的战士们打头,两人一组,一组接一组,一个油桶接着一个油桶,流水一般,滚上浮桥,滚过黄河,向对岸而去。

    凌晨四点,第二座浮桥搭建成功,紧接着,第三座浮桥也搭建成功。

    看看还有船只和材料,萧四明当即命令工兵营抢建第四座、第五座浮桥,好加快物资转运速度!

    浮桥毕竟是浮桥,再坚固也比不上走平路,何况萧四明他们搭建的浮桥只是用木船、木材搭建的,坚固度和后世各国军队舟桥部队用专门的浮桥器材搭建的浮桥没法比,和现在日军各师团架桥大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